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基础教材?笑喷了我

本帖最后由 摩托车 于 2014-2-9 12:26 编辑

亲。教科书到底碍着谁?

酸甜苦辣咸话教科书,
急功近利者嵩尚内经。嵩尚权威。总是说后世误读内经。内经后世之书不值得一读。但他们解读就是正确滴。可这类人却糊涂了。你们也是内经后世之人啊。难道你们解读内经是正确的?

伤寒金匮。难经等难道不是内经后世之书?可为何你们又特说又说?岂不是打肿脸儿冲胖子?

更甚者。针灸甲乙经。类经为了分门归类。把内经编的支离破碎。却无半点感觉到?无半点怨言?这真是怪胎了?

而教科书也是为初学者易于掌握。分文归类。深入浅出。却被愤青们无情攻击。

可是这类人又忘记。现代中医人士那个不是读教科书长大的。

这类人总是自相矛盾在说话。那些为网上招生目的者更甚。把后世之书几乎全丢在臭水沟。他们的理论几乎是经典中的经典。大有内经皆出于他们的理论之处。

呵呵。全都是利益惹的祸,全都是扯虎皮做大旗的心态
 
“呵呵个人意见。那些急功近利者认为教科书不作为。书中没有必杀技。没有让他们学到降龙十八掌或乾坤大挪移的医学知识

反而是非常朴素的语言。更没有扯虎皮做大旗的语言文字
教科书其实是一本让人腾飞的奠基石。书中皆是深入浅出的解释”
 
我还是门外汉,我说说个人一些浅见。
相对于经典,教科书,主要是针对现版教科书,优点是:在没有更好的老师(指师傅那种,不是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情况下,对于人们者来说通俗易懂,容易入门;缺点是:通过教科书入门的人,不容易形成最“本质”的中医理念,恕我没有词来形容了,大概就是说不容易悟道,也即不容易悟到中医的精髓
但中医学习我觉得基本上是靠悟的,因为中医要么是“大家”,要么就是“庸才”,没有中间者!这话可能比较刺激人,但我确实这么认为的。
 
嘻嘻,切入点儿不同而已。视力、视野不同,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鄙视中医基础理论,每次他自己都解释不通,就说是中国文化,可笑。文化是主观的,身体是客观的。
 
现代中医理论确实存在太大的问题。已经严重西化了,变了质的东西能吃吗?会拉肚子的。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11-23 02:40 编辑

我的班上有个学生,大概是家里祖传中医的,自己就是抱着来混个文凭的,很看不上教科书。虽然我自从研究黄帝内经以后对现在的中医教育也有很多看法,感觉弊病很多,但是我们个人能改变什么呢,比如五输穴的取法,我们所学的和内经原文是有出入的,但是这是已经国际标准化的。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因为这就是这个行业的基础,你嘲笑它就是嘲笑这个行业。大部分从这里走出来的人都会反对你。如果你要正规的入这个行业,必须去学习那些没用的东西。所以我对那个学生说:你现在是学生,这些知识也许对多年经验的中医师来说可以不以为然,你不行,因为一你没有一点基础,这就是你需要打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批判,但是如果你连这个基础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是无从评判的;二你是中医学生,你现在需要的就是考个好分数,这样才能堂而皇之的进入这个行业,那时候你再去研究你认为对的知识不迟。很无奈。没有办法。我曾经把我的内经借给一对从台湾来的老人,想着他们这老一辈一定可以看懂内经,从中得益。结果两个月后他们还书给我,很不好意思的说:看不懂。前一段时间我也和一些不屑于读经典的同行起了一些冲突,我很痛心为什么大家不去看正本,而去津津乐道于捡别人的漏呢。但是我后来也感觉到让每个人都去研读经典不太现实,首先古文难以理解,其次里面的理论在历代的误解和现代教育的误导下,很难被同行接受。所以我现在想也许应该静下来好好看看能不能把内经翻译成简单易懂的文字,还要有实用性才是,还有就是结合到临床,真正让人看到经典的光彩之处,这才有说服力和激起大家研读经典的积极性。
 
看到很多批评中医学教材的,我感觉很想不通,有多少中医学子不是踏着这些被人批了又批的教材才一步步了解中医、爱上中医的。或许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幼儿启蒙教材是不是也感觉很可笑呢,个人愚见请见谅。
 
历史虚无主义。
 
笑喷?太冷了吧,现在医院为大众服务基本上都是学这个出来的。与其笑喷,不如说无奈
 
去伪存真,批判吸收。人要学会取其精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