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08
- 帖子
- 6475
- 获得点赞
- 134
- 声望
- 63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焦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暚而不安于地,故骨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则生病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我考虑:首先,这三阴的开阖枢出现的问题都是气的病,结合前面三阳经的开阖枢 ,你看这三阳经病了倒都是实质的东西出问题.所以我想到以前我听过肝体阴而用阳,所以我认为这三阴是体阴而用阳,而三阳是体阳而用阴.
还有就是我觉得标点有个地方要改一下:"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我以为这样标点会比较好理解些:"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我的理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洞,谓中空也。”这样一来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以开折水谷之气不能向膈(向上)输送,所以膈中空空的,中间空的要取太阴来治.当然历代的解释膈洞为膈塞,洞泄也有道理.
其次,中医喜欢取类比象,结合到天地可能更好理解些.三阳,是能量,太阳就象太阳,没有太阳,就是冰川纪啊,是不是好象"渎者皮肉宛焦而弱也.",有十个太阳又会1,南北极的冰都化了,也是"肉节渎而暴病起矣"2,大地干旱,还是"渎者皮肉宛焦而弱也";少阳是生发的能量,维持生命向上和保持中正,这个能量被消减,不能维持向上和中正,作为骨干的树啊骨胳啊,就会乱摇了,如果生发太过,拔苗助长,根基必然松,树也会摇啊;阳明是阖,是地气,种地的人都知道,如果地太肥或太贫瘠长的庄稼都是可怜萎弱的.
三阴,是实质性的东西,太阴是轻的在上的阴,好象天上的云,是水蒸汽,是树叶,如果天上没有云呆的地方了,地上的水蒸气没地方输,那就剩下浮尘了,气不够就要生病了;少阴是树的骨干,如果树干折了,就会在折的地方留个结和疤;厥阴是血脉.这和阳明的阖折则痿疾起相对应,痿缩的肌肉是缺血的,所以厥阴也主阖.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则生病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我考虑:首先,这三阴的开阖枢出现的问题都是气的病,结合前面三阳经的开阖枢 ,你看这三阳经病了倒都是实质的东西出问题.所以我想到以前我听过肝体阴而用阳,所以我认为这三阴是体阴而用阳,而三阳是体阳而用阴.
还有就是我觉得标点有个地方要改一下:"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我以为这样标点会比较好理解些:"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我的理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洞,谓中空也。”这样一来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以开折水谷之气不能向膈(向上)输送,所以膈中空空的,中间空的要取太阴来治.当然历代的解释膈洞为膈塞,洞泄也有道理.
其次,中医喜欢取类比象,结合到天地可能更好理解些.三阳,是能量,太阳就象太阳,没有太阳,就是冰川纪啊,是不是好象"渎者皮肉宛焦而弱也.",有十个太阳又会1,南北极的冰都化了,也是"肉节渎而暴病起矣"2,大地干旱,还是"渎者皮肉宛焦而弱也";少阳是生发的能量,维持生命向上和保持中正,这个能量被消减,不能维持向上和中正,作为骨干的树啊骨胳啊,就会乱摇了,如果生发太过,拔苗助长,根基必然松,树也会摇啊;阳明是阖,是地气,种地的人都知道,如果地太肥或太贫瘠长的庄稼都是可怜萎弱的.
三阴,是实质性的东西,太阴是轻的在上的阴,好象天上的云,是水蒸汽,是树叶,如果天上没有云呆的地方了,地上的水蒸气没地方输,那就剩下浮尘了,气不够就要生病了;少阴是树的骨干,如果树干折了,就会在折的地方留个结和疤;厥阴是血脉.这和阳明的阖折则痿疾起相对应,痿缩的肌肉是缺血的,所以厥阴也主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