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我对各家见解做一梳理,鄙陋之处望高明指正
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一、’伤寒中风‘有断句为’伤寒、中风‘是指太阳证中的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此句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但见一证就没意义。在《中医临证一得集》中李士懋教授的见解我非常认同,引述如下:
前提是有伤寒中风之太阳表证。太阳表邪是否传入少阳成小柴胡汤证,据何而断呢?若具小柴胡汤证七证之一,即可断为已入少阳,成小柴胡汤证,可予小柴胡汤治;若未见,则未入少阳,小柴胡汤不可予。此与《伤寒论》4条,5条的主旨是相衔接的。
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有柴胡证‘此指有小柴胡汤证,不可与少阳证混淆-少阳证未必都用小柴胡汤。这个观点李心机、毛进军两位先生的观点可取。
三、’但见一证便是‘,都是哪些证?多数认同是指小柴胡汤的七大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然证当不在此列。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说在太阳证中如果出现小柴胡汤主证之一的,就可以应用小柴胡汤,不必等到小柴胡汤主证全部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