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19
- 帖子
- 107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 年龄
- 80
伤寒论中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如下: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沸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笔者根据李可老先生对汉代度量衡的换算,以汉代一两折今15克,汉代一升折今200ML,附子15克一枚,折算为:
麻黄30g,细辛30g,附子15g,
上三味,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三服。
笔者近日据折算后的量试煎服了一剂,发现有些问题,请前辈指导,
1, 在以2000ML水先煮麻黄时,水沸后不见有沫,(麻黄已存一年左右)
2,用了70分钟(以小火水沸为度)得1350ML(分二次,第一次30分钟得1800ML,第二次又40分钟得1350ML)再加细辛,附子。
3,水沸后小火(以水沸为度)分三次(第一次55分钟为700ML,第二次20分钟为550ML,第三次20分钟为400ML)得400ML,共耗时95分。
4,从冷水下麻黄开始到煎成400ML药液共需165分钟时间,而我们现在用的是煤饼炉,煤气灶电炉等,而古代只有炭炉,一般贫穷人家能用这样长时间煎药吗?
5,此药液口感较浓,有麻感,无其他不适。另外,药滓我也计量一下,经挤后为195克,减去干药75克,含水为120克,药:水约1:1.5,
2000ML-400ML-120ML=1480ML,1480ML/165分=8.97ML/分(蒸发量)。
不知以上的计量方法和煎煮方法是否对请前辈们指导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沸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笔者根据李可老先生对汉代度量衡的换算,以汉代一两折今15克,汉代一升折今200ML,附子15克一枚,折算为:
麻黄30g,细辛30g,附子15g,
上三味,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三服。
笔者近日据折算后的量试煎服了一剂,发现有些问题,请前辈指导,
1, 在以2000ML水先煮麻黄时,水沸后不见有沫,(麻黄已存一年左右)
2,用了70分钟(以小火水沸为度)得1350ML(分二次,第一次30分钟得1800ML,第二次又40分钟得1350ML)再加细辛,附子。
3,水沸后小火(以水沸为度)分三次(第一次55分钟为700ML,第二次20分钟为550ML,第三次20分钟为400ML)得400ML,共耗时95分。
4,从冷水下麻黄开始到煎成400ML药液共需165分钟时间,而我们现在用的是煤饼炉,煤气灶电炉等,而古代只有炭炉,一般贫穷人家能用这样长时间煎药吗?
5,此药液口感较浓,有麻感,无其他不适。另外,药滓我也计量一下,经挤后为195克,减去干药75克,含水为120克,药:水约1:1.5,
2000ML-400ML-120ML=1480ML,1480ML/165分=8.97ML/分(蒸发量)。
不知以上的计量方法和煎煮方法是否对请前辈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