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读医案学中医

呵呵,你想想看,这是典型的寒包火。

大青龙方中本有杏仁,大枣,本来就是治外寒内热而有烦燥.这里不会反而嫌其温而去之吧。
 
大青龙方中本有杏仁,大枣,本来就是治外寒内热而有烦燥.这里不会反而嫌其温而去之吧。

我刚才又看了一遍你发的病案,是这样的,给您两个建议:
1、仔细阅读病案,了解杏仁、大枣的药物功用和在大青龙汤中的作用;
2、再看看“有方有药”“有方无药”“有药无方”的含义。
我想,顺着这个思路,你的问题会很快有答案,是你自己找到的。
您好,在一个帖子里说生理构成篇应该多谈阴阳、五行、经络等,说真的,您的建议很是不错,但由于时间有限,在把形体和功能这两大部分和空气系统、饮食物系统谈到位的前提下,我会多谈的。
老姬随时都记得学中医、搞中医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治疾病,而疾病是人身体上的不适(这也也包括隐形病症),如果对人的生理物质构成不了解,怎么诊断?诊断不明,怎么治病?
对中医而言,疗效是身体,理论是衣服,裸奔行不通,要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医,首先就必须给中医穿好衣服,然后走出去多交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完善中医的理论,必须用中医的语言来简单明了的说出别人能听懂能理解能认可的理论。比如,有人问我们,正常人的手指为什么会动?为什么说十指连心?为什么说心藏神?空气是怎么进入人的身体的?是怎么外排的?怎么被利用的?饮食物是怎么进入身体的?浊物是怎么外排的?营养物质起的是什么作用?等等,这些,我们用中医怎么解释?就如要修理汽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发动不起来了,如果对汽车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不清楚,我们能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吗?呵呵,我觉得不能。有一个真实例子,有人得罪了别人之后,他的摩托车就发动不起来了,修理站的师傅做多种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你能想到原因所在吗?
 
我刚才又看了一遍你发的病案,是这样的,给您两个建议:
1、仔细阅读病案,了解杏仁、大枣的药物功用和在

很中肯.中基最初也很花了些时间去看,甚至试图自编歌决和找些歌决来背。不过象脏腑经络等总没背下。后来想名老中医之路里也没说要背这些歌决的(现在这类歌决的书很多),最多是背个三字经什么的。也就没再背这些中基歌决,只是把秦伯未的<中医入门>时而拿出来看看。 其实很多四诊里面的内容还不全面,举例而已,还不如秦伯未的《临证备要》全面。虽然后者也不是全面的。
 
很中肯.中基最初也很花了些时间去看,甚至试图自编歌决和找些歌决来背。不过象脏腑经络等

呵呵,我的感觉是中医需要理解的记,当然,开始的我也是死记硬背,不过,中医基础理论真的很重要。
我也很喜欢秦伯未的书,临床上的处方格式用的就是仿照其(病因+病位)+症状,只要诊断准确,药物功效熟悉,很快就能取效。
 
便心而矣,
我帮的是有缘人---好人.

病治有缘人。
如果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的话,帮好人是积善,帮坏人则行恶。
中医讲究过程的同时,更注重结果,帮坏人,虽然看似心善,但却“帮倒忙”,结果很是不好,呵呵。
哦,这个是医案贴,如果可以,请您发一下自己的病案上来,好吗?
老姬先谢谢您了。
 
义诊--用中药,
不收费-退休金能"体面地生活",帮下D有缘人.

我看到了超级版主,说真的,网名不错,非常高雅,寓意丰富。
请发病案上来,让老姬好好学习,可以吗?
 
我看到了超级版主,说真的,网名不错,非常高雅,寓意丰富。
请发病案上来,让老姬好好学习,可以吗?

谢谢夸奖,我会努力的
 
老姬好。今天接到病人的电话,说这次的药吃了蛮舒服,他希望能继续吃。
看来她先吃的药根本就没有配齐。这次是我配好了带过去的。

老姬真神了,网上没看到人就能开出如此好方,真佩服
 
老姬好。今天接到病人的电话,说这次的药吃了蛮舒服,他希望能继续吃。
看来她先吃的药根本就没有配齐。这

你好,说真的,网上不应该看病的,因为信息的准确性和脉的情况。
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敢让病人喝药。
这几天有事,开会讲课,没有上网,没有及时回复,谦。望以后多交流。
 
陈玉铭医案:林某某,女,7岁。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弯曲,涕泪俱下,须吐出粘痰方告平息。过一二小时,咳声复起,如此反复发作,一昼夜二三十次,绵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无效。脸有浮肿,食欲不振,严重时咳嗽则吐,舌白喉干,脉紧而滑。因拟小青龙扬与之:麻黄1.5克,桂枝3.4克细辛1.5克半夏3克? ?五味子2克,百部3克。守方不变,共服7剂痊愈? ?按语,痰饮内停之喘咳,其辨证眼目是咳至吐出粘痰方息,面有浮肿,舌白脉紧而滑等,故与小青龙汤温化之,投之神效。
本案明是燥痰,却反用小青龙温化,个人认为当润燥化痰,用清燥救肺汤,不知老姬有何看法。
 
陈玉铭医案:林某某,女,7岁。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弯曲,涕泪俱下,须吐出粘痰方告平息。过一二小时,咳声复起,如此反复发作,一昼夜二三十次,绵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无效。脸有浮肿,食欲不振,严重时咳嗽则吐,舌白喉干,脉紧而滑。因拟小青龙扬与之:麻黄1.5克,桂枝3.4克细辛1.5克半夏3克? ?五味子2克,百部3克。守方不变,共服7剂痊愈? ?按语,痰饮内停之喘咳,其辨证眼目是咳至吐出粘痰方息,面有浮肿,舌白脉紧而滑等,故与小青龙汤温化之,投之神效。 吐出粘痰方息. 这和燥痰又何以别之 ?!我认为,燥痰当润化,当用清燥救肺汤。不知老姬有何看法.
 
电脑网页出问题了,咋出来两个
 
曾在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上看到小青龙汤的验案,有水气犯之的咳嗽,小青龙汤恒效,其中举四点,大致是涉水游泳后之咳,冒雨涉水后之咳,素有痰饮而又风寒侵袭之咳等等,
 
感觉这个说的不是很对,涉水游泳后之咳不一定就是寒饮,致咳因素很多的
 
陈玉铭医案:林某某,女,7岁。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弯曲,涕泪俱下,须吐出粘痰方

呵呵,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前两天就看到消息,但就是没有看到内容。

林某某,女,7岁。---小女孩,根据因人治宜原则来考虑用药。
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嗽,说明有浊气的郁结。
咳至面色青紫,---紫暗,为血瘀所致,浊气快速外排,清气不之不速,可导致短暂的清气不足,气不推血运行,便出现血瘀。
腰背弯曲,--浊气外出,清气不足,人体“收敛”以自保。
涕泪俱下,-人体之中只有气具有运动性,随着浊气外出,能外排之物亦随之外出。
须吐出粘痰方告平息。--由此可知,粘痰之罪魁祸首。排浊气,就是为了排浊物。痰色发黄为燥痰,痰色发白为风痰。
过一二小时,咳声复起,--从前可知,又有粘痰滞留。
如此反复发作,一昼夜二三十次,绵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无效。--药不对症。
脸有浮肿,---正常的津液转化为异常的水湿。
食欲不振,---脾主思,想不想吃饭在于脾。
严重时咳嗽则吐,-浊气外排,胃中之物也会随着咳嗽的向上外排之气而出。
舌白喉干,-白主寒;喉干,只能说明津液少。津液为什么少?脾主运化,当脾虚的时候,津液不能得以正常运化,滞留则为水湿,如脸部的浮肿;运送不及则致局部津液减少,如此处的喉干。由于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之后,津液不运,停滞成痰,由此也可以知道,粘痰
脉紧而滑。---紧脉主寒,滑为湿。寒则气缓,津液的布散靠的时是气,气行缓慢,津液不能很好布散,就出现了脾虚所致之痰为粘。从上所致,没有热象,所以,粘痰之色应为白,也就是风痰。
因拟小青龙扬与之:-小青龙汤为“寒包寒”,温化痰饮,也算对症。
麻黄1.5克,桂枝3.4克细辛1.5克?--祛风散寒通脉,增强体内清气的运行,气行正常,津液的布散也就正常。
?半夏3克? ---健脾化痰。如果是我来处方,更会增加化痰之药物。
?五味子2克,----久咳之病,收敛治疗不为错。五味子还有滋阴之功,稀饭受凉之后结冻,要化冻,就得温热,要更好温热,最好再加点水。五味子的滋阴就是“加水”。
百部3克。--不管虚实,百部都能止咳。
守方不变,共服7剂痊愈? ---应该有此效果。
至于你谈的燥痰,这里是没有的:痰色发白,容易咳出的,为寒痰;痰色发黄,容易咳出的,为热痰;痰色发白,不容易咳出的,为风痰;痰色发黄,不容易咳出的,为燥痰。
 
呵呵,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前两天就看到消息,但就是没有看到内容。

林某某,女,7岁。---小女孩,

我认为,燥分温凉,若是凉燥则苔白而干,不应用小青龙。以热治燥。虽然他去了杏仁干姜等药,还是不如直接润燥化痰来得直接。
 
请老姬老师谈谈这样的病案如何处理:这是十五年前的事。我在药行坐诊,当时许多人偷渡美国。蛇头带来一偷渡客,男性,大约30, 因在船上几月,到美(上岸)后尿储留(小便不通),小腹胀如妇人有孕四月,痛苦万分,大便亦几天未行,舌淡苔白,脉弦。因怕暴露身份,不敢到医院。请我用中药,必须立杆见影。
对于此案,我个人有个简单的方法,不知道可不可行,就是取喷嚏法,用毛发之类刺激鼻子。
 
上文中的“鼻子”是指鼻腔。
 
不知老师的书什么时候出版,期盼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