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什么是中医?中医是什么?

呵呵,有些大道至简的味道。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期为平。”,和确实是中医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
 
回复 2# 白头翁 的帖子

我的认识是:“和”是纲,不能看成是中医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
 
来具体的方法解释一下好。
“医者意也”之类的话。听的起茧!
 
回复 4# 致中和 的帖子

应深刻理解“医者意也”的含义,随意引用此话是不妥的。
 
致和娃娃的论点之一(欢迎讨论)

世间知识是无穷尽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理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的。
中医是上至天文,下及地理,中以人为本,实践是基础。阴阳、藏象、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复合科学。
前贤通过实践反复研究性命之道,内经就是载道之书。
中医预防诊治均是以人为本,阴阳、藏象、辨证论治为理论,是属于预防治疗疾病的医学,治疗大纲:整体调节,从调畅人体气化入手,使失调的机体功能致和,恢复生理常态。
 
人类古今最中正和平之医,谓之中医-岐黄妙法、青囊絶学
 
回复 12# 七七 的帖子

整体观不是中医的全部内容~
中医是一门复杂科学
 
回复 14# 白头翁 的帖子

很高兴看到你的对话,理论不是高度,它是发展的,它来源于实践,中医是复杂科学
生理常态是人体动静平衡,失常就是病态比如说:人体应当有的,没有了就叫做虚,多余了就是实。
 
论坛中的孙曼之老师,常常提到某某体质,是说,即使在正常的状态下,个体的阴阳平衡也是有差异的,因体质不同就存在患某种疾病的倾向,而这种差异很难量化,凭借的还是一个中医的经验积累。
‘人体应当有的’,缺了就一定是虚吗?多余了就一定是实吗? 从上面的看来还不是,还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为病。。而未病前,需要医疗干预吗?又如何干预?
 
请读《上古天真论》或许找到答案,
 
人体应当有的’,缺了就一定是虚吗?多余了就一定是实吗? 我还没搞懂
 
回复 16# 白头翁 的帖子

我尊重孙曼之老师。体质不同,患病倾向有异,已成共识,经验是积累的,包括前人经验,但认证不能只凭经验,见微知著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有余不足广义应如我所知,谢谢你的对话 共同提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