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在细细体验附子这味药~

我从书中看,火神派,很伟大哩!

伟大,就伟大在颠覆了“阴虚火旺”的传统中医观念

提出:真气上浮概念

郑钦安的阴阳大论,无疑是传统中医的一个大台阶,一个大进步,一个大突破,一个大革命
 
下一步,我要吃30克附子

看看反应如何~~
 
回复 43# 牙混混


现在的附子过度制过,和仲景时代的可不能同日而语。三十克制附子只相当几克生附子,无怪乎有用二百克的记录!
 


可能是这样子的,现在附子都不麻嘴,作用很小了~

我买的盐附子算是作用最大的,仅仅一点点麻辣,非常轻微的~!

唉,纯的生附子不知道哪里能买到~~
 
想想也真是,郑钦安是四川的名医,他使用的附子一定是真的,可也使用半斤,四量的

现代附子,比土豆片略有点麻嘴

哎呀,要不咋不大管事呢~~
 
我刚才搜索半天,在四川江油一个农户家里买了2斤生晒附片,一点胆巴也没有的~~
 
我在附子的使用上发现

人们第一次喝带有附子的药,只需10克,基本都有轻微的反应,很小,人们基本不察觉

第二次再喝15克,也没啥反应了~!就产生耐药性咧~!

所以,作为中医大夫,对这种现象必须有清醒地认识!

我这个发现非常重要!

有的傻大夫,对附子使用不精细

重症病人,可以下200克附子,即使有反映,也不知道是病的缘故,还是药的缘故,谁也说不清楚,于是,病就治好了

对于轻症阴疽病人,第一次给药下30克附子,病人喝了,剧烈反应,于是家属打上门来,大闹一场,大夫活该倒霉廖~~~

使用附子,若不出现中毒反应,就不会有效果!

聪明的大夫,会对轻症病人循序渐进的使用附子,只有患者感觉不到地反应,病可以治好~

这就是大夫对药物精细地掌握

别看混混不是大夫,通过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咧~~~

我们看到48076大斑竹说了自己患者附子中毒的事情

实事求是地说,大斑竹对附子的药性掌握得还不精细

他说的患者喝60克制附子感觉非常好,自己要求换成60克生附片

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测定我们知道生附片乌头碱含量至少等于制附片的20倍~!!

看看,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60克生附片,若是真货的话,相当于1200克制附片的乌头碱含量

即使患者对附子乌头碱有很强耐药性,1200克,也受不了哒~!!

这要是给一个初次喝附子的人,就要命归黄泉廖~

幸亏是个具有对附子很强耐药性的患者,仅仅反应了一下

像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引起中医们的注意啦~!!
 


吃附子的资料铺天盖地,每天吃点附子,舒服得很哪~~
 
通过尝试附子,混混得出如下结论

1,附子的毒性很容易被热破坏,因为我把附子粉碎后煮开30分钟,毒性就没了~因为粉碎后,毒性很快就能释放出来被热破坏掉,转化成无毒有用的乌头氨

2,据资料介绍附子要经过长时间煮方可去除毒性,是因为人们使用的都是附子干片,有效成分需要很长时间泡软才能释放出来缘故

3,使用高压锅120度,半小时,附子中乌头碱可全部转化成乌头氨,丝毫也没有毒性了

4,有个中毒案例很能说明上述问题:一个人使用100克附子煮甘草生姜,一煎喝了以后任何反应没有效果良好,晚上煮二煎,把附片吃了,结果中毒!

这个中毒案例说明,a,只要释放在液体里的乌头碱就会被热破坏掉,凝聚在附片里面的乌头碱则无法破坏,吃了煎药以后的附片仍然会中毒

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附子的特性,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咧

非常安全
 
细细体验,不能是空话
 


说空话出了人命找你扯皮
 


就是,大夫们更要仔细的研究~!
 
回复 54# 牙混混




所以混混哥说大夫们怕附子来
 


大夫们普遍的状况是混日子,害怕附子是一种必然现象~!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医,不就是被糟蹋在大夫们的手里吗?

别人是无法糟蹋中医的

只有中医大夫们才有能力糟蹋中医呢~!!
 


所以混混哥要力挽乾坤了
 


我没有能力挽啥滥

我有科学的态度,有敢于研究中医的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中医消极情绪的能力~!
 
牙师好, 按照你的试验,是不是把生附子用高压锅压了以后,就可以像制附片一样使用了呢,
我指的是用量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