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晒晒我的书,说说我对中医的理解,欢迎大家一起哦。

体积肯定大,就是打面机,加个细罗,打出来跟面一样
 
少儿读物
 
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支持你的学习精神。

转一段文字,供你参考肾精和肾阴的区别。

水生于金,金清则水生,欲生肾水,必清肺金,清金而生水者,天冬是也。庸工
以地黄血药,而滋肾水,不通极矣!盖肺主化气,气主化水,肺中之气,氤氲如雾,
雾气清降,化而为水。其精液藏于肾而为精,其渣滓渗于膀胱而为尿。天暑衣厚,则
表开而外泄,天寒衣薄,则表合而内注,汗尿一也,外内不同耳。而肺金化水,必因
土燥,阳明庚金,燥气司权,收敛戊土之湿,化而为燥,胃气右转,肺气肃降,而水
化焉。此如凉秋变序,白露宵零也。土湿则中郁而胃逆,肺金莫降,雾气凝塞,淫蒸
而化痰涎,水源绝矣。

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
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
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泻热,滋水滑肠,本元莫损,胜服大黄。又或疮疡
热盛,大便秘塞,重剂酒煎热饮亦良。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土燥水枯之证,
外感中止有此种,至于别经伤寒,此证甚少。若内伤杂病,率皆阴旺土湿,未有水亏
者。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天冬证绝不偶见,未可轻服。其性寒滑湿濡,
最败脾胃而泻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久服不已,阳败土崩,无有不
死。后世庸工,以此杀人,不可胜数。凡肺痿肺痈,吐衄嗽喘,一切上热之证,非土燥
阳实者,概不宜此,用者慎之!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土湿
胃逆,痰涎淫生,愈服愈滋,而水源愈竭矣,是犹求水于阳燧也。其诸主治,止咳逆,
定喘促,愈口疮,除肿痛,疗肺痿,治肺痈,去痰涎,解消渴,利小便,滑大肠。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6 18:25 编辑


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

看完这句话,就知道我们毫无任何共同语言可讲。


今天80%往上的人,肾阴虚。你说我们怎么找共同语言,能说出肾阴有盛无衰的人,简直不可理喻。




盲目温肾的人,越温死的越快,越温亏的越厉害作死的路径。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他根本就没懂什么叫肾阴他就以为肾里面水多,就是阴,这种人就是幼儿园水平。
 
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寒热只是阴阳中的一个侧面, 别把虚实给搁置了, 用药恐怕不能这样单纯的见热清热.
 
请教这里所有老师及学长,我应该就是寒湿困脾的,学中医应先看什么书好?
 
请教这里所有老师及学长,我应该就是寒湿困脾的,学中医应先看什么书好?

这是俩问题,不相干的。

寒湿困脾,主要思路是用利水药和芳香化湿药。

学中医跟个人的资质相关性非常强,必须善于理解,否则中医这玩意是非常难搞的,如果善于理解,他就是一层窗户纸,很容易。

买点中医初级入门的,中医基础来看,简单的中药属性,和治疗的病症来看,获得感性认识,一定要善于理解和分析。
 
这是俩问题,不相干的。

寒湿困脾,主要思路是用利水药和芳香化湿药。

谢谢指点!可否介绍几本书入门?
 
忠告:有了理论和想法,就赶快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吧,否则,弄不好会误入岂途,不知返的。
 
祝你早日打牢基础,造成名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