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谈下脾主水湿和肾主水湿是什么关系,标题少打几个字吧。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8-26 15:55 编辑

水饮入于胃,流转于大小肠,入络脉,经门脉,传于肝,消消毒,传于肾,精微化阴生精,废物入肾排泄。

过程是这样过程。那脾在哪呢,传于肝之前那部分,皆为脾。

所以,水饮运化的三步骤是,入脾,传肝,归肾。

如果脾不健运,那么水湿滞留于腑,如果肝不健运,那么水湿夹带邪气,如果肾不健运,水湿滞留经血。

脾不健运,中焦湿困,肾不健运,足经湿困,也就是下肢湿困。

所以说,中焦水湿脾所主,下身水湿肾所主。


这个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脾胃肠内的水湿过多,那就是脾虚,脾首先得把这个水湿送入血液,肾再把这个水湿从血液里分离排泄出去,这样水湿运化就完整了。压根就没吸收到血里,那是脾虚,进入血里了,而没有排出去,那是肾虚。

那肾虚,为什么水湿就滞留于下肢呢,我分析两点原因,

1.肾是足经,肾虚水湿自然就滞留于足经。

2.重力作用,这个足经里面气虚,水湿下去了,就上不来了,他往上走,他得需要动力啊,他得需要阳气托着他他才能走啊,你肾虚根本就托不住这个水湿,沉下去就上不来了,长期就滞留在那了,就导致那里水肿起来了。

有时候头部也会有水肿,眼皮,面部,上肢水肿可能比较少,这也是肾虚的问题。

怎样划分,只要这个水湿,从肠道里面已经吸收入血了,那就归肾。如果还没吸收,还停留肠道里面,那就归脾。

换句话说,中焦水湿归脾所主,其他地方全归肾所主。

不知道各位老师有什么看法。
 
所以这个问题主要就看,入没入血,入血了归肾,没入血就归脾。

但是这个事又来一个问题,那如果下肢水湿滞留在脉外,那他归谁管呢?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还是归脾管。

只要是脉外,就归脾,只要是脉内,就归肾。

呵呵,对不对可以在研究吗。
 
如果在脉外,那肯定就是皮肉里,皮肉由脾所主,就应该归脾。

其实脾也走足经,而且脾主肉,而且脾有脾之大络,络于全身,所以才能主全身之肉,如果水湿滞留于肉间,应该找脾虚的问题。

滞留于经络,应该找肾的问题。

他俩也是相互影响的,共同运水的。调的话也应该共同调。

个人感觉脾占40%,肾占60%。
 
居安思危; 说:
居安思危 发表于 2014-8-26 15:52
如果在脉外,那肯定就是皮肉里,皮肉由脾所主,就应该归脾。

其实脾也走足经,而且脾主肉,而且脾有脾之

如何区分脉之内处水肿
 
感谢居安思危的解读,你的每一个贴子都是一个初学者的教科书,不管对错,总之让人多多少少有些收获。谢谢了!顶贴少不代表看贴少,请继续
 
如何区分脉之内处水肿

水肿应该说都在脉外正是因为他没有入脉内,所以才肿胀

那为什么没有入脉内呢,因为脉内水也多,肾应该把脉内现有的谁排泄出去,脉内水少了,脉外的才能渗透进来,

正因为肾对脉内的水都排不出去,所以脉外的水才进不来,所以才水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