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5/11
- 帖子
- 50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说起脉法来,小夏的经验其实并不多。在这个学期之前,小夏对脉法的体悟少的可怜,一直以来都没有把诊脉当做一个必要的诊断方法来用,而是如高老师所说:诊脉结果与问诊等下的结论不冲突,便可以用药。直到这个学期在一气周流理论的指导下学习了阴阳五行脉法,才在脉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小夏诊病,已然是三指一搭,便可以作出基本诊断,接着描述症状,若得到病人的赞同,才会继续诊治。单单凭脉辩证处方小夏也有不止一次的经历,从脉学角度打破问诊结论也时能出奇制胜,直达病机。诚如刘建立老师所说:脉诊提供的是最后一次对病情正确诊断的机会。那么小夏在这里把自己对脉学学习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欢迎各种拍砖。
学习脉学,首先要确信两个信念,即“脉诊是真的”和“脉诊并不难”。
所谓“脉诊是真的”,是需要坚定认识到脉诊的准确性和对临床诊病具有的巨大作用。实际上通过对脉象的体会,医者能直接感受病人的气血状况,从而最直接的获取病人的有关资料。而脉象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能为人所感知的,故而能作为临床的一个重要的诊断技术。
另外要明确的,就是“脉诊并不难”。所谓“切而知之谓之巧”,可以理解切诊是一种技巧,而所谓的技巧,都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锻炼出来的。因此掌握基础的理论,再加上勤奋的训练,便能掌握较高的切诊技术,从而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
那么该如何开始对脉法进行学习呢?
中医脉法实际上也存在诸多流派,小夏所学阴阳五行脉法即是其中一家。当然这个名字也是小夏起的,只是为了概括这个流派的特点而已,目前还未见到统一规范的称呼。而在寸口取脉,最常见的就是辨象脉法,也就是我们平常说到某某人是“滑脉”还是“紧脉”抑或是其他脉象,然后通过这样的指征与其对应的意义来诊断。对于这种诊脉方法的学习,小夏建议以《濒湖脉诀》为基础进行学习就可以,小夏研究不多,也就不献丑。
而阴阳五行脉法,则是辨病人的阴阳五行的偏盛偏衰,以此指导诊断用药。这样的脉法,又当如何学习呢?以小夏的体会,在这里开列一个书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本: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
要善用阴阳五行脉法,首先要懂得阴阳五行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事实上这类内容在古籍之中非常常见,而现代学习却对这类知识不够重视,造成很多医生不懂五行阴阳的局面。《圆运动的古中医》则是近代书中涉及相关知识的第一书,通过本书能比较快地建立起相关认识。同时本书的脉法篇也是对此脉法的简单入门。因此本书方为入门之书。
第二本:刘建立《脉法捷要》
此书是现代书,但是是小夏见过的对阴阳五行脉法总结讲述最为清楚的一部(小夏也是第一次在本书中见到“阴阳脉法”的说法)。本书由浅入深,从入门到进阶一一清楚讲解,同时将常用的脉诊技术也细细讲来,将常见脉象同样总结出与五行关联,帮助学习者迅速掌握全面系统的阴阳五行脉法知识,建立一个脉学的标准模型,在脑中形成明确的概念来指导临床。
第三本:黄元御《四圣心源·脉法解》
第四本:《难经》
事实上最后的这两本书,已经是认为处在经典的范畴了。而经典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一是准则,另一这是其中蕴含丰富的道理。尽管后事发挥很多,但是在经典之中,总是能悟出更多的体会,因此尽管前两本书已经能讲到很明白,但是后面这两本书依然是需要反复体会阅读的。《四圣心源》暂且可以作为阅读《难经》的一个阶梯,之后反复体会《难经》以及《内经》,才能更好体会脉象之大旨。
作者:eXrld | 分类目录:中医临床心得
学习脉学,首先要确信两个信念,即“脉诊是真的”和“脉诊并不难”。
所谓“脉诊是真的”,是需要坚定认识到脉诊的准确性和对临床诊病具有的巨大作用。实际上通过对脉象的体会,医者能直接感受病人的气血状况,从而最直接的获取病人的有关资料。而脉象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能为人所感知的,故而能作为临床的一个重要的诊断技术。
另外要明确的,就是“脉诊并不难”。所谓“切而知之谓之巧”,可以理解切诊是一种技巧,而所谓的技巧,都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锻炼出来的。因此掌握基础的理论,再加上勤奋的训练,便能掌握较高的切诊技术,从而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
那么该如何开始对脉法进行学习呢?
中医脉法实际上也存在诸多流派,小夏所学阴阳五行脉法即是其中一家。当然这个名字也是小夏起的,只是为了概括这个流派的特点而已,目前还未见到统一规范的称呼。而在寸口取脉,最常见的就是辨象脉法,也就是我们平常说到某某人是“滑脉”还是“紧脉”抑或是其他脉象,然后通过这样的指征与其对应的意义来诊断。对于这种诊脉方法的学习,小夏建议以《濒湖脉诀》为基础进行学习就可以,小夏研究不多,也就不献丑。
而阴阳五行脉法,则是辨病人的阴阳五行的偏盛偏衰,以此指导诊断用药。这样的脉法,又当如何学习呢?以小夏的体会,在这里开列一个书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本: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
要善用阴阳五行脉法,首先要懂得阴阳五行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事实上这类内容在古籍之中非常常见,而现代学习却对这类知识不够重视,造成很多医生不懂五行阴阳的局面。《圆运动的古中医》则是近代书中涉及相关知识的第一书,通过本书能比较快地建立起相关认识。同时本书的脉法篇也是对此脉法的简单入门。因此本书方为入门之书。
第二本:刘建立《脉法捷要》
此书是现代书,但是是小夏见过的对阴阳五行脉法总结讲述最为清楚的一部(小夏也是第一次在本书中见到“阴阳脉法”的说法)。本书由浅入深,从入门到进阶一一清楚讲解,同时将常用的脉诊技术也细细讲来,将常见脉象同样总结出与五行关联,帮助学习者迅速掌握全面系统的阴阳五行脉法知识,建立一个脉学的标准模型,在脑中形成明确的概念来指导临床。
第三本:黄元御《四圣心源·脉法解》
第四本:《难经》
事实上最后的这两本书,已经是认为处在经典的范畴了。而经典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一是准则,另一这是其中蕴含丰富的道理。尽管后事发挥很多,但是在经典之中,总是能悟出更多的体会,因此尽管前两本书已经能讲到很明白,但是后面这两本书依然是需要反复体会阅读的。《四圣心源》暂且可以作为阅读《难经》的一个阶梯,之后反复体会《难经》以及《内经》,才能更好体会脉象之大旨。
作者:eXrld | 分类目录:中医临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