•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养生硬道理:无过无不及——何炎桑

塞北郎中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6
帖子
106
获得点赞
5
声望
0
年龄
51
养生硬道理:无过无不及——何炎桑
孔子有一句名言:“过犹不及。”意思是做事做过了头和做得不够,同样是不好的。孔子认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处理事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我们在防病治病以及养生保健各方面也应遵循儒家这个
“中庸”之道。
“中庸”饮食益健康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实例,譬如饮茶,大家都认为是有益的。诸家本草都说茶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之功”。近年不断报道,茶有调整血压、降低血脂、抗癌、防癌等各种好处。于是有人信之过甚,饮之过量,而成“茶癖”。中医书说,“茶癖日久,则伤精耗气。”现代医学说茶里有咖啡因,饮用过量会使心跳过快,血压升高;茶里的鞣酸摄入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又如饮酒,害处很多。唐代《千金方》说过量饮酒,则“烂肠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但《本草纲目》说:”少饮则活血行气,壮神御寒。”最近国外许多学者认为,“少量饮酒对老年人来说,不是毒药,而是灵丹”。所以饮茶和饮酒都应“无过,无不及”。
茶酒如此,其他饮食也一样。常见一些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甘脆肥浓,漫无节制,烧烤煎炸,毫不顾忌,这是太过的一面。近年来,心血管病和慢性胃肠疾患日渐增加,饮食失节是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些人,对日常饮食存在另一种偏见。例如,蔬菜是人们必需的食物,其好处尽人皆知。现代科学认为,蔬菜对人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作用不是单一完成的,必须在平衡的膳食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有些人,为了减肥、降血脂、降血压等,日常坎食以蔬菜为主,饭也少吃,肉类(尤其牛羊猪等红肉)不敢沾唇,如此下去,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必然不足,甚至缺失,导致气血两虚,阴阳失调,本想增进健康,反而损害了健康。
运动宜“恒”不宜“过”
“生命在于运动”,尤其中老年人参加适当的劳动和坚持运动,对健康很有好处。然而岁月不饶人,脏腑气血毕竟比不上青壮年时旺盛了。故运动宜“恒”不宜“过”,超负荷的运动导致不良后果的例子,并不少见。南宋长寿诗人陆游,喜欢运动,但有一条规矩 “意倦即止”,就是感到有点疲劳就马上停止,绝不勉强,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药过病所,便是诛伐无辜
服药治病也不应太过。这里所说的是一般常见病,顽残痼疾,又当别论。其实有许多普通病是可以自愈的。有的病虽然要及时治疗,但有的人却过于怕病而且迷信”名医”、“良药”,普通感冒发热也要中西药并进,肌注与静注兼施,虽病退七八,还要服药打针,以为这才是“除恶务尽”。殊不知药过病所,便是诛伐无辜,而且过分依赖药物,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便相对减弱,以后患病的机会便多了。“三分医疗,七分护理”,这话是很科学的。所谓
“七分护理”,并不意味着要住院、靠护土,而是可以经过自我和家人的调护,使身体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疾病。清初一部医学名著《医学心悟》里有保生四要,就是要”慎风寒,节饮食,惜精神,戒嗔怒”,寥寥12个字,如果能行之有恒,不但可以大大减少求医服药的麻烦,而且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更大有裨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