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宗源读经】《让经典自己说话系列》之——《伤寒脉学》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
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
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虚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
他皆仿此。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师曰: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
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察病奈何?
师曰:
病家人请云:病人苦(一作“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
凡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
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
凡(一作“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
今反(一作“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
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
设令脉自和,处言此(一作“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曰:
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
脉之呻者,病也;
言迟者,风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行迟者,表强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
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
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处;
声唧唧而叹者,身体疼痛;
问之不欲语,语先汨下者,必有忧郁;
问之不语,泪下不止者,必有隐衷;
问之不语,数问之而微笑者,必有隐疾。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假令
言出声卑者,为气虚;
言出声高者,为气实;
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满痛;
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满痛;
欲言声不出者,咽中肿痛。

师曰:
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
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
夏月盛热,欲著复衣;
冬月盛寒,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
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
又大下之,令阴气弱。
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
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师曰: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问曰:何谓行尸?
师曰:
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
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少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肥瘦之人脉之奈何?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问曰:持脉奈何?
师曰:
呼吸者,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荣气盛,名曰章;
高章相搏,名曰纲;

卫气弱,名曰惵;
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
卫气和,名曰缓;
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
阳脉浮大而濡;
阴脉浮大而濡;
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问曰:奇经八脉之病奈何?
师曰:
奇经八脉不系十二经,别有自行道路。其为病总于阴阳,其治法属十二经。
假令
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
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
冲脉为病,气上逆而里急,脉当浮虚而数,治属太阴。
带脉为病,苦腹痛,腰间冷痛,脉当沉而细,治属少阴。
阳蹻为病,中于侧,气行于外,脉当弦急,按之缓,治属少阳。
阴蹻为病,中于侧,气行于内,脉当浮缓,按之微急而弦,治属厥阴。
阳维与诸阳会,其为病在脉外,发寒热,脉当浮而虚,治属气分。
阴维与诸阴交,其为病在脉中,心中痛,手心热,脉当弦而涩,治属血分。
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为气血之别,使不拘一经也。

奇经八脉之为病,由各经受邪,久久移传,或劳伤所致,非暴发也。
 
问曰:八脉内伤何以别之?
师曰:
督脉伤,柔柔不欲伸,不能久立,立则隐隐而胀;
任脉伤,小便多,其色白浊;
冲脉伤,时咳不休,有声无物,劳则气喘;
带脉伤,回身一周冷,阳蹻伤,则身左不仁;
阴蹻伤,则身右不仁;
阳维伤,则畏寒甚,皮常湿;
阴维伤,则畏热甚,皮常枯。
 
问曰:八脉内伤其脉何似?
师曰:
督脉伤,尺脉大而涩;
任脉伤,关脉大而涩;
冲脉伤,寸脉短而涩;
带脉伤,脉沉迟而结;
阳蹻伤,脉时大时弦;
阴蹻伤,脉时细时弦;
阳维伤,脉时缓时弦,
阴维伤,脉时紧时涩。

问曰:其治奈何?
师曰:
督脉伤,当补髓;
任脉伤,当补精;
冲脉伤,当补气;
带脉伤,当补肾;
阳蹻伤,则益胆;
阴蹻伤,则补肝;
阳维伤,则调卫;
阴维伤,则养荣。

问曰:其处方奈何?
师曰: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则无失也。
 
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
师曰:肺(一作“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
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
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
 
问曰:六气所伤奈何?
师曰:
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
风中于前,
寒中于背,
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
雾客皮腠,
湿流关节,
极寒伤经,
极热伤络;
风令脉浮,
寒令脉紧,又令脉急;
暑则浮虚,
湿则濡涩,
燥短以促,
火躁面数,

风寒所中,先客太阳,
暑气炎热,肺金则伤;
湿生长夏,病入脾胃;
燥气先伤,大肠合肺;
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

六气合化,表里相传,
脏气偏胜,或移或干;
病之变证,难以殚论;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
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
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
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
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问曰: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
师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沉(一作“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问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何谓耶?
师曰:
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
人迎负趺阳为大逆;
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
胃气下降,动在趺阳。
上升力强,故曰大;
下降力弱,故曰小。
反此为逆。
大逆则死。
 
问曰:跗阳脉动,奈何?
师曰: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
跌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一作“硬”),气噫不除,
何以言之?
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必鞕(一作“大便硬”),气噫不(一作“而”)除。令(一作“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病者则饥(一作“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
师曰:
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
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
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
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关上脉弦者,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朝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不利(一作“利”),寸口脉浮而涩,关上弦急者,其病欲解(怀疑是错简)。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若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又(一作“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
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
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梦幻人生; 说:
梦幻人生 发表于 2014-11-6 17:47
脉诊精华,先收藏了,慢慢领悟,多谢老师分享!

呵呵,先生客气。前辈心血,咱一起学习。
 
好贴子,好好拜读,谢谢老师分享!有医案结合初学者更受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