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7
- 获得点赞
- 88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抽搐,头部和或肢体抽搐;掉,摇也,即肢体、头部振摇之状;眩,目前黑也,指头晕、目眩的症状。肝主筋,开窍于目,其脉上巅顶,病则筋脉失养而振摇不止,或头晕目眩。“风胜则动”,肢体、头部摇动是外观振摇,头晕、目眩为自觉摇动,皆属“风”象。以上这些临床症状皆责之于肝脏。如临床常见肢体颤抖、抽筋,头晕,帕金森氏病等。
临床应用
1、李某,男,45岁,公务员,2006年2月12日初诊。患者双手震颤,右侧为甚,写字因颤抖而难以辨认,划直线形状如锯齿状,吃饭使筷子颤抖撒落饭菜,端酒杯时虽然半杯酒亦洒出,参加聚餐、酒会等社交活动时明显加重,以致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胃脘不舒痞满,失眠多梦,饮食尚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滑。
证属:肝胆郁热,兼有痰浊。
治以:疏肝利胆,健脾化痰。
方用:柴芩温胆汤加减。
药用:醋柴胡10G、黄芩12G、青皮10G、陈皮15G、
姜半夏15G、茯苓18G、炒枳实12G、生甘草6G、
川厚朴12G、勾丁30G、生龙骨20G、生牡蛎30G、
明天麻12G、菖蒲12G、炙远志10G、威灵仙15G.
10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2月25日复诊,脘腹胀痞基本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肢体颤抖有所减轻,饮食二便正常,舌苔脉象好转。
原方继服30剂而愈,至今两年余未见复发。
2、刘某,女,48岁,工会干部,2007年5月6日初诊。身体震颤不能自持一年,加重3个月。曾在市级医院确诊为“帕金森氏病”。患者全身颤抖不能自持,心慌心悸,腰膝酸软,脊背紧痛。头痛失眠,纳呆少食,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舌体胖齿痕重,舌质暗红,脉弦细。
证属:脾肾两虚,风痰内扰。
治以:健脾益肾,祛痰熄风。
方用:四君六味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用:党参15G、炒白术30G、茯苓18G、生甘草10G
熟地20G、山萸肉18G、山药15G、盐泽泻10G
丹皮10G、明天麻15G、钩藤30G、制半夏15G
川断15G、怀牛膝20G、菟丝子15G、五味子15G
10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5月16日复诊,心悸心慌,腰膝酸软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提高,全身肢体颤抖有所减轻,饮食二便正常,舌苔脉象均好转。
原方继服60剂而愈,至今年余未见复发。
临床应用
1、李某,男,45岁,公务员,2006年2月12日初诊。患者双手震颤,右侧为甚,写字因颤抖而难以辨认,划直线形状如锯齿状,吃饭使筷子颤抖撒落饭菜,端酒杯时虽然半杯酒亦洒出,参加聚餐、酒会等社交活动时明显加重,以致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胃脘不舒痞满,失眠多梦,饮食尚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滑。
证属:肝胆郁热,兼有痰浊。
治以:疏肝利胆,健脾化痰。
方用:柴芩温胆汤加减。
药用:醋柴胡10G、黄芩12G、青皮10G、陈皮15G、
姜半夏15G、茯苓18G、炒枳实12G、生甘草6G、
川厚朴12G、勾丁30G、生龙骨20G、生牡蛎30G、
明天麻12G、菖蒲12G、炙远志10G、威灵仙15G.
10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2月25日复诊,脘腹胀痞基本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肢体颤抖有所减轻,饮食二便正常,舌苔脉象好转。
原方继服30剂而愈,至今两年余未见复发。
2、刘某,女,48岁,工会干部,2007年5月6日初诊。身体震颤不能自持一年,加重3个月。曾在市级医院确诊为“帕金森氏病”。患者全身颤抖不能自持,心慌心悸,腰膝酸软,脊背紧痛。头痛失眠,纳呆少食,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舌体胖齿痕重,舌质暗红,脉弦细。
证属:脾肾两虚,风痰内扰。
治以:健脾益肾,祛痰熄风。
方用:四君六味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用:党参15G、炒白术30G、茯苓18G、生甘草10G
熟地20G、山萸肉18G、山药15G、盐泽泻10G
丹皮10G、明天麻15G、钩藤30G、制半夏15G
川断15G、怀牛膝20G、菟丝子15G、五味子15G
10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5月16日复诊,心悸心慌,腰膝酸软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提高,全身肢体颤抖有所减轻,饮食二便正常,舌苔脉象均好转。
原方继服60剂而愈,至今年余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