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胡思乱想之--有感中医考古,西医发现

我摘录一篇东西大家看看

历史上的的中医是辉煌的,现实中的中医却是令人忧虑的。

从新文化运动至今,批判、抛弃、告别中医的声音连绵不断。产生这种声音的原因有三:

一是没有阅读过《黄帝内经》。可以这么说,批判、抛弃、告别者之中,没有几个真正接触过《黄帝内经》的。《黄帝内经》语言是精美的,道理是深邃的。真正读懂了《黄帝内经》,从政者可以治国,从医者可以治病,莘莘学子可以写出精美的文章。笔者因受鲁迅先生影响,从青年时代就歧视中医,但认真读完《黄帝内经》的前五篇文章,马上被其中的文辞、哲理所吸引。“啊!中医原来是这样的。”精美精致、深邃平实,这就是笔者读完《黄帝内经》的前五篇文章后的第一感觉。

二是把庸医当成了中医。中医医生队伍中有不少庸医。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多次挖苦过的庸医。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阅读《黄帝内经》,要认识中医,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医生。如果遇到的具体医生是庸医,很容易让人产生“中医等于骗子”的错误结论。

三是由于西医西药的传入。西医的听诊器、手术刀、显微镜,这些器具明显使中医的工具相形见拙。西药道的药片、针剂,其标准性、定量准确性明显使树根、树叶这类柴柴草草的中药相形见拙。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s://www.tcmbe.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s://www.tcmbe.com/threads/81415
 
所以,不能一味地责难批判、抛弃、告别者。中医也应该从本身存在的问题中去问一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声音”。

中医令人忧虑的原因何在?笔者冒昧谈几点看法:

其一,中医失传了根本。水有根,树有源。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普通常识。那么,中医的根,根于何处?前面已经谈过,中医之根根于文化。细而言之,中医之根根于阴阳之道,根于五行,根于天人合一的系统论,根于时空物人四位一体的时空观。中医不知道,不知阴阳,不知五行,不知五运六气,不知天人合一的哲理,不知历法,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黄帝内经》认为,历法、运气这是为医者应知应会的两项基本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年之所加即历法之推演,气之盛衰即五运六气的变化,虚实之所起即疾病之演化,工即中医医生。不知历法、运气,是不能为工的。仅以此而论,中医的现状不令人忧虑吗?进而言之,道为何物?阴阳为何物?五行为何物?《易》与医的关系为何物?有多少中医医生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和尚不懂佛教之根之源,能叫和尚吗?
 
《周礼·天官》中的有疡医一职。疡医是外科医生。治疗的对象是肿疡、溃疡、金疡、折疡,治疗的方法一是药,二是劀(“橘”左去木右加竖刀),三是杀。劀与杀,显然是外科手术。

《史记》中的扁鹊会手术,其水平已经达到了“浣洗肠胃”的高度。

《后汉书》中的华佗会手术,其水平已经达到了开腹、洗肠子、剐骨疗毒的高度。

解剖之术在清代王清任这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之后失传了,今天也没有捡回来。外科之术失传了,今天也没有捡回来。《汉书·艺文志》中说,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有《黄帝内经》,也有《黄帝外经》;有《扁鹊内经》,也有《扁鹊外经》。后来,两部《外经》都失传了。西汉至今,两千年过去了,中医界并没有创造出一部新的《外经》。

不会解剖,不会做大手术,如何与西医相比?又如何超越西医呢?
 
学中医不学《周易》,是孙思邈、张介宾错了,还是今天的教育错了?学中医不学天文,是《黄帝内经》错了,还是今天的教育错了?

中医大学里的学生不通读《黄帝内经》,中医研究生选修《黄帝内经》,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如果西方神学院里的学生选修《圣经》,西方会容忍这样的神学院吗?

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研究生,但为什么生产不了出类拔萃的名医,这是不是中医教育应该反思的问题?

其三,中医管理的缺陷。中医如何继承,又如何发展?中医的短处到底在哪里?中医的长处、优秀之处到底又在哪里?西医解答不了的问题,中医能不能解答?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能不能医治?西医能做的手术,中医为什么不能做?这些是不是中医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具有普遍意义的新创举该不该总结?该不该推广?例如《张山雷医集·中风斠诠》指出,中药治疗大厥即肝风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能够达到“覆杯得安”的效果。如果中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确能达如此效果,该不该组织验证,应不应该推广?例如山西灵石县中医院长李可先生著书,说有附子之毒恰恰是治疗心脏病的灵丹妙药。李可院长以附子为君药,创立破格救心汤,医治了“千余名心衰重症”,其中多名是西医放弃治疗的病人。破格救心汤优秀之处有三:一是能治病,二是见效快,三是价格低廉。《药典》中的附子的最大使用量是15克,而李可院长的最大使用量是500克。李可院长的经验有没有普遍意义?附子的使用量该不该突破?《药典》附子条该不该修改?这些是不是中医管理者的责任?

诸如此类的经验还有没有?如何发现诸如此类的经验?这些是不是中医管理者的责任?

有成绩就归功于管理者,这是目前行文的一般规矩。那么,告别中医的悲哀,责任应该归于谁呢?

其四,中药令人忧虑的两大问题。一是质量失真问题,二是中成药的国际市场问题。

中药药材一讲究时间,二讲究空间。讲究时间,讲究的是采集时令。讲究空间,讲究的是药产某省某地。“三月仙草四月蒿,五月的茵陈当柴烧”讲究的就是时间,茵陈在三月采集,才能保证质量。所谓“川黄连,杭白菊”讲究的就是空间。地道或道地,是药材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按照现代地球化学的观点,不同区域的地壳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现代地球化学中的观点,证明了中华先贤的卓越远见。可是,现在的中药,还讲究严格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吗?人工的培植,农药的介入,也是中药药材质量问题之一。

中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在今天的国际市场上,日本生产的中成药几乎取代了中药。中药快变成了日药,中华民族还如何骄傲呢?
 
其五,医疗器械有退无进。中医是讲究器具的,出土文物与经典记载都能够证明这一点。史前的出土文物中已经有了石针、骨针,《黄帝内经·灵枢》的开篇之作《九针十二原》已经记载了九种针。上下几千年过去了,中医器械进步了吗?针刺医生手中还有九种针吗?扁鹊的手术器具为何?华佗的手术器具为何?中医医疗器械不要说发展,连保留、延续都谈不上。医疗器械远不如人,这是事实。要想振兴中医,不创造中医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行吗?
 
中医与西医,形成于两种文化的背景之下,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西医把人放在手术刀下来认识,把人放在显微镜下来认识,人在手术刀、显微镜下是一个个零件的组合体而不是活体。

人有病就在人体之内找原因,显微镜只能认识有形之物,根本无法认识无形之气与无形之情绪。例如范进因中举疯癫的疾病之因,是手术刀、显微镜根本无法发现的。如此认识论一割裂了人体内部的联系,二割裂了形体与精气神的联系,三割裂了人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中医人放在天体中来认识,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的来认识,人体与天体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人体本身是表里相连、内外一致的有机体。病在人体之内,病因一可能在人体之内,二可能在无形的精神之中,在三可以在人体之外的时空之中——四时有四时之病,四方有四方之病。如此系统认识论一是把人的五脏六腑联系在了一起,二是将形体与精神联系在了一起,三是将人与外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面对疾病,西医的目标是消灭病菌,中医的目标是追求平衡,这是两者在目标上的差异。治疗疾病,西医主张此处有病就在此处下手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主张左有病治于右,上有病治于下,见头痛可能医脚,见肝病可以治脾,这是两者在方法上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医一直背着“不科学”的指责。实际上,如同筷子与刀叉,馒头与面包,秦腔与歌剧,汉语与英语在诞生时就有着先天性差别一样,中医与西医在诞生时就有着完全不同的差别。中医与西医,各自有各自的智慧,各自有各自的标准,根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无理的指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无理的指责,中医本身说不出自己的所以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理,中医兴亡,匹夫也有责。没有中华文化,肯定不会有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没有中医文化,中华民族肯定跨越不了上下五千年。为报答几千年来中医对整个民族的呵护之恩,为了回答那些自觉臣服于西方文化、肆意糟蹋中医的数典忘祖者以及不数典又忘祖者,笔者以中华文化为背景,对中医源流进行一下梳理,力图说明中医的伟大意义与长青意义。抗生素本身与背后的哲理跨越不了时间,源于自然的中医与中药永远没有时间上的局限性。振兴中医,中医本身一应该树立起文化自信心,二应该知道中医博大精深的所以然。不当与错误之处,敬请方家批评。
 
哈哈!就是嘛 看问题不但要有正确的角度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高度才会看到一定的深度呵呵
 

附件

  • 4.5 KB 查看: 86
单就草药来说,不能说草药就是中医

人类从起源时候就知道使用草药,无论哪个民族都是的

可是,草药的成系统组方应用,中医!针灸,中医!

近代就研究药方,我们跟日本相比,差距巨大~!

通过日本的研究,我们才知道张仲景药方里面草药的比例,是最佳药效比例~!!

哎呀,堂堂中医发源地,现在还需要引用日本药方的研究结果,啧啧~!

这,这,这,这,,,,急得我话都不知道该咋说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汉文化的巅峰,再也没有逾越过。
可悲啊,什么都认为老的好,越老越好。最后就没有发展了,因为没有自己的东西。
 
100个西医医生会出1个精英
1000个中医医生也未必出一个精英
原因很简单,保守
不光是思想上保守、观念上保守,更可恶的是有那么一点秘方、经验还不传给后人。
中医祖传十八代的秘方也顶多是18个人的经验,因为他不外传。
 
牙混混绝不会听现任中医的教导,无论他是任何级别的中医

因为,只要一听这些老前辈的,立刻就会变成和尚,立刻会形成和尚思维~

这是不可以哒

看待中医,必须站在中医以外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这是必须哒~!

否则就无法真正找到一个中医改革的途径,或者方向

大群的中医因为自己饿得骨瘦如柴,看西医肥头大耳才思考改革

这咋可以呢?
 
从中西医的发展机制看

中医是一种文化

西医是一种技术

文化,是以保守,传统,顽固,封闭为特征的

技术,是以探索,创新,革命,开放为特征的

完全是两种带有根本性不同的东西~~
 


太精辟了,牙版主思维方式的确不同一般人等,是非常有高度的人。
 


甭管中医多高级

说不出一个二混子能说的箴言来~~
 
牙师不是跟中医在争论
而是跟这个群体的腐朽观念在争论~~
看看
只要是提出一些反对意见
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反对
然后拼凑反对理由~~
 


你仔细看看

[乌合之众]里面提出的原理可以很清晰地揭示中医论坛的各种现象~

说明,中医的本身,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群体性,传统性的一种文化~!

而且,积淀了几千年

其中沉淀的桎梏力量超级巨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