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0/14
- 帖子
- 3757
- 获得点赞
- 22
- 声望
- 38
- 年龄
- 45
今天碰巧一个机会,翻了下现在的本科生的教材,是一本《针灸治疗学》 绿色封面的
随意翻开正好在编写说明这个部分,看完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感到中医不用别人反,已经自己玩完了
摘取其中的一些录之于下:
修订说明:本次教材编委会会议认为本教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的力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许多中医病名古奥难懂,西医不懂,病人更不懂,不利于拓展针灸的适应症,本教材做到了病名规范化,通俗化,
让中医,西医,病人都容易了解针灸能治哪些病,有利于扩大针灸的影响利
2:突出针灸的临床特点,强调经络辨证,将“西医诊断”“中医分型”“针灸治疗”的诊疗思路有机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长
大会建议:
1:病名应该坚持现行的通俗化,大众化和规范化写法,这样对广大的西医和病人宣传针灸的适应证大有好处
4:教材中”附录“的部分篇幅偏多,修订可保留”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针灸临床病历书写“三个部分的内容,而将”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三部分放入以后的参考书中
=========================================================================
看完上述言论,想起了邓老所言“我们这一代是一代完人”“辛辛苦苦几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
心里把凉拔凉的
“1:许多中医病名古奥难懂,西医不懂,病人更不懂,不利于拓展针灸的适应症,本教材做到了病名规范化,通俗化,让中医、西医,病人都容易了解针灸能治哪些病,有利于扩大针灸的影响利”
你一个中医连中医的病名都搞不懂你还叫中医?==========================================================
将“西医诊断”“中医分型”“针灸治疗”的诊疗思路有机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长
难怪我一个朋友去一家省级中医院挂教授看病,结果连脉都不把
========================================================
“教材中”附录“的部分篇幅偏多,修订可保留”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针灸临床病历书写“三个部分的内容,而将”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三部分放入以后的参考书中”
中医最精华的东西就被你们这帮“专家”废了,几千年的东西到这里断代!
随意翻开正好在编写说明这个部分,看完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感到中医不用别人反,已经自己玩完了
摘取其中的一些录之于下:
修订说明:本次教材编委会会议认为本教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的力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许多中医病名古奥难懂,西医不懂,病人更不懂,不利于拓展针灸的适应症,本教材做到了病名规范化,通俗化,
让中医,西医,病人都容易了解针灸能治哪些病,有利于扩大针灸的影响利
2:突出针灸的临床特点,强调经络辨证,将“西医诊断”“中医分型”“针灸治疗”的诊疗思路有机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长
大会建议:
1:病名应该坚持现行的通俗化,大众化和规范化写法,这样对广大的西医和病人宣传针灸的适应证大有好处
4:教材中”附录“的部分篇幅偏多,修订可保留”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针灸临床病历书写“三个部分的内容,而将”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三部分放入以后的参考书中
=========================================================================
看完上述言论,想起了邓老所言“我们这一代是一代完人”“辛辛苦苦几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
心里把凉拔凉的
“1:许多中医病名古奥难懂,西医不懂,病人更不懂,不利于拓展针灸的适应症,本教材做到了病名规范化,通俗化,让中医、西医,病人都容易了解针灸能治哪些病,有利于扩大针灸的影响利”
你一个中医连中医的病名都搞不懂你还叫中医?==========================================================
将“西医诊断”“中医分型”“针灸治疗”的诊疗思路有机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长
难怪我一个朋友去一家省级中医院挂教授看病,结果连脉都不把
========================================================
“教材中”附录“的部分篇幅偏多,修订可保留”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针灸临床病历书写“三个部分的内容,而将”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三部分放入以后的参考书中”
中医最精华的东西就被你们这帮“专家”废了,几千年的东西到这里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