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jianli0371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23 帖子 2445 获得点赞 16 声望 38 2009/04/21 #3 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适用于胃寒泛酸的患者,所以,究竟能不能养胃,关键在于辩证.
Y yyzhwy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2/21 帖子 365 获得点赞 10 声望 18 年龄 42 所在地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 2009/04/21 #5 我觉得对症应用还可以 就如同刘版所诉
liujianli0371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23 帖子 2445 获得点赞 16 声望 38 2009/04/22 #7 香砂养胃丸的辩证要点是:胃痛而泛酸,不思饮食,舌滑湿不腻.知此则养胃,不知此则戕胃.
风中的蒲公英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3/16 帖子 745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2009/04/22 #9 胃痛而泛酸,不思饮食,舌滑湿不腻,有此症状用了也是效如桴鼓。 可为什么叫“养胃丸”呢?
风中的蒲公英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3/16 帖子 745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2009/04/22 #12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按照阴阳论点观点,升属阳,降属阴。但为什么说胃属阳,脾属阴,说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呢?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应从生理功能上去理解,脾胃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这种摄入,运输,布护及升腾精微营养物质的作用,就叫升清,亦称脾为胃行其津液等,故叫脾主升,或脾气宜升;饮食物通过胃的初步消化吸收后,其中清纯之精微由脾转输,剩余的糟粕则由胃之下口幽门,下注于小肠进行分清别浊与再吸收,这个胃肠虚实交替的下降过程,便称作胃主降,或胃气宜降。 胃属阳,脾属阴,则需从病理角度去理解,故伤寒论胃病以胃家实三字为辨证提纲,既指胃家之病以属实属热者居多,以实证热证皆属阳,故称胃属阳,而为阳土;伤寒太阴证则将中焦虚寒一类的疾病归属于脾,如: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亦盛因虚寒之证属阴,故在病理上称脾属阴,脾为阴土。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按照阴阳论点观点,升属阳,降属阴。但为什么说胃属阳,脾属阴,说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呢?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应从生理功能上去理解,脾胃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这种摄入,运输,布护及升腾精微营养物质的作用,就叫升清,亦称脾为胃行其津液等,故叫脾主升,或脾气宜升;饮食物通过胃的初步消化吸收后,其中清纯之精微由脾转输,剩余的糟粕则由胃之下口幽门,下注于小肠进行分清别浊与再吸收,这个胃肠虚实交替的下降过程,便称作胃主降,或胃气宜降。 胃属阳,脾属阴,则需从病理角度去理解,故伤寒论胃病以胃家实三字为辨证提纲,既指胃家之病以属实属热者居多,以实证热证皆属阳,故称胃属阳,而为阳土;伤寒太阴证则将中焦虚寒一类的疾病归属于脾,如: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亦盛因虚寒之证属阴,故在病理上称脾属阴,脾为阴土。
诚信中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3 帖子 3150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09/04/22 #14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按照阴阳论点观点,升属阳,降属阴。但为什么说胃属阳,脾属阴,说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呢? 我认为二者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阴阳属性是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得。前者是以脾胃的生理功能而分得。因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所以将脾定为阳,胃定为阴。后者是从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定的。因脾属五脏因此定为阴,胃属六腑所以定为阳。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按照阴阳论点观点,升属阳,降属阴。但为什么说胃属阳,脾属阴,说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呢? 我认为二者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阴阳属性是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得。前者是以脾胃的生理功能而分得。因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所以将脾定为阳,胃定为阴。后者是从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定的。因脾属五脏因此定为阴,胃属六腑所以定为阳。
诚信中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3 帖子 3150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09/04/27 #15 中医认为胃以降为顺,以通为补【养】。当中焦虚寒时,胃的通降功能失司。使用香砂养胃丸后,中焦寒湿得除,胃的生理功能复旧。因此说香砂养胃丸是养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