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跟痛症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87
声望
113
年龄
47
【概述】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跖侧(足跟底部)以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

本病属一种骨质退行性改变。由于附着在跟骨结节处的跖腱膜受到长期的牵拉、刺激而产生损伤变性、慢性无菌性炎症,以及跟骨的骨质增生引起足跟痛。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肝肾不足而造成。

【临床表现】

足跟部疼痛,当行走或承重后疼痛会加重,休息后症状会减轻。

足跟底部内侧(即跟骨结节内侧)有明显压痛点。

跟骨侧位X线片可见有骨刺或增厚的骨膜。

【诊断和鉴别】

1.多在中年以上发病,跟部跖侧痛,有明显压痛。

2.跟骨侧位X线可提示诊断,但这并非诊断的唯一根据。因有不少人足跟骨刺并无疼痛感觉。

【治疗】

1.治疗原则疏筋活血,祛瘀止痛。

2.常用穴位及部位承山、三阴交、大溪、涌泉、阿是等穴,内踝及足跟底部。

3.常用手法指揉法、按压法、拿法、擦法及热敷法。

4.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患足侧。先屈小腿,在小腿三头肌远端和跟腱施以拿法,双手交替,用力轻柔约3~5遍。再分别指揉承山、三阴交,大溪诸穴,每穴各1分钟。

继以上体位,将患肢略外展外旋,微屈小腿,使足心向上,以双手拇指重叠按压足跟底部,由后向前,从侧向依序按压;以阿是穴为重点倍加(时间和力量)施之。在阿是穴按压的同时可辅以按揉法,这样可缓解疼痛。总共约5~6分钟。而后在涌泉穴施以指揉法,手法刺激量不要太大约1分钟左右。

继以上体位在足底部施以擦法,以热为度。最后在足跟底部予以热敷结束治疗。

【自我保健】

1.分别指揉太溪、涌泉穴,每穴1分钟,每日2~3次。

2.按压阿是穴及其周围约2分钟,每日2~3次。

3.中药外洗,将足跟底部浸入药液中。每日1次。

当中药煎成侵洗患足之前,可加人适量(约30~50ml)米醋

【注意事项】

1.宜穿软底鞋和平跟鞋。

2.减轻足部负重。

3.加用海绵跟垫可减少局部压迫。



取1~1.3厘米厚海绵一块,先制成跟垫状,大小以能置垫於鞋内为宜;而后在海绵的中部(即相当跟骨骨刺部位)再剪一小圆洞即可告成。并将自制的海绵跟垫置于鞋内即可奏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