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条

靠,好不容易码了几个字,转眼就没了,于是乎兴致缺缺了。再来码过。

窃以为,此条当是阴寒直中、太少合病之症。何以言之?如下:

【第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文中“病人脉阴阳俱紧”者,言病人两手脉阴阳诸部之脉皆 紧 。此为阴寒直中入里。

“反汗出者,亡阳也”,阴寒直中入里,法当一派寒像,不当有 汗出 。今反见 汗出者,此为阴寒内盛、浮阳外越之故也。急当温肾回阳。有观点认为此处是指 “手少阴”,个人不太赞同。何以故?仅手少阴病,不足以见“脉阴阳俱紧”矣。此外,下文中的“咽痛”,也是足少阴经病之症。

“此属少阴,”见上文。

“法当咽痛 而复吐利。”少阴病,见咽痛,本经之症也。“而 复 吐利”,加上“脉阴阳俱紧”,可知太阴症在矣。故窃以为,此条当是阴寒直中、太少合病之症矣。

在伤寒论条文中,很多谈的都是合病并病的情况。
 
紧,说明外周阻力大,这个所有的地方都阻力大,汗还能出来,这个情况这么反常。咽痛是内热不能外,吐利说明太阴的邪能出外,那水和血中之邪可知。但水性寒主收,血性热主发,这病邪在哪里,昭然若揭。
 
血热而五脏衰败,所以脉紧,这个脉在很多危重病末期常见。所以仲景没有给治法,因为这事儿的确比较复杂。
 
靠,好不容易码了几个字,转眼就没了,于是乎兴致缺缺了。再来码过。

窃以为,此条当是阴寒直中、太少合

少阴病一定就是足少阴肾吗?哪里说的?
 
本帖最后由 真源中医 于 2014-9-3 19:40 编辑

vgmkhjgfcxvxdtgfhbvhbdrxh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9-3 07:39
少阴病一定就是足少阴肾吗?哪里说的?

文子姐姐,你把内经中“汗为心液”看的太紧啦。内经中还说汗出于肝、汗出于肾等的。
 
本帖最后由 假大夫 于 2014-9-3 09:41 编辑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属字

shǔ
【名】
(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zhǔ)本义:连接。②类,族)


shǔ
【动】
归属;隶属〖beunder;besubordinateto;belongto〗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属邦(附属国);属心(诚心归附);属车(随从的车辆。也称副车);属城(隶属的县城);属妇(指妾);属僚(属下,部下)
系;是〖be〗
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查明属实


zhǔ
【动】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又如:属纩(用新棉放在临死病人鼻前,验其是否有气);属界(毗连地带);属连(相连缀);属志(犹连心);属引(连续不断);属文(连缀字句为文章);属读(连读);属聚(聚集);属丝(连续之丝);属好(结好);属怨(结怨);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compose]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属文(撰写文章。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

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

齐师将兴, 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又如:属民(聚集民众);属兵(调集士兵);属役(聚集下役);属神(会聚群神);属游(聚游);属行(集结军队)

通“嘱”。托付;委托 [entrust]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又如:属请(请托);属调(寄托的情调);属累(托付);属国(委托国事);属邦(付托国事);属任(委任,任用);属寓(寄托);属吏(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属命(委身托命);属情(寄情)

叮嘱;告诫。后作“嘱” [enjoin]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又如:属付(叮嘱);属令(告戒)

推托;借口 [excuse]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又如:属国(委弃国家;委托国事);属疾(托病;生病)

通“瞩”。关注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佩带 [wear]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5) 关连 [be related with]神情与 苏、 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跟随 [follow]

项王渡 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通“注”( zhù)倾注。 [pour]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汉书·燕刺王旦传》
 
本帖最后由 真源中医 于 2014-9-3 19:38 编辑

呵呵,,,,,,,,,,,,,,,,,,,,,,,,,,,,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

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

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

文中可见:紧脉,寒之相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

想不到先生也引到此条
 
这条刘渡舟和胡氏都没有什么运用经验,所以胡掐了一通,都让人找不着北。这两家的书心得还是较多的。其他家成无己照本宣科,心得很少。所以来苏集。说什么胸中无半点尘,那是文人的境界。医生不一样。你对本书所有条纹用过10遍以上没有,没有的话,不要强解,只解你用过的。否则,解出来你自己都不肯定对不对。
 
这条刘渡舟和胡氏都没有什么运用经验,所以胡掐了一通,都让人找不着北。这两家的书心得还是较多的。其他家成无己照本宣科,心得很少。所以来苏集。说什么胸中无半点尘,那是文人的境界。医生不一样。你对本书所有条纹用过10遍以上没有,没有的话,不要强解,只解你用过的。否则,解出来你自己都不肯定对不对。
 
所以学也一样,有运用心得的说一说,没有心得,看过案例的,分享一下。这样比较有益。
 
所以学也一样,有运用心得的说一说,没有心得,看过案例的,分享一下。这样比较有益。
 
当然,有读书所得发上来也不错。
 
结合上两条“少阴之为病,下焦虚有寒故也。”虚、寒二字是眼目。

“少阴之为病,下焦虚有寒故也。故小便白者,不能制水也。”水不能化生成正常津液以上达而下走。故“自利而渴也”。津液不能上达,在上之阳则不能下潜。在上之阳要下达,而其下达靠正常的阴液,下焦阳虚则不化阴津,在上之阳郁而为热。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少阴病形悉具,脉本微细。而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病确定是少阴的问题了,如果这个时候出现脉阴阳俱紧的现象,本是两感与寒的情况,也就是下焦之阳虚内寒,而复感外寒的情况。这个时候本当无汗,反而汗出者。汗出,表阳虚不固也(桂枝证的主证),故阳随阴液的丢失而亡。“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在上在表之阳要下焦阳气温眴升腾的津液以“和”。和营卫之气。此少阴病形悉具,津液升腾不足,乃“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卫气郁闭则咽痛。津液不能正常化生则浊阴,浊阴外走而吐利作。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理解。
 
脉紧而汗出,阴病也,如此则外寒而内热.亡阳者外也,咽痛吐利者阳气在内也.
 
王家祥; 说:
王家祥 发表于 2014-9-4 13:20
结合上两条“少阴之为病,下焦虚有寒故也。”虚、寒二字是眼目。

“少阴之为病,下焦虚有寒故也。故小便

脉紧而汗出,为什么就是少阴,而不是桂枝加葛根
 
刘军; 说:
刘军 发表于 2014-9-4 16:28
脉紧而汗出,为什么就是少阴,而不是桂枝加葛根

前提,病在少阴而出现脉紧而汗出。不能只看汗出脉紧。
 
脉紧和桂枝汤应该不会同时出现,即使是桂枝加葛根汤,也仅会阳紧阴弱。临床上见过癌症未确诊的患者,有六脉弦硬无胃,根亦硬,而神过旺。其他类型没见过,不敢妄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