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得汗而解与得血而解的针灸思维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中医来说。在生理上精,血。津液。汗是同源的。在病理上又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所以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下之后伤津者不可发汗”等等之说。

在临床急性疾病中,有得血而解之说。如高热患者,出现流鼻血而大热退的现象。急性肿痛或局部疼痛也可点刺出血而解就很多了。还有更多不论慢性或急性疼痛经点刺出血症状缓解或消失。
西域有一种马匹。出汗不是汗是血。也叫汗血宝马,,,,,

或许解释有点牵强,但也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读书思维切忌死在字面上。要在字里行间走出来。引申去发挥。

总之上述。邪气得以从血出而解。是一种另类汗法。在中医书籍有很多这类例案。汗法不独内科可用。针灸然是可运用的。中医书籍是中医各科共有的。就拿《伤寒论》为例。书中经文最多。发汗后。下之后等等伤津失血之后条文。那我们怎样理解或运用于临床针灸。就需要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引申发挥了。

如{ 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新加汤。{62条}
{2}“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肋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成萎。{165条}

而在临床患者绝大部分没有经过汗。下之后出现疼痛的。我们就当失治之后。误补泻之后。或身体偏差等之后产生疼痛现象来理解。我们就应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理解。

例。{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新加汤|”。
变成。 误治之后。身体变差。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新加汤|。
不论汤药或针灸。这样思维理解和使用范围就非常广泛了。所以不能有刻舟求剑或守株待兔只守着一条处方或某个经验学位。治疗某个疾病。更要明白用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法。这样处于方或穴位不在多。在于精。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以上解释对于内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针灸领域很多人还没有掌握到的。
 
中医思维的建立真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啊,谢谢超版的好文!
 
钟贤弟这篇文章很有深度,
比如,患者伤寒感冒,需要发汗,一时半会发不出汗来,用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数滴,或者毫针微刺合谷复溜穴,立马汗蒸蒸而出,热退神安。
 
熟读精思,贵在心悟
佩服
 
钟贤弟这篇文章很有深度,
比如,患者伤寒感冒,需要发汗,一时半会发不出汗来,用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数滴

毛兄点评很到位。这样就好理解了。谢谢
 
楼主说的好。内经十九条病机。也不是内科专用的。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由理论到临床,是很艰难的过程,仅仅上病下治,或下病上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几句话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面对一个病,大家是否想到这些,只有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临床上,才是真正的理解,也就明白这都是最基本的规律,理解了就可以举一反三,这一点就请我们的版主多多指点啊!
 
排除技法上的差异,辨治理论针药应该是不分家的。
 
钟贤弟这篇文章很有深度,
比如,患者伤寒感冒,需要发汗,一时半会发不出汗来,用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数滴

老哥啊,请教【比如,患者伤寒感冒,需要发汗,一时半会发不出汗来,用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数滴 】这个刺的是哪个井穴? 小白的问题,不许笑我
 
老哥啊,请教【比如,患者伤寒感冒,需要发汗,一时半会发不出汗来,用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数滴 】这个刺的

手十二个井穴都需要点啊,都点刺能达到阴阳平衡,如果单单点刺阳经井穴,不利于平衡阴阳啊。
 
啊,是。明白啦。谢谢

钦佩宗源老师您的认真探讨精神啊。

144027wrsvr47iovv2lw1r.gif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