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脉诀汇辨】脉案解析(一)

LZ真是用心良苦 赞一个
 
《脉诀汇辨》脉案十(李中梓医案)
【医案】
丹阳 邑尊 王维凝,染患伤寒,汗下后邪已解矣,时时灼热。或曰:“汗后不为汗衰,邪气深重。”禁其饮食,且与清剂。困倦已极,求治于余。诊其脉小,按其腹濡。此邪气已尽,正气未复,谷气不加,阳明失养,非病也,饥也。病者不能言,但首肯 不已。以糜粥 徐徐进之,日进五六次。居五日,弗药而愈。
【解析】
此病例是一则伤寒,经过汗下等治疗之后,邪气基本解除,但仍有时时灼热的现象。而时医以“汗后不为汗衰,邪气深重”为依据,使患者禁令饮食,只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患者极其困倦,求治于李中梓。经诊断,脉象小,按其腹部软,这明显就是邪气已经驱尽,而正气却未有来复,只吃一些流质,难免有 之嫌,这是饿了,而非病况,由于患者太饿,有气无力,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李中梓的看法。李中梓认为先进食一些粥,益胃和中,如此便可使胃气渐渐恢复,而诸证悉愈。
 
案6
【医案】
内臣赵荣庵,忽然昏仆,胸腹硬满,气口独强,此食厥也。以枳实、橘红二两,煎汤四碗,加食盐

伤食可推内关,吐出积食即愈。
 
《脉诀汇辨》脉案赏析7(李中梓医案)
【医案】
沔阳州 学宪 钱长玉夫人,腹痛肠鸣,或以怒伤肝气治,或以

腹痛肠鸣,伛偻喘呼者,寒疝明已。脉弦细者,久病虚也。
 
《脉诀汇辨》脉案赏析8(李中梓医案)
【医案】
新安吴声宏,荒于酒色,起立辄眩仆。余诊之,两尺如烂绵

酒为燥湿之品,酒后行房,必致筋骨受损,而生眩仆,此常情也,幸得肝血未亏,命存于一线。
 
【医案】
维扬 孝廉 王伟然,喜读书,不以寒暑废。忽呕血碗许,不药而愈。偶坐谈次,乞余诊视。余曰:“尊

阳燥不固者,命门之阳欲竭也。阴衰欲绝者,阴将脱也。长夏者,火旺水涸金斫之时,呕血者,血不顺常道,犹釜底增薪已。
 
本帖最后由 菩提医灯 于 2013-12-10 15:27 编辑

脉案赏析11(李中梓医案)
【医案】
吴门 佥宪 郭履台,春秋 已高,少妾 入房 ,昏倦不食。医者咸 知其虚,投补中汤 加姜、桂,不效。遣使迎余 。兼夜 而往视之,目不能瞬 ,口不能言,肌体如烙。或谓此人参、姜、桂之毒也。余捧腹曰:“脉大而鼓,按之如无,真气欲绝,正嫌病重而药轻耳。”遂以人参三两、熟附三钱煎液,半日饮尽,目乃大开。再作剂如前,至旦日饮尽,口能言矣。数日而神气渐复,更以大剂补中,兼服八味丸计五十日而起。
【解析】
此则案例颇为有趣。患者春秋以高却又娶了个年少的小妾,谁料洞房花烛过后,尽然昏倦不食。一些医家认为这是虚证,用补中汤加生姜、肉桂,疗效不佳。于是请来李中梓为其诊治,主症为目不能瞬,口不能言,肌体如烙;有些在场的医者认为这是人参、生姜、肉桂之毒所致,但其脉大而鼓,按之如无,是为元气外脱、真气欲绝,病重而药轻,于是以参附汤峻补阳气、回阳固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