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7
- 帖子
- 18223
- 获得点赞
- 387
- 声望
- 113
- 年龄
- 47
名称: 泽泻汤 别名:泽泻汤
组成: 泽泻5两,白术2两。
出处: 《金匮》卷中。 功效:利水除饮,健脾制水。
主治: 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坚大如盘,下则小便不利。饮水太过,肠胃不能传送。咳逆难睡,其形如肿。
用法用量: 上2味,以水2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以制水也。 2.《金匮要略方义》:此方所治之冒眩,乃水饮停于中焦,浊阴上冒,清阳被遏所致。治当利湿化饮,健脾和中。本方泽泻白术两药相伍,一者重在祛湿,使已停之饮从小便而去;一者重在健脾,使水湿既化而不复聚。高学山称此为“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其意甚当。
附注: 泽泻散(《普济方》卷一九一)、泽泻饮(《杏苑》卷四)。本方方名,《医钞类编》卷九引作“白术汤”。
组成: 泽泻5两,白术2两。
出处: 《金匮》卷中。 功效:利水除饮,健脾制水。
主治: 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坚大如盘,下则小便不利。饮水太过,肠胃不能传送。咳逆难睡,其形如肿。
用法用量: 上2味,以水2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以制水也。 2.《金匮要略方义》:此方所治之冒眩,乃水饮停于中焦,浊阴上冒,清阳被遏所致。治当利湿化饮,健脾和中。本方泽泻白术两药相伍,一者重在祛湿,使已停之饮从小便而去;一者重在健脾,使水湿既化而不复聚。高学山称此为“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其意甚当。
附注: 泽泻散(《普济方》卷一九一)、泽泻饮(《杏苑》卷四)。本方方名,《医钞类编》卷九引作“白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