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0条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第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第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第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第4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第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第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第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第8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缩,手足温者,可治。

第9条: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第1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呵呵,老哥今天的砖在哪里?照例先来一个呀。
 
醫道宗源; 说:
醫道宗源 发表于 2014-9-28 21:31
呵呵,老哥今天的砖在哪里?照例先来一个呀。

呵呵,一起解拉
 
请教徐前辈、医道宗源前辈:少阴中风,是什么症状?什么脉象?
 
我先扔块砖:我说少阴中风有牙痛头痛,还有皮肤病。
 
请教徐前辈、医道宗源前辈:少阴中风,是什么症状?什么脉象?

问得到位,此条看似简单,实则开一法门也,此虽讲脉,但点出少阴有中风证,阳明条文中有阳明中风证,,厥阴等篇中俱有“厥阴中风某某脉为欲愈”等等,清晰的点出了“六经俱有中风”,非太阳一经也,若透此一关,六病各有治法,入伤寒门也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9-28 23:58
我先扔块砖:我说少阴中风有牙痛头痛,还有皮肤病。

谢谢文子老师,可我感觉你说的是少阴经证,如果以经脏分表里,你说的症状叫少阴表证
 
文子医生; 说:
文子医生 发表于 2014-9-29 00:20
你说得对,风为阳邪,先中表。

感觉还是有点迷惑,
 
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什么脉转变为阳微阴浮?阳微阴浮又是什么脉?迷糊了。
 
感觉还是有点迷惑,

我的意思是风为阳邪,中风证以表证居多。真的中脏腑,大概得扯上癫痫什么的了,怕是不会自愈的了。
 
休息了,文子老师,先看看其他高手怎么说吧
 
引来《金匮要略中风历劫节篇》看看怎样分辨风中的层次:“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
 
问得好,先弄明白什么是少阴病的病位,其次把阴阳定位在说,再其次,有愈脉来显示少阴病之病脉
 
由版主最后编辑:
六经分布在人各有部位,如太阳为头项及背,这些是其经所行的位置,此受风曰太阳中风.同样其他各经亦有其所主部分,少阴中风,少阴经脉所行的体表部位受风.阳微阴浮,人迎寸口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此阳微阴浮。都指寸尺。少阴脉沉微细,此浮,也可以有虚阳外越。所以需要通过其他证状,整体来看。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此阳微阴浮。都指寸尺。少阴脉沉微细,此浮,也可以有虚阳外越。所以需要通过其他证

以尺寸分阴阳,似乎不是太合适,尺寸分部位,浮沉分表里,如果这样理解那么,以下两条文怎么来理解?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张仲景直接用阴阳来定尺寸显然就不对了。
 
以需要通过其他证

接先生之意续之,那么好比现在来一个病人,恶寒,发热,头痛,困倦,无力,脉微,那我们通过少阴条文的学习,就能很敏感的发现很可能太阳,少阴2经俱有病相关了,然后后一步在细细整查,确定诊疗方案了,因为临床上不可能来一个照着书标标准准的一个恶风脉缓头项强痛余无它苦的病人,“一旦我们的注意力能够平均的分配到6病而不是1病的范围上” 那么无论病跑到哪里,我们都能“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了
 
由版主最后编辑:
少阴是指脉内的阴阳来定位,不是阳虚就是阴虚,不是阳虚外感,就是阴虚外感,阳虚外感是麻附辛汤以及麻附甘汤,区别在于感寒的强弱以阳虚的多少,阴虚外感张仲景没有提到,但是有阴虚兼少阳以及阴虚兼阳明的,这说明阳对外,阴对内的道理。
 
我发明了少阴病,治疗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效果特好,发上来和各位共享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