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最基本阴阳体位问题的讨论

翟鉴说:这是您引用的经文,您有义务给于合理的解释,如果您引用的这段经文“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我学习研究中医只为你自圆其说吗?用得着你来看得起看不起吗?真是毛孩子思维
 
李茂春先生说:我学习研究中医只为你自圆其说吗?用得着你来看得起看不起吗?真是毛孩子思维
回复:我看不起您引用的经文不能自圆其说就跑题,如果能自圆其说就阐述一下理由,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说不能自圆其说,何必绕来绕去呢?
 
这个图就是“活人活”朋友的思维模式,背对着太阳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对不对?涉及了教科书最基本的阴阳定

【黄帝内经】一上来就是“阴阳应象大论”,这个定位是叫人明白"象“的涵义,是为后面的论述作铺垫,用学术把他定死就搞僵化了,不是内经本义。内经真义是另有他指。是阴阳分合流转生消的那个气,或生理或病理,是为诊为治服务的,不是在阴阳两个鱼上死掉。武当气功境界中有句"暗把阴阳颠倒颠"的说法,可见阴阳不是死的,乾位坤位也是坎离对转的。学术定死恰恰抹杀了中医的灵性本义,把中医变成了死理歪治之学!
 
本帖最后由 四圣心源 于 2013-9-21 10:03 编辑

要想弄清阴阳首先要知道阴阳的本性:阳主动,阴主经,阳上升,阴下沉,阳外发,阴内敛,这是阴阳的属性,同时阴阳又是对立又统一的,有阴才有阳,反过来讲有阳才有阴,所以二者缺一都不能成立,但其性质却又相反,我们生命的结束常说阴阳离别,老子告诉我们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阳藏在阴里才有生命,因为阳外发,阴内敛的特性,所以只有阳藏在阴里边,阳才不能轻易散失,才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能量,我们常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内为阴,是根据阴阳的性质而区别物体空间和方位,这是死的阴阳,而不能够说明阴阳本质
我们人体经络的三阴三阳是根据脏腑而定的,脏为阴,俯为阳,脏者藏也,五脏藏五精,精为化能量之本源,符合负阴而抱阳的特性,俯者化也,化糟粕而运精微,所以俯为阳而脏为阴,而经络是脏腑沟通的必要交通要道,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血管和神经才是交通的要道,这话也不错,但我只能说它是组成这个人体交通要道的一部分,在中医里没有神经一说,古人把它归纳到骨髓和脑髓一类,都归肾水所管辖,而血液是构成这个交通枢纽的一部分,它有本质的载体,肉眼能见,属于阴的范畴,但它蕴含着阳,而经络是气运行的通道,是肉眼所看不到的,气的发散正符合阳的性质,所以它属阳的范畴,我们现代的人有一个误区,把经络和神经很为一体,这是打错特错的,经络是气,神经是髓的延伸,不能混为一谈,同时气又蕴含收敛的特性,行走于表而卫外,所以它又藏阴,气血你很难具体定义它的阴阳,只能从某一角度论述其阴阳的性质,前面的人说“阴藏于内,阳卫于外”那是从表面看到的现象,若无阳从内向外发,阳何以能卫于外呢,外无阳卫,又何谈阴藏于内呢!从方位空间论述阴阳只是借用的阴阳的性质,而不能阐述阴阳,阳化气,阴成形,这是阴阳发展的规律,阳升阴降,这是阴阳运动的规律,阳外发,阴内敛,这是阴阳的特性,只要知道这些就能明白何为阴阳.
 
疾病,我们真的搞懂了吗?

赶快报名啊,很快就能成名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