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任之堂主人临床成功案例赏析

第四十一例:右胸疼痛案
患者 周某 男 30岁 湖北十堰人
突发右胸疼痛1小时。
患者于昨晚(2009.08.16)20:00左右出现右侧胸痛,呈持续性闷痛,刺痛,疼痛无法忍受。在家吃速效救心丸无效,急在三甲医院行胸透、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急诊科医生怀疑为肋间神经痛,让患者服用芬必得治疗。患者自己略懂医术,认为不是此病,急到我处就诊,就诊时面色苍白,右手捂住右侧胸口,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腰痛。舌尖红,苔薄黄,切脉:右寸浮实而郁,左关郁涩,左寸沉细微弱。
诊断:经络损伤(天气炎热,肺经受热邪所伤,经气外泄,局部郁涩不通)
治疗:先用针刺法疏通郁涩经络:针刺双侧内关(梳理胸中之郁气)、双侧阳陵泉(条畅肝胆经气);三棱针刺右侧少商穴写肺热(挤出紫黑色淤血)。经过3分钟左右运针,患者疼痛缓解,面色见血色,左寸已不沉,咳嗽时仍有疼痛。
中药:川芎细粉10克 延胡索细粉5克 川楝子细粉5克 上述20克药粉用开水一次性冲服。
服药后观察5分钟,患者疼痛消失,右寸柔和,左关已无郁涩缓感,左寸和缓有力,遂回家休息。今早复诊,未诉不适。
 
四十二例:皮肤干燥症
患者 上官某 男 36岁 湖北十堰人
自觉皮肤干燥3月,加重7天。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皮肤干燥,洗澡后,感觉皮肤干燥不适,水洗稍舒,天气炎热时出汗也少,伴劳累时气短。七天前病情加重,感觉干燥如裂,吹电扇稍舒,但吹风后皮肤瘙痒,在医院诊治,诊断为皮肤过敏,静滴抗过敏药无效,遂来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病史同上,皮肤颜色、光滑度均正常,无脱皮、脱屑,伴气短,咽喉干燥。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右寸虚细若无,右关细软。
诊断:皮肤干燥症(脾肺气虚)
分析:患者病情以自觉皮肤干燥为主要表现,但医生肉眼观察皮肤颜色、光滑度均正常,无脱皮、脱屑等表现,似乎难以入手。切脉后发现,病机非常简单。肺主皮毛,肺气不足,无法滋养皮肤,皮肤失养,故自觉干燥,目前病情尚轻,久必脱屑,虚则补其母,健脾则肺气足。当治以培土生金法。
治疗:健脾益气,滋养肺阴。四君子加玉屏风加减
党参25 白术20 百合30 天冬20黄芪20 知母15 升麻8石斛15防风15 当归20 生麻黄5 生甘草10 五剂水煎内服日一剂
疗效:患者服用一剂后,明显感觉皮肤干燥感减轻,气短、咽喉干燥亦减轻,五剂后病若失。
按:此例乃脾虚,升清不够,肺失其养,皮肤得不到滋润。与第七例脂溢性脱发病机正好相反,相互参阅,很容易理解。
 
四十三例:乏力案
盛夏炎热,湿热较重,不少患者贪凉饮冷,出现四肢乏力,周身困顿,本人通过调理心脾肾三脏,收到满意效果,现列一例:
患者 张某 男 43岁
四肢乏力,周身困顿1月
患者自上月(2009.08)开始出现四肢乏力,周身困顿,在空调房间时感到头脑清醒,平时心中烦热,饮冷饮后感觉稍舒,最近出现头昏沉,四肢沉重无力,动则大汗淋淋,终日饮冷,还觉心中烦躁,食欲不振,总有睡意,但入睡质量不高。自购藿香正气水服后,病情少缓解,但仍感四肢酸沉无力,头脑昏沉,故来就诊,就诊时症候如上,舌质胖,苔白腻,切脉:六脉沉滑,左关及右尺细弱。
诊断:伤湿(心肾阳虚、寒湿困脾)
分析:患者平素心肾阳虚,夏日炎热,暑热自肺而入,扰动胸膈,故心胸烦躁,饮冷后热解心舒,但饮冷无度,加上心肾阳虚,无以开化,伤及脾阳,寒湿内停,故四肢困顿,清阳不升,故头脑昏沉。
治疗:温养心肾,健脾祛湿。
处方:人参20 桂枝20 生牡蛎20 生龙骨20 附子25 (先煎)肉桂8(后下)干姜15白术25 茯苓30苍术15 猪苓15 泽泻10 疗效:一剂知,二剂轻,三剂愈。
 
第四十四例:红蚂蚁咬伤案
最近发现不少红蚂蚁咬伤案例,治疗效果不错,特发上来。
患者 郑某 女 34岁
蚂蚁咬伤后身上出现多处红色丘疹3天
三天来,患者身体多部位被红色小蚂蚁咬伤,咬后痛如针刺,痒甚,抓后立即出现红色丘疹,外用风油精、清凉油无效。打死蚂蚁后,蚂蚁的体液刺激皮肤,也立即出现上述症状。就诊时身上共有四十余处,可见明显抓痕。患者心情烦躁。
诊断:虫伤
治疗及疗效:蜈蚣4条(切碎) 雄黄粉5克 冰片8克 95%酒精100ml 上述三药加入酒精泡24小时即可以使用。
使用时摇匀后,用棉签蘸药液擦在丘疹处,皮肤破溃的地方会有辣痛感,三分钟痒止,15分钟后重复使用,此连续四、五次,丘疹消退,治愈。
按:红蚂蚁咬伤,乃蚂蚁体内毒素所致,如果同时多处咬伤,则患者痛苦异常。蜈蚣为百虫之王,本人采用蜈蚣为主药配合雄黄(专杀虫毒),专清蚁毒;冰片祛风止痒,酒精加冰片可以促进药物发挥作用,故能很快起效。
 
第四十五例:清晨腰痛案
今年夏天治疗十余例此类患者,效果不错,发一例上来大家看看。
患者 张某 男 42岁
清晨起床前腰痛15天。
患者十五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清晨起床前5:00左右腰痛,呈酸痛、僵痛,持续性,疼痛无法忍受,起床后,活动腰部,病情慢慢缓解,白天基本不痛,夜晚入睡时也不通,在医院就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行CT检查,结果正常。故前来就诊。就诊时症状如前,伴乏力,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左寸细弱,左尺郁滑,右尺沉细。
诊断:腰痛(阳虚水停)
分析:四诊合参,患者肾阳虚衰,无以化水,水湿内停,白天活动,气血循环稍强,湿性趋下,故只觉双下肢乏力,夜晚卧床,气血循环减弱,水湿停于腰部,故腰部酸痛、僵痛,当以温阳利水兼补养肾精治之。
处方:附子30(先煎)干姜15白术25 杜仲20寄生30 黑豆30 泽泻20桂枝15菟丝子25狗脊15黄芪30通草10炙甘草10 三剂 水煎 日一剂
疗效:患者服用三剂,病若失。嘱服天麻丸一周巩固疗效。
 
第四十六例:性功能减退案
患者 刘某 男 50岁 湖北十堰人
自觉性功能减退1年
患者近一年来自觉性欲减退,达到近乎无欲的境界,努力尝试多次,也均不成功,在医院全面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均正常,平时身体健康,在他处就诊,认为精血不足,予以五子衍宗丸服用一月,疗效不显。经朋友介绍过来就诊,就诊时病情如上所述,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左寸细软,左尺沉细,右尺沉细。
诊断:阳痿(心气不足,肾精亏虚)
分析:常言道:温饱思**。性欲的产生首先是思,有了思,才有性欲冲动,如果没有思的想法,才有可能有开始。从医学理论来讲,**的勃起,实际上是海绵体充血形成的,心主血脉,而海绵体充血与心气充足有很大的关系,勃起的硬度则与肾有密切的关系,肾主封藏,海绵体充血,而所充之血依靠肾之封藏,则充而实,举而坚固;射精的过程是肝主疏泄的过程,肝疏泄太过,则不能持久,肝气郁结则久而不泄。明白上述道理,则阳痿治疗不难。
处方:九地150 淮山药120 五味子100 茯苓150 泽泻80 三棱120 文术120 枸杞子200菟丝子120 蛇床子80 灵 芝100 柴胡80葛根200 桂枝80菖蒲100 鳖甲150 丹参200 人参90 淫羊藿300 阳起石100 当归100 甘草100
上述药材淮山药、茯苓、菖蒲、鳖甲、人参、阳起石共为细粉。剩余16味加水煎煮后浓缩,提取浸膏,与药粉混合后制浓缩,黄豆大小。每次10粒,每日三次。
疗效:患者服用一周后,自觉有性欲冲动,一月后反馈,效果非常好
 
第四十七例:顽固性嗝逆
患者 彭某 男 湖北十堰市六里坪人
嗝逆不止3年,再发加重5天。
患者3年前秋季受凉后出现嗝逆,当时在陕西打工,经当地医院治疗一周无效,后在院外服用中药10天治愈,第二年秋季复发,在医院治疗一周未能改善,后经人介绍在我处予以诊治,一周治愈。上周(2009.09.04)再次发作,发作时嗝逆之声不断,大约每分钟60次左右,夜以继日,非常难受,自购藿香正气水服用后未能改善,经西医治疗4天无效(具体用药不详),发病5天后过来就诊,就诊时症状如上,未诉其他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切脉:左右关尺浮郁而滑。
诊断:嗝逆
分析:嗝逆之证乃膈肌痉挛所致,膈肌痉挛,乃其抖动超过平常之动。经云:风盛则动。凡动之为过,皆宜从风而论。患者关尺浮郁而滑,浮为风,滑为湿,郁则反应病变部位在中下二焦,推而论之,患者夏伤于湿,积于肠间,湿阻气机,胃气不得下降,加之秋后复受风邪,故上逆为嗝,连连不断为风盛之征。治疗以祛风除湿,降气除嗝。
风除则嗝止,湿去方胃和。
治法:祛风除湿,降逆除嗝
方药:藿香30 苍术20 木瓜15 薏米仁30僵蚕15 肉桂8通草15茯苓30白术20 北防风30 甘草15 代赭石细粉20(分三次冲服) 三剂 水煎内服 冲服赭石粉 日三次
疗效:患者服用后,一剂轻,两剂安,三剂病若失。
 
第四十八例:婴幼儿腹泻案
婴幼儿腹泻在临床很常见,临床运用西药效果并不理想,中药内服,患儿依从性较差,中药贴肚脐,证型受限制;本人采用中药泡脚法,患儿乐于接受,临床效果非常理想,现举一例代表:
患儿 房某 女 2岁 湖北十堰人
腹泻一周。
患儿一周前受凉后出现腹泻,每日大便七八次,呈水泻样大便,夹杂未消化食物残渣,喂服藿香正气水,患儿哭闹,难以下咽,采用丁桂儿脐贴,疗效不显,服用思密达后,泻稍止转为发烧,遂到医院治疗,烧退而泻仍作。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就诊时正好腹泻一次,大便淡绿色,呈水样,夹杂未消化食物。苔薄白,双侧食指指纹呈青色。
诊断:外感腹泻
分析:婴幼儿腹泻多为外感,随后出现消化功能减退,导致饮食停滞,外感与食滞为婴幼儿腹泻的病根,如不能及时治愈,日久伤及脾胃,形成脾虚泄泻。外感腹泻采用藿香正气水效果较好,但内服患儿无法接受,婴幼儿皮肤薄,药物泡脚吸收好,正好弥补这一缺陷。
处方:苍术20 藿香20 佩兰15 葛根20 黄芩10 黄连10 干姜12 苏叶20 苦参10 炒内金30 白术20 石榴皮25 车前子20艾叶15 上方加水2000ml,煎成900ml。每次取300ml,加水700ml,稀释成1000ml加温后给幼儿泡脚,每次泡15-20分钟,每日泡两次。
疗效:患儿泡一次后,当天大便仅两次,连用三天,恢复正常。
 
第四十九例:小儿营养不良
患者 周某 男 5岁 湖北十堰人
厌食、消瘦、多动2年
患儿两年来,食欲减退,喜好零食,以辣条、干脆面等辛香甜辣味居多,每日正餐食疗较少,无饥饿感,服用消食片、化积口服液等无数,未能改善食欲,服中药则依从性差,难以下咽。平素好动,手心脚心发热,晚上入睡浅,喜欢翻动,身体消瘦,体重明显低于同年儿童。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就诊时病情同上,舌质红,苔薄黄,切脉左关郁涩,右关沉细而软。
诊断:小儿疳积
分析:***,明代医家,字密斋,他潜心研究各家学说,颇有发挥。其学术思想中以“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最为突出,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运用此理论,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取得较好效果。
治疗:滋水涵木,健脾开胃
处方:玄参60 生牡蛎80 菊花50 制首乌50 桑葚子60 生麦芽80 虎杖50 西洋参60 茯苓60 白术60 炒内金80 山楂120 炒麦芽60 炒谷芽60 连翘60 枇杷叶60 仙鹤草50
上药加水煎煮两边,合并煎液后浓缩大约至500ml,加入蜂蜜4斤,搅拌后小火煎熬30分钟。制成大约2000ml糖浆,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20ml,每日三次。本糖浆味酸甜略苦,患儿易于服用。
疗效:患儿服用一周后,饥饿明显增强,每餐能正常进食。连用一月后,体重增加5斤,饮食正常,多动症也大为好转。
 
第五十例:颈汗证例
患者 刘某 男 6岁
睡中颈部出汗如水一月。
患者一月来睡中颈部出汗如水,白天正常,未见其他不适,在本地医院就诊,怀疑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后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就诊时描述如上,反复询问,得知大便数日未解。切脉,左右寸口细弱,右尺沉细,舌质淡,舌根苔白厚。
诊断:汗证(盗汗)
分析:汗为心液,凡汗证当从心入手,再综合其他脏器进行分析,方能找到病之根源。该患儿舌根白厚,右尺沉细,反应肠道寒邪偏重,大便数日未解,肠道气机不畅。人体阳气日行于外,夜行于内,患者体内寒邪阻滞,气机不畅,入夜阳气在体内循环受阻,心肺与大小肠互为表里,寒热互争,不能从下焦随大便而解,必然从上焦而发;如果上焦再分阴阳,则颈部正好属阴阳交接之处。故入夜颈部汗出如洗。腑气通,则入夜寒热交争即可随大便而解。
治疗:益肺气、养心阴、散肠寒、腑气通
黄 芪20克 白 术12克 防风15克 枣仁15克
柏子仁15克 浮小麦20克 小茴10克 艾叶8克
桂枝5克 火麻仁25克 三剂
疗效:三日后其父带领他人前来就诊,反应患儿服用一剂后,当天下午解大便一次,晚上出汗大为好转,服两剂后已不出汗。
 
第四十四例:红蚂蚁咬伤案
最近发现不少红蚂蚁咬伤案例,治疗效果不错,特发上来。
患者 郑某 女 34岁

我被山上蚂蚁咬伤四个月了,一直治疗不好,打针吃药一点效果不见。每天痒的睡不好,吃不好,啥事也做不了,痛苦死了。我想问一下楼主,蜈蚣是活的还是药店里卖的干的呀?
 
学习了老师的医案深有感触,用药大胆心细,效如浮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