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因很复杂.
1、中医本身是经验医学,理论是古人运用古代的哲学即阴阳五行结合有限的解剖和能感知到的生理病理现象总结出来的。各人经验不一,感悟不一,所以就有了各家学说。而教材是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全包进去的,只能讲以些共性的东西,公认的东西。
2、现代中医所面临的疾病谱和过去不一样,许多慢性病中医的疗效并不是像报道的那么好,就比如说胃病,一般的都治过,临床经验报告更是汗牛充栋,我不知道坛子里的各位疗效是否有百分之五十,我只知道对术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反酸烧心中医的疗效真的很差。还有许多病,如果各位管过病床的就会有体会,许多病并不是你辩证论治对了就能取效的。笔者曾经跟过很有名的国医大师抄过方,说实在的,疗效非常有限,想写个临床总结,疗效好的病案都很难找到。
中医就是个经验医学,所以要学好中医,多读书,多记多学别人的成功经验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惜的是中医的文章中吹牛虚假的东西很多,要学到真经,是不容易的,还有就是自己要多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中医教材作为入门的书还是有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