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鹰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03 帖子 1575 获得点赞 32 声望 38 2012/08/15 #23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偏执狂,只看到仲景温阳,没有看到仲景也会滋阴。 并非指某一个人,是有这个现象。
薛东庆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12 帖子 1770 获得点赞 71 声望 38 2012/08/15 #24 看看: 酸枣仁汤,麦门冬汤, 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栀豉汤,等等, 仲景有寒性的药物也不少。 如黄连,石 膏,生地,栀子,黄柏等。
飞翔的鹰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03 帖子 1575 获得点赞 32 声望 38 2012/08/15 #25 所谓偏执狂者,就是人云亦云,不读书,不临证,闭门造车,想象天马行空,不实事求是,爱谁跟谁者。
晏 晏龙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1 帖子 320 获得点赞 3 声望 16 年龄 42 2012/08/15 #26 法必仲景 说: 滋阴降火误导后人,引火归原才是正道 点击展开... 这个论点说的好!
晏 晏龙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1 帖子 320 获得点赞 3 声望 16 年龄 42 2012/08/15 #27 薛东庆 说: 看看: 酸枣仁汤,麦门冬汤, 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栀豉汤,等等, 点击展开... 千古唯仲景最不偏。
薛东庆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12 帖子 1770 获得点赞 71 声望 38 2012/08/15 #28 苍术附子汤--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医统》卷六十 【处方】苍术(盐炒)、香附(盐炒)、黄柏(酒炒)、青皮、玄胡索、益智、桃仁、茴香(炒)、附子(盐炒)、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疝作痛。
苍术附子汤--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医统》卷六十 【处方】苍术(盐炒)、香附(盐炒)、黄柏(酒炒)、青皮、玄胡索、益智、桃仁、茴香(炒)、附子(盐炒)、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疝作痛。
法必仲景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8/11 帖子 291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2012/08/16 #29 薛东庆 说: 苍术附子汤--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医统》卷六十 【处方】苍术(盐炒)、香附(盐炒)、黄柏(酒 点击展开... 使用阳药不能说明问题,要看他的医学观点。
二戒老中医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10/04/22 帖子 17976 获得点赞 129799 声望 113 年龄 49 所在地 confidential 2012/08/16 #30 滋阴降火根本没错,错在降火滋阴,这两者在治法上有显著不同。 阴虚火动,这个理论也根本没错。 错在方法论上面了
飞翔的鹰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03 帖子 1575 获得点赞 32 声望 38 2012/08/17 #33 狂人者多为读书三日,偏信惑言,不解真情滴粪清。 华夏不同某些论坛,狂热偏执某一所谓的“派”。
我们是新生代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7/17 帖子 597 获得点赞 15 声望 0 2012/08/17 #35 民元时期伤寒派的都在骂叶派,我还真没读过哪位骂朱丹溪的。现在,都在骂朱,朱用的最多的是四君子,四物汤以及调气开郁化痰。
杏林人士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8/16 帖子 849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2/08/17 #36 妄加评论名医先哲者,是自身之不深医理,不精药性,人体以阴阳为根气血为本,朱丹溪的思想是以阴中求阳而生脏腑气血,达到阳气充阴精盛使机体阴阳相对平衡而无病,能为金元四大家,为后世中医奠定基础岂是偶然,笑其者必为后世医家所笑。
妄加评论名医先哲者,是自身之不深医理,不精药性,人体以阴阳为根气血为本,朱丹溪的思想是以阴中求阳而生脏腑气血,达到阳气充阴精盛使机体阴阳相对平衡而无病,能为金元四大家,为后世中医奠定基础岂是偶然,笑其者必为后世医家所笑。
安出虎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0 帖子 75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4 2012/08/18 #38 我们是新生代 说: 民元时期伤寒派的都在骂叶派,我还真没读过哪位骂朱丹溪的。现在,都在骂朱,朱用的最多的是四君子,四物汤 点击展开... 英雄所见大同
杏林人士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8/16 帖子 849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2/08/18 #39 各位都认为是中医传承者吗?不懂中国历史认为钓鱼岛是日本的,不懂中医历史认为先贤皆不如君,诚请你发表自己的论述观点让中医之士信服。
法必仲景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8/11 帖子 291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2012/08/18 #40 祝味菊《伤寒质难》—— 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 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 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是故阴津之盈缩,阳气实左右之。 及其既病,则当首重阳用,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邪却一分,此必然之理也。 医家当以保护阳气为本。 抗邪作用,阳之本能也,把握阳气,即是把握抗力。 徐小圃《名老中医之路》—— 阳气在生理壮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壮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
祝味菊《伤寒质难》—— 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 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 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是故阴津之盈缩,阳气实左右之。 及其既病,则当首重阳用,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邪却一分,此必然之理也。 医家当以保护阳气为本。 抗邪作用,阳之本能也,把握阳气,即是把握抗力。 徐小圃《名老中医之路》—— 阳气在生理壮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壮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