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吴老夫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16 帖子 8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11/01 #21 即使有大毒的药,适合病证用药就是补,不适合病证即使无毒的药也产生毒性。有人总是说虚不受补,他们只是知道补药只有人参当归大枣等,其实虚有很多种原因导致,不会区分找到适合的药而已,这样理解吗?老师!
股股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28 帖子 448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11/01 #22 醫道宗源 说: O(∩_∩)O哈哈哈~,把我笑咳嗽了。哼哼,算你狠。 点击展开... 我也笑咳嗽了 附件 7.jpg 70.5 KB 查看: 42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4 声望 113 2014/11/02 #24 偷换概念 如此推下去,百药皆为‘补’ 治疗外感的难点,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所谓 走马看伤寒,就是说外感病的变化是非常快的 上午是风寒束表,下午很可能就入里化热了 刚才的还是对证良方,几个小时过后,可能就是乱投的‘毒药’了.. 前天就遇到一个,初冒风寒,身痛,流涕,自己在家用姜汤发汗好转,至夜身痛又作,自行又用姜汤强行发汗,症状不减反增.诊时,寒战,无汗,咽痛,舌红,体温及近四十度对证用药病解..
偷换概念 如此推下去,百药皆为‘补’ 治疗外感的难点,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所谓 走马看伤寒,就是说外感病的变化是非常快的 上午是风寒束表,下午很可能就入里化热了 刚才的还是对证良方,几个小时过后,可能就是乱投的‘毒药’了.. 前天就遇到一个,初冒风寒,身痛,流涕,自己在家用姜汤发汗好转,至夜身痛又作,自行又用姜汤强行发汗,症状不减反增.诊时,寒战,无汗,咽痛,舌红,体温及近四十度对证用药病解..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4 声望 113 2014/11/02 #25 偷换概念 如此推下去,百药皆为‘补’ 治疗外感的难点,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所谓 走马看伤寒,就是说外感病的变化是非常快的 上午是风寒束表,下午很可能就入里化热了 刚才的还是对证良方,几个小时过后,可能就是乱投的‘毒药’了.. 前天就遇到一个,初冒风寒,身痛,流涕,自己在家用姜汤发汗好转,至夜身痛又作,自行又用姜汤强行发汗,症状不减反增.诊时,寒战,无汗,咽痛,舌红,体温及近四十度对证用药病解..
偷换概念 如此推下去,百药皆为‘补’ 治疗外感的难点,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所谓 走马看伤寒,就是说外感病的变化是非常快的 上午是风寒束表,下午很可能就入里化热了 刚才的还是对证良方,几个小时过后,可能就是乱投的‘毒药’了.. 前天就遇到一个,初冒风寒,身痛,流涕,自己在家用姜汤发汗好转,至夜身痛又作,自行又用姜汤强行发汗,症状不减反增.诊时,寒战,无汗,咽痛,舌红,体温及近四十度对证用药病解..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2 #27 我认为要分清病的层次,当然外感是太阳病,太阳病病在阳,所有助阳发散的药那种的补都是对路的,但是如果阳病用补阴药,就是把阳病往阴里整,就是“闭门留寇”了。
梦幻人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1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0 声望 48 年龄 52 2014/11/02 #28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11-2 11:02 我认为要分清病的层次,当然外感是太阳病,太阳病病在阳,所有助阳发散的药那种的补都是对路的,但是如果阳 点击展开... 阴阳二字不好说,桂枝汤里,芍药甘草可理解为补阴,就连喝热稀粥,可理解为补阴(补津液补汗源),又可理解为补阳(补充热能,助阳解表)。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11-2 11:02 我认为要分清病的层次,当然外感是太阳病,太阳病病在阳,所有助阳发散的药那种的补都是对路的,但是如果阳 点击展开... 阴阳二字不好说,桂枝汤里,芍药甘草可理解为补阴,就连喝热稀粥,可理解为补阴(补津液补汗源),又可理解为补阳(补充热能,助阳解表)。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52 声望 113 2014/11/02 #29 白术 说: 偷换概念 如此推下去,百药皆为‘补’ 点击展开... 嘿嘿,没有偷换,是正大光明地换。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52 声望 113 2014/11/02 #30 文子医生 说: 我认为要分清病的层次,当然外感是太阳病,太阳病病在阳,所有助阳发散的药那种的补都是对路的,但是如果阳 点击展开... 呵呵,文子姐姐,这个问题就是人为的问题啦,不是药的问题噻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52 声望 113 2014/11/02 #31 梦幻人生 说: 阴阳二字不好说,桂枝汤里,芍药甘草可理解为补阴,就连喝热稀粥,可理解为补阴(补津液补汗源),又可理 点击展开... 诚然,有时候,阴阳真的没法严格区分的。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2 #32 梦幻人生 说: 阴阳二字不好说,桂枝汤里,芍药甘草可理解为补阴,就连喝热稀粥,可理解为补阴(补津液补汗源),又可理 点击展开... 错了,甘草是补气的药,芍药是泻肝阴,所以补肺。
梦幻人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1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0 声望 48 年龄 52 2014/11/02 #33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11-2 19:25 错了,甘草是补气的药,芍药是泻肝阴,所以补肺。 点击展开... 芍药酸苦,甘草味甘,两者合用,有的《伤寒论》注家理解为:苦甘化阴,或酸甘化阴。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11-2 19:25 错了,甘草是补气的药,芍药是泻肝阴,所以补肺。 点击展开... 芍药酸苦,甘草味甘,两者合用,有的《伤寒论》注家理解为:苦甘化阴,或酸甘化阴。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2 #34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11-2 19:59 编辑 醫道宗源 说: 思就是医者要搞清病人的体质和病所在的位置,如果此人阴虚,或阳虚,虚则下陷,一旦外感,势必下陷到里的层次,这时候自然要加上补阴药,或补阳药,作为助攻,才能完全驱邪外出。但是如果病在阳,用补阴药,当然就是闭门留寇了。或者病在阴,用补阳药,不仅不能驱邪外出,还可能助长邪气。当然说着容易做着难,搞清病的层次不容易。 点击展开...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11-2 19:59 编辑 醫道宗源 说: 思就是医者要搞清病人的体质和病所在的位置,如果此人阴虚,或阳虚,虚则下陷,一旦外感,势必下陷到里的层次,这时候自然要加上补阴药,或补阳药,作为助攻,才能完全驱邪外出。但是如果病在阳,用补阴药,当然就是闭门留寇了。或者病在阴,用补阳药,不仅不能驱邪外出,还可能助长邪气。当然说着容易做着难,搞清病的层次不容易。 点击展开...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2 #35 梦幻人生 说: 芍药酸苦,甘草味甘,两者合用,有的《伤寒论》注家理解为:苦甘化阴,或酸甘化阴。 点击展开... 因为桂枝汤是太阳中风,有阴阳不和的因素,所以要用芍药甘草来合桂枝生姜。芍药的酸入肝,甘草的甘入脾,这样的补阴药调和肝脾,切合太阳中风营卫不合的位置。但是外感病你敢用山萸肉和熟地黄的酸甘养阴吗?不敢吧,因为这些补阴的药作用在下焦,用了就闭门留寇了。
梦幻人生 说: 芍药酸苦,甘草味甘,两者合用,有的《伤寒论》注家理解为:苦甘化阴,或酸甘化阴。 点击展开... 因为桂枝汤是太阳中风,有阴阳不和的因素,所以要用芍药甘草来合桂枝生姜。芍药的酸入肝,甘草的甘入脾,这样的补阴药调和肝脾,切合太阳中风营卫不合的位置。但是外感病你敢用山萸肉和熟地黄的酸甘养阴吗?不敢吧,因为这些补阴的药作用在下焦,用了就闭门留寇了。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4 声望 63 2014/11/02 #36 醫道宗源 说: 诚然,有时候,阴阳真的没法严格区分的。 点击展开... 位置要搞清。
梦幻人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1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0 声望 48 年龄 52 2014/11/02 #37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11-2 19:55 因为桂枝汤是太阳中风,有阴阳不和的因素,所以要用芍药甘草来合桂枝生姜。芍药的酸入肝,甘草的甘入脾, 点击展开... 呵呵,言之有理!
股股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28 帖子 448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11/06 #38 醫道宗源 说: 呵呵,文子姐姐,这个问题就是人为的问题啦,不是药的问题噻 点击展开... 最近我能深度理解1生2,2生3, 三生万物 一三生呀,一三生 运用到波浪理论,哎呀呀,可真是太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