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3/01/15
- 帖子
- 79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它有简单、不求科学验证、不引入实践、不求发展、认识一次完成等致命缺陷,那么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中医学又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我们先看看其简单的一面:
对号入座
五行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中医学里的诸多内容都与五行对应,比如五邪、五脏、五味、五色等等。五邪——风、署、湿、燥、寒,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分别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一一机械的对应,对应的非常工整,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是套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对微生物寄生虫、生理、病理、药理等各个都领域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各个领域及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远远不是五种,也不是相生相克那么简单,而中医则用五行学说来对脏腑、病因病机进行高度概括和解释,从古至今没有变化,认识一次完成。
一病多治
一病多治,这里指一种疾病有多种正确的治疗办法。相生相克是五行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方式,我们以五行的金为例来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土生金,金是土之子,因为金是从土里提炼出来的;火克金,火是金的克星,因为火能把金属溶化掉。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医学理论,五邪中燥邪属金,五脏中肺脏属金。假如一个燥邪伤肺的咳嗽病人,中医师在五行生克的指导下,治疗上至少有三种方法:1用润肺金的药方来治疗,金病治金。2金是土之子,土为金之父,土生金,五脏中的脾属土,因此也可以从父亲着手来治,用补脾土的药方来培土生金;3火克金,五脏中的心属火,因此也可以用清心火的药方来治疗……。那么问题就来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人生病,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疾病的病因病机只有一种,最佳治疗办法当然也只有一个,可是,这里却出现了至少三种治法,金病治金、培土生金、清心润肺,从中医理论来看,都有道理,都没错。金病用金药来治,理所当然;土生金,在老子身上下功夫,使老子强大,让老子自己去管儿子,似乎也不错;心火旺了,可能把肺金烧化,我们来个釜底抽薪,用清心火的办法来润肺燥,也没错,从理论上都完全讲得通的。
不难看出,一种疾病,在朴素的五行生克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多种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错误的。所以,喜欢看中医服中药的病人,都有一种感受,去看多个名老中医,每个医生说的都不一样,药方也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不是中医师们的问题,是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它没有一个唯一的客观标准,一个问题本身就可以有多种理解和多种最佳的解决办法,哈哈,多种最佳,这句话本身就有毛病。由于其哲学思想上存在简单机械、对号入座的缺点,所以就导致 “十个中医十个方,百个中医百样说”了。
对号入座
五行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中医学里的诸多内容都与五行对应,比如五邪、五脏、五味、五色等等。五邪——风、署、湿、燥、寒,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分别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一一机械的对应,对应的非常工整,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是套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对微生物寄生虫、生理、病理、药理等各个都领域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各个领域及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远远不是五种,也不是相生相克那么简单,而中医则用五行学说来对脏腑、病因病机进行高度概括和解释,从古至今没有变化,认识一次完成。
一病多治
一病多治,这里指一种疾病有多种正确的治疗办法。相生相克是五行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方式,我们以五行的金为例来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土生金,金是土之子,因为金是从土里提炼出来的;火克金,火是金的克星,因为火能把金属溶化掉。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医学理论,五邪中燥邪属金,五脏中肺脏属金。假如一个燥邪伤肺的咳嗽病人,中医师在五行生克的指导下,治疗上至少有三种方法:1用润肺金的药方来治疗,金病治金。2金是土之子,土为金之父,土生金,五脏中的脾属土,因此也可以从父亲着手来治,用补脾土的药方来培土生金;3火克金,五脏中的心属火,因此也可以用清心火的药方来治疗……。那么问题就来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人生病,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疾病的病因病机只有一种,最佳治疗办法当然也只有一个,可是,这里却出现了至少三种治法,金病治金、培土生金、清心润肺,从中医理论来看,都有道理,都没错。金病用金药来治,理所当然;土生金,在老子身上下功夫,使老子强大,让老子自己去管儿子,似乎也不错;心火旺了,可能把肺金烧化,我们来个釜底抽薪,用清心火的办法来润肺燥,也没错,从理论上都完全讲得通的。
不难看出,一种疾病,在朴素的五行生克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多种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错误的。所以,喜欢看中医服中药的病人,都有一种感受,去看多个名老中医,每个医生说的都不一样,药方也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不是中医师们的问题,是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它没有一个唯一的客观标准,一个问题本身就可以有多种理解和多种最佳的解决办法,哈哈,多种最佳,这句话本身就有毛病。由于其哲学思想上存在简单机械、对号入座的缺点,所以就导致 “十个中医十个方,百个中医百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