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脉诀汇辨】脉案解析(一)

《脉诀汇辨》脉案赏析8(李中梓医案)
【医案】
新安吴声宏,荒于酒色,起立辄眩仆。余诊之,两尺如烂绵 ,左关弦且急。病得之立而使内 ,筋与骨并伤也。声宏鼓掌曰:“先生胸中有镜 ,指下有神 ,古之扁仓 勿是过也,幸善 以救吾。”与萆薢蠲痹汤 加龟板、虎骨、鹿茸,服两旬 而痛若失。
【解析】
这则医案首先告诉我们,患者荒于酒色,主要症状是眩晕仆倒。李中梓为其诊断,两尺脉软弱,犹如烂绵,左关之脉弦而且急。病因分析,此乃得病之时,不禁房事,贪图享乐而纵情声色,导致筋骨两伤、肝肾两亏,如此便会髓海空虚,起则眩仆。这正应了后世古龙大师之名言:酒是灌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
方药以萆薢蠲痹汤(具体药物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萆薢为主药,利湿去浊、祛风通痹);加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虎骨祛风通络、强筋健骨;鹿茸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通补兼施,以达相成之功。当然,尽管用此药去其病痛,但仍属于权宜之计,无异于扬汤止沸,要真正拔除病根,还需要釜底抽薪——戒除酒色,清心调养。不然,纵使补肝益肾、强筋健骨、填精补血,若依旧恣情纵欲,贪于酒色,仍难免精血日损、髓海渐消、终成膏肓。
 
《脉诀汇辨》脉案赏析8(李中梓医案)
【医案】
新安吴声宏,荒于酒色,起立辄眩仆。余诊之,两尺如烂绵

楼主解读的太棒了。通俗易懂,不落俗套。
 
过奖了。看来阁下也是十分喜欢医案的啊。

是啊。医案比较直接嘛。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不太懂中医理论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参考资料啊。
 
是啊。医案比较直接嘛。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不太懂中医理论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参考资料啊。

这倒也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看医案的确比较直接。但是看医案了,也还得懂得中医理论才行,不然不能贸然按图索骥,否则可能会有东施效颦的结果。
 
这倒也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看医案的确比较直接。但是看医案了,也还得懂得中医理论才行,不然不能贸然按

就是因为不太懂中医,才来华夏论坛,向各位大师学习啊。
 
看来阁下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啊。

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曾几何时,近乎痴迷,觉得国学太美了,感叹古人的智慧,竟是如此的境界高深。
 
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曾几何时,近乎痴迷,觉得国学太美了,感叹古人的智慧,竟是如此的

是啊。我也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钻进去,的确感到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是啊。我也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钻进去,的确感到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所以说,中国传统的东西未必就不是真善美了,中医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吧,中医也很美,值得去痴迷
 
所以说,中国传统的东西未必就不是真善美了,中医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吧,中医也很美,值得去痴迷

阁下这种境界很高啊,似乎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啊。加油吧。
 
【医案】
维扬 孝廉 王伟然,喜读书,不以寒暑废。忽呕血碗许,不药而愈。偶坐谈次,乞余诊视。余曰:“尊恙 虽愈,元本日亏,须兢兢保任 ,过长夏 乃安耳。”伟然不以余言为意。余谓其弟张甫曰:“今长公 神门 欲脱,水不胜火,炎赫 之令,将不禄 矣。”张甫曰:“尚可图否?”余曰:“阳躁而不鼓,阴衰而欲绝,虽有智者,靡所适从。”果至六月十九日呕血而绝。
【解析】
这则案例颇为凄惨,提醒哪些废寝忘食、不舍昼夜的工作人员,要爱惜身体,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本则案例是由于过度劳心,损伤心脾,导致心血耗损,脾血不统,从而引发呕血。然而仅凭此证,也未必就是死证。而李中梓断言此病难过长夏,竟是为何?
但从李中梓与患者之弟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神门欲脱(两尺脉无根),则知其真脏之脉已至,阳躁而不鼓,阴衰而欲绝,唯有自求多福了。这则案例主要是从真脏脉的角度思考,单纯来说,废寝忘食的工作,就算是呕血碗许,也不至于必死无疑。本则案例由于劳损心脾,导致真脏气泄,肾水匮乏,又值夏令,夏季火气主令,是为水枯之脉,应炎赫之时,更使肾水被炎热的夏令蒸腾挥发,导致阳气外浮,阴阳两伤,而难以回春。
倘若时空可以倒流,如果此人在吐血之后,就开始调养(汤药以归脾汤、六味地黄丸为主,配合吐纳导引之术),也未必病入膏肓。这充分体现了“讳疾忌医”的害处和“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战略思想。
 
【医案】
维扬 孝廉 王伟然,喜读书,不以寒暑废。忽呕血碗许,不药而愈。偶坐谈次,乞余诊视。余曰:“尊



虽说天命难为,还是当善加维护讳病忌医尤为大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