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2014/06/04 #41 忆江南 说: 中医是一门科学,可惜现在的中药材市场混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点击展开... 还可以吧,我都用些便宜药,没多少假货。
山外有山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4/01 帖子 991 获得点赞 5 声望 38 2014/06/06 #45 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支持你的学习精神。 转一段文字,供你参考肾精和肾阴的区别。 水生于金,金清则水生,欲生肾水,必清肺金,清金而生水者,天冬是也。庸工 以地黄血药,而滋肾水,不通极矣!盖肺主化气,气主化水,肺中之气,氤氲如雾, 雾气清降,化而为水。其精液藏于肾而为精,其渣滓渗于膀胱而为尿。天暑衣厚,则 表开而外泄,天寒衣薄,则表合而内注,汗尿一也,外内不同耳。而肺金化水,必因 土燥,阳明庚金,燥气司权,收敛戊土之湿,化而为燥,胃气右转,肺气肃降,而水 化焉。此如凉秋变序,白露宵零也。土湿则中郁而胃逆,肺金莫降,雾气凝塞,淫蒸 而化痰涎,水源绝矣。 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 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 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泻热,滋水滑肠,本元莫损,胜服大黄。又或疮疡 热盛,大便秘塞,重剂酒煎热饮亦良。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土燥水枯之证, 外感中止有此种,至于别经伤寒,此证甚少。若内伤杂病,率皆阴旺土湿,未有水亏 者。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天冬证绝不偶见,未可轻服。其性寒滑湿濡, 最败脾胃而泻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久服不已,阳败土崩,无有不 死。后世庸工,以此杀人,不可胜数。凡肺痿肺痈,吐衄嗽喘,一切上热之证,非土燥 阳实者,概不宜此,用者慎之!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土湿 胃逆,痰涎淫生,愈服愈滋,而水源愈竭矣,是犹求水于阳燧也。其诸主治,止咳逆, 定喘促,愈口疮,除肿痛,疗肺痿,治肺痈,去痰涎,解消渴,利小便,滑大肠。
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支持你的学习精神。 转一段文字,供你参考肾精和肾阴的区别。 水生于金,金清则水生,欲生肾水,必清肺金,清金而生水者,天冬是也。庸工 以地黄血药,而滋肾水,不通极矣!盖肺主化气,气主化水,肺中之气,氤氲如雾, 雾气清降,化而为水。其精液藏于肾而为精,其渣滓渗于膀胱而为尿。天暑衣厚,则 表开而外泄,天寒衣薄,则表合而内注,汗尿一也,外内不同耳。而肺金化水,必因 土燥,阳明庚金,燥气司权,收敛戊土之湿,化而为燥,胃气右转,肺气肃降,而水 化焉。此如凉秋变序,白露宵零也。土湿则中郁而胃逆,肺金莫降,雾气凝塞,淫蒸 而化痰涎,水源绝矣。 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 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 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泻热,滋水滑肠,本元莫损,胜服大黄。又或疮疡 热盛,大便秘塞,重剂酒煎热饮亦良。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土燥水枯之证, 外感中止有此种,至于别经伤寒,此证甚少。若内伤杂病,率皆阴旺土湿,未有水亏 者。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天冬证绝不偶见,未可轻服。其性寒滑湿濡, 最败脾胃而泻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久服不已,阳败土崩,无有不 死。后世庸工,以此杀人,不可胜数。凡肺痿肺痈,吐衄嗽喘,一切上热之证,非土燥 阳实者,概不宜此,用者慎之!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土湿 胃逆,痰涎淫生,愈服愈滋,而水源愈竭矣,是犹求水于阳燧也。其诸主治,止咳逆, 定喘促,愈口疮,除肿痛,疗肺痿,治肺痈,去痰涎,解消渴,利小便,滑大肠。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2014/06/06 #46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6 18:25 编辑 山外有山 说: 。 点击展开... 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 看完这句话,就知道我们毫无任何共同语言可讲。 今天80%往上的人,肾阴虚。你说我们怎么找共同语言,能说出肾阴有盛无衰的人,简直不可理喻。 盲目温肾的人,越温死的越快,越温亏的越厉害作死的路径。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他根本就没懂什么叫肾阴他就以为肾里面水多,就是阴,这种人就是幼儿园水平。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6 18:25 编辑 山外有山 说: 。 点击展开... 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 看完这句话,就知道我们毫无任何共同语言可讲。 今天80%往上的人,肾阴虚。你说我们怎么找共同语言,能说出肾阴有盛无衰的人,简直不可理喻。 盲目温肾的人,越温死的越快,越温亏的越厉害作死的路径。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他根本就没懂什么叫肾阴他就以为肾里面水多,就是阴,这种人就是幼儿园水平。
浣花洗剑录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1 帖子 385 获得点赞 1 声望 16 2014/06/10 #47 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寒热只是阴阳中的一个侧面, 别把虚实给搁置了, 用药恐怕不能这样单纯的见热清热.
yqm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19 帖子 8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52 2014/06/10 #48 请教这里所有老师及学长,我应该就是寒湿困脾的,学中医应先看什么书好?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2014/06/10 #49 yqm 说: 请教这里所有老师及学长,我应该就是寒湿困脾的,学中医应先看什么书好? 点击展开... 这是俩问题,不相干的。 寒湿困脾,主要思路是用利水药和芳香化湿药。 学中医跟个人的资质相关性非常强,必须善于理解,否则中医这玩意是非常难搞的,如果善于理解,他就是一层窗户纸,很容易。 买点中医初级入门的,中医基础来看,简单的中药属性,和治疗的病症来看,获得感性认识,一定要善于理解和分析。
yqm 说: 请教这里所有老师及学长,我应该就是寒湿困脾的,学中医应先看什么书好? 点击展开... 这是俩问题,不相干的。 寒湿困脾,主要思路是用利水药和芳香化湿药。 学中医跟个人的资质相关性非常强,必须善于理解,否则中医这玩意是非常难搞的,如果善于理解,他就是一层窗户纸,很容易。 买点中医初级入门的,中医基础来看,简单的中药属性,和治疗的病症来看,获得感性认识,一定要善于理解和分析。
yqm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19 帖子 8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52 2014/06/10 #50 居安思危 说: 这是俩问题,不相干的。 寒湿困脾,主要思路是用利水药和芳香化湿药。 点击展开... 谢谢指点!可否介绍几本书入门?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2014/06/10 #51 yqm 说: 谢谢指点!可否介绍几本书入门? 点击展开... 这个推荐不了,因为我没看过。
YYXZZM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2/13 帖子 3241 获得点赞 692 声望 113 年龄 61 2014/06/11 #52 忠告:有了理论和想法,就赶快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吧,否则,弄不好会误入岂途,不知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