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雄黄丸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两,虎头骨3分(微炙),麝香1分,猴孙头骨3分(微炙),白龙脑1分,大蛇头1枚(微炙),乳香1分,降真香1两(末),煎香1两,白胶香1两,鬼臼1两(去毛,为末)。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二。 功效:辟一切惊忤之气。
主治: 小儿诸般惊叫颤瘈。
用法用量: 初在儿前先烧1丸,次用绿绢袋子,带1丸于身上。小儿从初养下,便与乳母带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熟枣肉和丸,如弹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两,龙齿1两,铁粉半两,黄丹半两(与雄黄同炒转色)。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二。
主治: 风痫,发作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牛乳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药同研如粉,以粳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铁粉半两(细研),獖猪胆2枚,熊胆1分,鲤鱼胆2枚,乌牛胆半枚,青羊胆2枚,麝香1钱(细研)。
出处: 《圣惠》卷八十五。
主治: 小儿癫痫,发动无时,心闷吐沫。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金银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以诸般胆汁相合令匀。即入诸药末,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分,羌活(去芦头)1分,独活(去芦头)1分,腻粉(研)1钱,人参半两,芦荟(研)半两,乌犀角(镑)半两,牛黄(研)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白僵蚕(炒)1两,白附子(炮)1两,天南星(炮)1两,干蝎(酒炒)1两,槐胶(研)1两,天麻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
主治: 破伤风。身体强直,口?战掉。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午时、临卧温酒送下。渐加至4-5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者和匀,以酒煮葱根2茎,熟后去葱,别入槐胶末1两,煎如稠膏,和药为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明雄黄。
出处: 《治疹全书》卷下。
主治: 闷疹痰喘,因潮不尽者。
用法用量: 每服7丸,酒浆送下。
制备方法: 上药不拘多少,捣末,饭中蒸7次,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2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龙脑2分(细研),麝香半两(细研),白僵蚕1两(微炒),天南星1两(炮裂),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天麻1两,白附子1两(炮裂),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干蝎1两(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蝉壳半两,独活1两,腻粉半两,犀角屑半两,槐胶1两,芎?1两。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五。
主治: 一切风。
用法用量: 每服5粒,以温酒嚼下。如心烦壅闷,惊风,即以荆芥薄荷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豇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5钱,信石3钱(白者),半夏1两,白矾3钱,巴豆1钱(去心膜油)。
出处: 《袖珍小儿》卷四。
主治: 小儿诸般喘嗽,盐醋等齁哮吼。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卧时用桑白皮汤吞下;或茶清亦可。
制备方法: 先将白矾同信末二件拌匀,焙干,再研再炒,入前药末内和匀,糊为丸,如粟米大,辰砂为衣。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麝香(研)半两,木香3分,龟甲(醋炙)3分,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虎头骨(酥炙)3分,羚羊角(镑屑)3分,犀角(镑屑)3分,白薇3分,玄参3分,当归(切焙)3分,知母(焙)3分,防风(去叉)3分,麻黄(去根节)3分,龙胆(去苗)3分,牡蛎(烧赤)3分,猪苓(去黑皮)3分,柴胡(去苗)3分,茯神(去木)3分,升麻3分,槟榔(锉)3分,地骨皮3分,赤芍药3分,栀子仁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主治: 一切远年劳疟,结成癥瘕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白粥饮送下,未发前服。
制备方法: 上药除别研者外,捣罗为细末,令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巴豆14粒,麝香少许,全蝎1钱,牙皂1钱,雄黄1钱,大黄1钱,郁金1钱。
出处: 《准绳·疡医》卷二。
主治: 疔疮。大便闭实不通,或心腹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茶清送下。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钱,丹砂(研)1钱,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乌蛇(去皮骨,生用)半两,白附子(生用)半两,天南星(去黑皮,生用)半两,白僵蚕(去丝,生用)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四。
主治: 心气不足,风邪乘之,神魂不安,惊怖悸动,目睛不转,不能呼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酒化下。如中风涎潮,牙关不开者,先用大蒜1瓣,捣烂,涂两牙关外腮上,次用豆淋酒化1丸,揩在牙龈上,即便开口,续用薄荷酒化服2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再同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1分,白矾(煅)1分,木香1分,生葶苈子1分,马兜铃(去壳)3钱半,鸡内金3钱半,淡豆豉3钱半,信砒(锋芒莹者,生用)1钱半。
出处: 《直指》卷八。
主治: 喘。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加至7丸,茶清稍冷,临卧送下。次日饮食勿用热。绿豆生嚼,解砒霜毒。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浆煮糊为丸,如胡椒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干姜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一六。
主治: 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明白矾(生研)各等分。
出处: 《直指》卷二十五引苏轼良方。
主治: 蛊毒及虫蛇畜兽毒。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熟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药端午日研细,溶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两,雌黄1两,曾青1两,鬼臼1两,珍珠1两,丹砂1两,虎头骨1两,桔梗1两,白术1两,女青1两,芎?1两,白芷1两,鬼督邮1两,芜荑1两,鬼箭羽1两,藜芦1两,菖蒲1两,皂荚1两。
出处: 《千金》卷九。
主治: 时疫,中恶。
用法用量: 绢袋盛,男左女右带之。卒中恶及时疫,吞如梧桐子1丸,烧一弹丸于户内。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钱,牛黄1钱,朱砂1钱,麝香半钱,青黛1钱,夜明沙1钱。
出处: 《圣惠》卷八十七。
主治: 小儿蛔疳出虫。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茶送下。当有虫出。
制备方法: 上药细研如粉,以水化蟾酥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别研)1两,天南星(生用)1两,续断1两,桂(去粗皮)1两,乌头(炮去皮脐)1两,茵芋(去粗茎)半两,天雄(一半炮裂,去皮脐,一半生用)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白附子(炮)1两,木香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
主治: 肝中风。四肢挛急,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送下,日3夜2。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1分,水银1分,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腻粉3分。
出处: 《圣惠》卷六十六。
主治: 瘰疬久不愈。服此药于小便中出,似鱼脬鱼脑,臭秽,人近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以葱白汤送下,以愈为度。
制备方法: 上研细,令水银星尽,用鸡子白和丸,如绿豆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2两(研),好醋2升(慢火熬成膏)。
出处: 《鸡峰》卷十一。
主治: 久患心痛,时发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以干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4两,雌黄4两,丹砂3分,野丈人3分,徐长卿3分,大黄5分,羚羊角5分,麝3枣大。
出处: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
主治: 小儿疰病,诸蛊魅精气入心入腹刺痛,黄瘦骨立。
用法用量: 百日儿每服3丸,酒送下,1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青羊脂和丸。如黍米大。
 
名称: 雄黄丸别名:雄黄丸
组成: 雄黄(研)2分,朱砂(研)2分,藜芦(炙)2分,马目毒公2分,皂荚(炙,去皮子)2分,莽草(炙)2分,巴豆(去心皮,熬)2分。
出处: 《外台》卷二十八引《古今录验》。
主治: 蛊毒中药欲死。
用法用量: 服3丸,当转下,先利清水,次出蛇等。当烦闷者,依常法可用鸭羹补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大豆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