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9-3 22:53 编辑
我提几个疑问
1.既然是伏寒,春天发温,为什么会等到9越23日才发作?
2.您认为他这个病,是什么时间感染的外邪?《素问•热病论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您对这句话怎么看待。您这位患者是属于病温还是病暑
3.既然患者确实是5岁,而且寒邪是头一年冬天感染也就是只有4岁,,并且内伏您认为,4岁感染伤寒,和30壮年人岁感染伤寒,在治法上,有何异同
5.您认为,4岁小孩的伤寒和30岁成年人的伤寒,在六经传变上是否有差异您认为4岁小孩和30岁成年人的身体防御系统是否相同。?
6.您认为,4岁小孩伤寒4天仍旧恶寒,和30岁成年人伤寒4天仍旧恶寒,这两者病情是否相同。?
7.您认为,5岁小孩舌相和50岁成年人舌相,有哪些差异,是否可以等同看待。
8.诊为三阳经外感风寒郁热和风温,风寒郁热属新感,风温属伏邪 您认为,风温属伏邪,就是伏了10个月的伏邪是吧您认为,风温是在表还是在里.?
9.伤寒论第6条: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显然,风温属于太阳病,太阳病显然在表,并且,您认为风温是伏邪,那么,这个风温在肤表伏了10个月是吗在表能伏10个月吗,您怎么看待。
10.服完首煎药连得喷嚏3次,随即鼻流清涕,舌苔厚黄渐变薄黄您认为,舌苔发生转变,需要多少时间,是喝完药立刻就变吗。您对舌苔变化的理解,是这样的吗。
11.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法,同样非常适合温病的诊疗,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法只能做为温病六经辨证论治法的一种细化与补充。你这话让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听了,能气疯他们这些人为什么要发明温病治法?那就是因为伤寒根本就不适合之温病如果你看过温病条辨,你就会知道,伤寒和温病治法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是好几代人,前仆后继,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一定要发明温病治法的原因按你说,这些人都糊涂被
12.温病六经辨证论治法与伤寒六经辨证论治法相似,都把临床症状分别归类到不同经,最后综合定性,称××经外感风寒(郁热)或风温(湿温、暑温、秋燥),然后据证选方,随症加减用药!如果这样的话,温病治法完全没有发明的必要,好几代温病学家,都在白费力是吗。
13.寒温病,为伤寒和温病并发,而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大缺陷看好你哦等你论文哦伤寒,温病,寒温病,为三大并列的疾病,你的贡献不小哦可以摘入史册哦别忘了写论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