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推荐:揭秘远古脉法的《岐轩脉法》

我前几天也买了一本,翻了一下,确有见地。
 
现已搞定一本,等发书而研读了,但愿能有所进步
 
很喜欢!
听说现在送了!太好了!
不知道我的分够不够!
 
我真想去学学,可惜没有基础
 
是啊 我也是!好像我的积分不够,怎么办呢?
 
参加学习班是不是讲歧轩脉法。
 
请问,想买书怎么汇钱,邮购地址和款+邮资是多少。
 
不知《岐轩脉法》尚有存货否?如有,购一本,以后向金老请教也好多个根据,:)
另《杏林集叶》新版该出版了吧,一并购之
 

脉法都有货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金老不是脉法的作者
杏林一书新版尚未出版
 
历经12年..不顶不行,不读不行!
 
新人剛來報道,支持一下!
 

中医这块宝玉几千年来,一直静静的在那里,你放下的越多,你走的越远,越深。你越会发现她的光芒!当你走近了她,却又发现她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她一直在你内心深处!
 
回复 34# 北京岐轩堂
与此地同行,共得中医之乐,不亦快哉!
 
有参加培训班的朋友能告诉下培训班的情况吗?
 
08年的贴,貌似来得晚了点
 
回复 9# 花香丁


摸到了门外,尚未入门!
 
回复 9# 花香丁


但对做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我们总觉得是古人隐藏了一些关键的东西,没有明说,因为岐伯说过“色脉者上师所秘”。“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T4 @+ a3 Z7 n5 {, ?; i9 a& u9 \ U) Q
华夏中医论坛. q: c G4 H8 j& ]! q
正因为如此,后世所习脉诊,并非《内经》所宣扬的诊脉方法,而是因循了王叔和《脉经》中脉象及主病的理念。发展到明代,李时珍又编写出了《频湖脉学》,脉象的总结和描述达到了空前的完善,其实也是给中医脉诊又套了一把沉重的枷锁,后世学脉者,无不是在脉象上转圈圈,而“ 不思求经旨”,脉象在《内经》诊脉体系中只占次要地位,诊法和分析才是关键所在。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P. V$ {0 ~( T- ^3 P2 s) ?

f+ `- K* X4 b5 C" g华夏中医论坛古代名医柯琴也曾云:"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原华夏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I5 _0 R) P( B4 n& I" X
华夏中医论坛 M! ?6 a: A# G. ` g) N$ c
可是要想学会和把握《内经》脉法,就必须要找到《内经》中被隐藏起来的的关键东西,那么中医的脉诊才能大白于天下。学中医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悟性很高,摸到门口,但是能悟出隐藏了什么吗,那就是指法。
 
回复 39# 天外蝉音

禅音 先生所言极是!奈何现在对脉诊之学习尤以脉象为要。

《岐轩脉法》在古今脉诊学习六大误区中对诊法之误区做了阐释。误区二:古今论脉之书,多侧重于脉象而忽视诊法。诊法是诊脉的起点和过程,是根本;脉象是终点和结果,是枝叶。此即医圣仲景所言“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 。古代名医柯琴亦曾感叹而言: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岐轩脉法》全面论述脉理、推理方法及操作方法。脉象部分的阐释只是当作对古人经验的继承。对经验的继承没有脉理贯穿其中,就象一盘散沙。我们学习脉象,就象是选了一些典型例题,是脉诊实战前的演习。

故对于诊法 《岐轩脉法》书中 手法法阴阳篇中 对指法有详细论述,希冀能启明开晦!

另外柯琴所言 “唯在指法之巧和分析之细尔”。指法重要,分析之细不亦重要乎!
 
回复 40# 北京岐轩堂

指法即脉位,最高境界即是三部九侯,真实的三部九侯只有修行到全身经络皆通时,才能悟透,一般医家不通道,达不到这一境界,又无法突破神医的框架,故只能在脉象上做文章.但所把经络是佛道之秘密,[[内经]只得隐藏,名医们又自以为是,于是才有今天之现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