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经前、经后,到底指的是什么阶段啊?

二泉映月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3/09
帖子
67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28
看一些古今关于妇科痛经的书里,提到治疗痛经的用词时,都会提到经前的痛经,和经后的痛经。我的疑问是,如果我把妇女例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例假来之前。第二阶段,例假来时,就是行经时。第三阶段,例假结束后。

请问,一般书里提到的经前、经后,各指的是哪个阶段啊?谢谢。
 
不用谢谢,就你这个问题,就能难道所有会看病的中医大师们,没有敢回答的,妙哉,试金石也
 
以正常经期为分界点,如28到32天左右为正常,以此为期限,不足为提前,超过为滞后。以区分寒热。还有就是你说的经前痛,较为常见,偶有行经时痛是由于经行不畅引起。至于经后痛一般有宫缩的情况在内。小儿科的问题。
 
以正常经期为分界点,如28到32天左右为正常,以此为期限,不足为提前,超过为滞后。以区分寒热。还有就是你

就这样分啊,你学过妇科学吗?别出洋相了,让人笑话,我说过这位朋友的问题就是检验真假医生的试金石,你首先上来试了,我看谁是第二位。请出我会看病,我得秘传的大师们来上最好,你还不够格啊
 
那这是试金石,你是金子你倒是说说啊,让我看看怎么笑趴下啊!
 
那这是试金石,你是金子你倒是说说啊,让我看看怎么笑趴下啊!

你不是大师,我在等宇宙中医大师出来再说话,你不是外星人,不够等级。

等到中医宇宙联合国主席出来再说、
 
你不是大师,我在等宇宙中医大师出来再说话,你不是外星人,不够等级。

等到中医宇宙联合国主席出来再

笑死了你得赔命的!
 
不用谢谢,就你这个问题,就能难道所有会看病的中医大师们,没有敢回答的,妙哉,试金石也

你可以跟中医捣乱,但你别在我的帖子里捣乱。我是中医爱好者,和你不是一路人。你爱不爱好中医,那是你的自由,只是别妨碍我的自由。
 
以正常经期为分界点,如28到32天左右为正常,以此为期限,不足为提前,超过为滞后。以区分寒热。还有就是你

谢谢。我说的不是提前和滞后的问题。是时间的阶段划分问题。就是“经前”痛,指的是例假来之前,还是例假进行中。“经后”痛,指的是例假进行中,还是例假结束后?
 
谢谢。我说的不是提前和滞后的问题。是时间的阶段划分问题。就是“经前”痛,指的是例假来之前,还是例假





经前就是“例假”还没见面,经后就是“例假”结束之后,这是文字表面的理解,但是痛经在临床中是经前痛还是经后痛没有绝对的界限。常常有在没见面之前的一二日或半天左右痛者,也有在来时痛者,还有经水渐少时或完全没有时痛者。

似乎可以以经水见面为分水岭。(见面为方言俗语,意为眼见XX出血)
 
你分的第一阶段为经前,第三阶段为经后.
 
谢谢楼上各位热心解答。但现在问题就来了。我遇到的案例,以及我咨询到的很多案例,几乎都是行经时的痛经。只有一例是行经结束后痛经的。

所以我疑惑就在这里,看各家医书上的字面理解“经前”这个概念,应该是我说的第一阶段,即例假来之间(以见红为来例假,为行经期。未见红为经前计算)。但我实际了解到的痛经,却几乎都是在行经过程中的。

所以这才是我发贴的原因。所以看了楼上各位的答案,让我对书上各家的字面意思与各位的意思,确实还是未能理解到位,还是一个谜。弄的我现在不知道怎么确定期限来遣方了。
 
是前三天后四天,一般是指這個時間宜孕,與經期的長短無關系,來源于【胎產密書】

我指的是对痛经的经前经后时间段的判别。不是指怀孕时期的判别。
 
谢谢楼上各位热心解答。但现在问题就来了。我遇到的案例,以及我咨询到的很多案例,几乎都是行经时的痛经。



是的,痛经确实常见于经前和经期,月经结束后痛者较少见。

至于治疗应该辨寒热虚实,其中瘀是痛经的常有病因,若刻意以经前经后为辨治准则,不可。


教科书和方家所说的是一般规律,也不可尽信,应以临床见证为准。
 
是的,痛经确实常见于经前和经期,月经结束后痛者较少见。

至于治疗应该辨寒热虚实,其中瘀是痛经

“至于治疗应该辨寒热虚实,其中瘀是痛经的常有病因,若刻意以经前经后为辨治准则,不可。”

谢谢。这句话很有道理。还是辨证是关键。只是经前、经中、经后,也属于辨证的其中一项而已。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了解清楚的缘故,我所了解的痛经,大多少发生在“经中”,与书上的字面意思不太吻合,所以才发帖提问的。
 
说点陋见
女性之月事。冲为血海,又为十二经之海。胞宫血室受冲脉之气灌注,依赖十二经气血濡养且藏之。
如何能藏?是因为肝主疏泄且能藏血、脾主统血、肾有封藏之力而共同作用的结果。行经时,十二经气血由其小络四方来聚,胞宫血室因之满溢,而为经血。倘若这些小络不通,无论因寒因瘀因气滞,皆可致经行痛经。经前,需肝之疏泄,十二经气血方能灌注。倘若肝之疏泄不及或疏泄太过,或因暴感寒邪,最易经前甚至经行疼痛。又或相火煎熬,阴血干涸,不能满溢,此时也可痛经,经量少,但颜色多紫褐色,这种情况又不可错以为是寒邪所致。经行之后,胞脉血室空虚,此期乃是因虚致痛,又或外感邪气而致痛。
这些情况在经行前后出现的痛经确实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补充楼主的一点,行经时,肺也起到了作用。肃降的作用。我遇到的一患者,上个月例假之初,经行不畅,闷经的感觉。后来在药方中加入了20克桑叶,结果当天就酣畅淋漓了。之后就恢复正常的排经了。正个过程就是服用桑叶的第一天有酣畅淋漓的状态,之后再服用桑叶,则没有酣畅淋漓的状态了,而是正常状态(即既不闷经,也不酣畅)。可见桑叶有肃降肺气之功,无耗肺气之弊。且之前的闷经,也确实是因为肺肃降失调导致的。
 
有人知道吗?谢谢

经前指来之前。比如说8号来了,14号没有了。那1到7号是经前,8到14号是经期。15号到20 号是经后。
 
经前指来之前。比如说8号来了,14号没有了。那1到7号是经前,8到14号是经期。15号到20 号是经后。

但这就有个问题,我遇到个痛经案例,是经期已经开始来了的时候才开始痛的,不是那种还没来,但快来了的经前通经,她告诉我,她知道的痛经同学、朋友当中,都是如此的。还没听到过来之前就痛的。

但我看《四圣心源》,以及其他一些医家的妇科内容时,一般都些经前、经后两种通经的治疗方式。所以这个经前、经后把我搞糊涂了。你说的这个应该是有道理的,但为什么和书上的意思会不一样呢。很迷惑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