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现代经方医学” 青山小楼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8
声望
10
年龄
54
loushaokun《春雨江南读随想》一文中说:“黄煌的学说如一源头活水,使我对中医命运和前途有豁然开朗的领悟和视野。我已经深信不疑,黄煌的经方团队正在上天注目之中,秉承天意,践行天命,这是近代以来中日若干医学交流、比较、渗透、叠加、积累、交叉和综合影响的结果。它是一种浓缩,也是一种放大。它默默地显示出造化的有情和无情。”我对其中“无情”一词,百思不德其解,后来请教一位老师,老师说;“‘现代经方医学’的 基本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不符合,所以总是被‘无情’地排斥。听后,如冷水浇头。过后静静想来,似有道理。其道理如下:


黄煌所倡导的现代经方医学直接研究方药与临床病症之间的对应关系,重点研究病症的方证是什么,而不很重视研究病症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它有意识地回避了中医理论领域中许多的重大的理论问题而强调的是应用指征,包括从古代医学文献和现代经医学的疾病谱中寻找应用的记载与依据。这种“现代经方医学”的观点的确是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现代经方医学的“方证药证”,仅仅是“器”,而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理法辩证”却是“道”。因为“理法辩证”能在研究为什么生病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属于“形而上”的范畴;而“方证药证”研究方药和病症的对应关系,没有通过哲学的思辨,就直接应用于临床,属于“形而下”的范畴。古人云:“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所以,,“理法辩证”是“道”,而现代经方医学却是“器”。


现代经方医学是“器”,为什么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特点呢?因为古人教导我们:“君子不器”。“道”呢,待遇就不一样了,“朝得道,暮死可以”。“道”既然这样好,那什么是“道”呢?古人的回答极为模糊:“道可道,非常道”。模糊就是高深奥秘,就是大学问。“器”虽然可以操作,但不入流,被士大夫所瞧不起。


“现代经方医学” 要研究中西医相互关系,要研究西医疾病谱,更是离经叛道,误入迷途了。
 
黄煌所倡导的现代经方医学直接研究方药与临床病症之间的对应关系,重点研究病症的方证是什么,而不很重视研究病症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对号入座,没号了咋办。
几年前在中医院实习,来了一位从协和医院看病回来的病人,这位病人看病从市级医院到省级医院,再到最权威的协和医院,都没有诊断出是什么病,中西药都用过了,未见寸效,我想请黄煌教授方证相对试试看(如果能看到的话)
病人只有手足面发黄,是浅黄不是深黄,不痛不痒无汗出,全身没有症状可辨,年龄24岁,是一位教师,舌脉月经均正常,发病2年一直在不断的治疗。什么补中益气汤,茵陈蒿汤,抵挡汤等凡是能治疗黄的方剂可以说是都用过了,我想请大家也来对号入座试试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