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镜 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师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佩服!
看过一篇文章讲,肿瘤之类的病还应要辨病治疗,而不只是辨证治疗,不知是否有道理?
 
伤寒脉学有一则,脉浮洪大,发热,发烧,长期不退,其有脓。其理有炎症一样。此病本就有炎症而不是气分。所以发热不退。只是聊聊。
 
这样的病人凡是住院的不要治,单用中药效果好
 
中西医互相干扰,根本不可能治好的
 
今日患者反映体温徘徊在37°,中午最高38°,身体无多大的不适。到下午吃药后感觉身上时时小汗出,晚上8点左右体温又回到37°左右。药到明早该吃完了。医院主治医师查房过后,若患者再请诊当去复诊,到时继续报道。
 
2014年3月28日上午十点多复诊。

昨日查了血,看白细胞稍微上升,但是血小板下降的很厉害,达到了原来输血小板的标准,按照医保规定,血红蛋白在6克以下才可输血报销,患家决定自费输血。问原来输过几次血,言十几次。再问每次输血后有无不良反应,答无。

先看这二日的体温记录、血液检查、舌象,刮苔后的舌象及舌下脉络照片。
















脉之仍滑数,沉取有力,虽然有小汗出,体温下降,然摸手、尺肤感觉热,后背、前胸亦然。

虽大剂透解气分之热,然此伏邪之病,病深在骨髓,其外热也为里热外发而然,若不清解血分伏热,只在外围做文章,恐怕终难解,且其伏热耗散气津,最终当烧尽血液,干涸无救。输血为外来滋养,焉可解决髓中之热。看外表虽见有“血虚”之象,然舌脉不支持补血之剂,舍证从脉、亦或舍脉从证,两为其难。

叶天士治热病,有“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之论,又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医家治热病,有“截断扭转”之说,见表须知里热,见气分热,当虑营血之热,发于先机,在表见气热就可清气,见气热防动血,就可清营凉血。何况此病本为伏热在髓,虑其动血,又清解营血分亦可使伏热透发,且舌下见脉络紫黯,舌底也见红斑,故而,在前日方中加味清营凉血之药。

处方:荆芥80克,薄荷40克,石膏60克,知母30克,花粉30克,苍术15克,白蔻12克,滑石60克,甘草12克,白薇30克,生地40克,丹皮20克。煎取1500ml,仍按前法温服之。若不碍胃滑肠,当为幸事。
 

附件

  • 4.7 KB 查看: 28
先看这几日的体温记录,今日(3月30日)的舌照。








28号下午六点输血小板,无大的反应。29号下午2点输全血2袋,到晚上10点,体温飚到40°,是否为输血反应,还难得确定。夜间吃了半袋安瑞克退烧,热稍退,到30号(今日)早上6点又升到40°。没喝退烧药,后体温逐渐自己下降。患者今日出院,12点多到了我的诊所,查体温37.7°,摸后背湿润,有小汗。

脉之仍数,沉取有力,舌上苔者薄黄,口中滋润,不渴。自从吃了上次方后,大便通畅好解,小便微热微黄,感觉胃口稍微有碍,仍以前法续进,少变药味与剂量。

荆芥80克,薄荷40克,石膏60克,知母30克,苍术30克,白蔻20克,滑石60克,甘草20克,白薇30克,茅根100克,佩兰20克,煎取1500ml,嘱审病情缓急而温服之。
 

附件

下图是某地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通过患者血检单给的中药汤剂,与复方皂矾丸等同时服用。不知何因,患者吃了一段时间,上吐下泻,故而没再吃药。




分拣出来是 ————

炒白术 黄芪 白芍 茯苓 厚朴 干姜 巴戟天 当归 熟地 苍术 炒山楂 橘皮 补骨脂 砂仁


以为前师。
 
下图是某地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通过患者血检单给的中药汤剂,与复方皂矾丸等同时服用。不知何因,患者吃

研究所 研究西医更多些吧?

这个方子,,,嘿
 
量够大



此量所用荆芥其实不是最大量,我治小儿热病,也用过大几十克,且为一日量。此方剂量实际是二剂药总量,合煎1500ml,发热重可在48小时服尽,热轻可服三天,视病情缓急而服药,正如师傅说的:”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不过哩,难说咱开的方与病完全相应,水平有限哎!以病人为师吧。

其实此伏气,就是本气自病,自里达表,不敢用麻桂。
 
本帖最后由 道合 于 2014-3-31 13:10 编辑

中焦浊气,寒湿,苔必白厚粘腻,化热微黄。若苔不退,则病不减,观察舌苔知病退增。观病人舌苔个人认为应除寒湿清血分热。再清阳明,苔必更厚,浊气更重,胃气更虚败,胃肠湿重,大便稀溏。不信可看看。个人之见。
 
中焦浊气,寒湿,苔必白厚粘腻,化热微黄。若苔不退,则病不减,观察舌苔知病退增。观病人舌苔个人认为应除



从治疗过程看,舌苔其实是在慢慢退的,但是病情似乎变化不大,发现了是半年的病,其实在检查出来以前,身体就有问题了,其病根颇深。

以舌苔看寒、热,燥、湿,应该明察。用药虽石膏、知母,但是始终不离白蔻、苍术,意义就很明确了。只是此病没只是看舌那么简单,其后吉凶还难测。
 
从治疗过程看,舌苔其实是在慢慢退的,但是病情似乎变化不大,发现了是半年的病,其实在检查出来以前

用半苓汤随证加减退苔可否,不滑者去半夏。其观察退苔效果还不错。聊聊而以。
 
去生地,加甘松、泽兰、石韦、白茅根如何?敬请前辈指点一二!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4-4-1 15:05 编辑

少性紫癜。脉滑不数。口鼻出血。到省医院检查是骨髓造血病变。用升麻清胃汤其血得止。在县医院老中医用当归补血汤,其血亦止。因是温补,未清胃热,吃馍舌上起泡。按阳明热病施治,当分在气在血。发热汗出,口渴引饮,是在气分,当用白虎类。若出血,口不渴,是在血分。如用寒凉外遏,徒增其热。骨髓造血病变不离后天,病在脾胃。脉滑,属外感夹食。当用消导。温热经纬(王孟英著)外感温热篇,舌上芒刺条下有注。升麻清胃汤即: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加升麻,黄连,丹皮。再加山查,槟榔等消导之品。
 
已是四五十年以前的事了,曾治一血小版减少性紫癜。脉滑不数。口鼻出血。到省医院检查是骨髓造血病变。



多谢老先生分享!
 
看这二日体温起伏不定,舌上苔滑微黄而浊腻,高热起时,微觉恶寒,面色红,口中不渴,小便黄热,食欲不振,大便昨日解见微稀,无胸、腹、胁、肋诸证。脉之仍滑数有力,右脉见濡。

此等恶烧不去,似乎阳明气热,但是口不干渴,似乎太阴湿盛,但是又有高热;发热高则微恶寒,似乎又有表。

变辛凉清解,微苦芳化为辛温解表,苦燥去湿,兼清阳明。仿吴又可达原饮法,草果、知母同用,溃邪膜原,不知然否?

荆芥80克,紫苏叶3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苍术30克,草果仁20克,知母30克,滑石80克,甘草20克,白蔻20克,茅根80克,白薇20克,煮取1500ml,温分二周时服尽。


看病情如此难解,本有退却之意,奈何病家求治,只有尽力而为之!
 

附件

自从4月1日最后一诊后,患者再次入住中心医院。

期间恶烧不止,血液检查数据日益恶化。与诸般针剂输液治疗而不能去其高热,每以高热对症治疗后热有所降,而脉躁盛不已。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经文在此,断其必死!亦或“未得其术”欤?

患者儿子再次请诊,言已无良法可施,数次请求只得勉为其难,告之与人参、黄芪、、肉桂、炙草、当归、山药、红枣等诸般温养血气之药出入……

昨日患者儿子来告曰,其父已驾鹤而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