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藏精生髓”理论治疗地中海贫血
[摘 要] 探讨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近2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中医的核心病机和治则治法以及针对核心病机辨证治疗的可行性.
[关键词] 肾藏精生髓;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益髓生血颗粒
地中海贫血是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人体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珠蛋白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称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本文总结了近20年的临床实践,初步探讨了中医治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证治规律。
1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地中海贫血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据WHO秘书处报告,全世界约有1亿多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每年约有20万婴儿在出生时患有地中晦贫血综合征。β—地中海贫血是在地中海盆地、小东和亚洲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病。严重的α—地中海贫血在东南亚常见,在某些东南亚国家中,多达40%的人口可能携带显著血红蛋白突变,导致婴儿出生时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升高。
我国南方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仅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达2000多万。按遗传规律,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则他们的孩子就有1/4几率是重型地中海贫血,重型α—地中海贫血出生时死亡或死胎(又称Bart’s水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死亡率高,多数少年夭折,存活的靠终生输血维持,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2 对地中海贫血治疗国内外尚无有效办法
对于地中海贫血国内外仍以输血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大量溶血而引起巨脾,功能亢进,加重贫血和其他血细胞损伤,因此这种治疗最多只能维持10余年。有人尝试用烷化剂(羟基脲、5—氮胞苷等)、丁酸盐及其衍生物、马利兰等药物治疗地中海贫血,由于这些药物有很强的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骨髓和于细胞移植由于配型和髓源限制、实施中的风险以及昂贵的费用,很难在临床上普及.只限于个别案例。基因疗法虽然是未来的治疗方向,但因同源重组率很低而很难进行,目前无法在临床上应用。用传统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出现可喜苗头,但仅限于个别案例.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
[摘 要] 探讨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近2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中医的核心病机和治则治法以及针对核心病机辨证治疗的可行性.
[关键词] 肾藏精生髓;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益髓生血颗粒
地中海贫血是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人体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珠蛋白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称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本文总结了近20年的临床实践,初步探讨了中医治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证治规律。
1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地中海贫血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据WHO秘书处报告,全世界约有1亿多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每年约有20万婴儿在出生时患有地中晦贫血综合征。β—地中海贫血是在地中海盆地、小东和亚洲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病。严重的α—地中海贫血在东南亚常见,在某些东南亚国家中,多达40%的人口可能携带显著血红蛋白突变,导致婴儿出生时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升高。
我国南方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仅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达2000多万。按遗传规律,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则他们的孩子就有1/4几率是重型地中海贫血,重型α—地中海贫血出生时死亡或死胎(又称Bart’s水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死亡率高,多数少年夭折,存活的靠终生输血维持,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2 对地中海贫血治疗国内外尚无有效办法
对于地中海贫血国内外仍以输血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大量溶血而引起巨脾,功能亢进,加重贫血和其他血细胞损伤,因此这种治疗最多只能维持10余年。有人尝试用烷化剂(羟基脲、5—氮胞苷等)、丁酸盐及其衍生物、马利兰等药物治疗地中海贫血,由于这些药物有很强的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骨髓和于细胞移植由于配型和髓源限制、实施中的风险以及昂贵的费用,很难在临床上普及.只限于个别案例。基因疗法虽然是未来的治疗方向,但因同源重组率很低而很难进行,目前无法在临床上应用。用传统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出现可喜苗头,但仅限于个别案例.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