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阴阳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逍遥散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03
帖子
106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年龄
58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石,近几年,在学习中发现对阴阳的认识,有许多存在似是而非的地方,今就以下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阴阳是否相互对立?
2.阴阳是否包罗万象?
3.阳主阴从是否正确?
4。阴阳是否相互转化?
5。“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中的阴阳是否同义?
 
嘻嘻,听着音乐,哼着曲儿,外在表现弥留眼儿。这就是阳藏于内,阴现于外的表现。而外者为阳,内者属阴。对阴阳的理解要靠“悟”。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相互关联事物或同一事物内相对属性的概括,并非万事万物皆可分阴阳,属于一体两用,言阴阳,须在同一个层面,且相互关联。 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相对方面,才能用阴阳理论加以分析,说人,男为阳,女为阴,说天,日为阳,夜为阴,但头发与皮肤,狗和猪如何分阴阳?有些现象虽具矛盾特性,却无法分阴阳,如好与坏,是和非,吸收与排泄等等,因此阴阳的运用范围必有一定的限度,


 
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概念,可以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进行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既对立又统一,而往往更强调对立的一面,阴阳更强调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并非对立制约,一个家庭中的男女双方,一味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想想会是什么样子?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4-11-16 18:54 编辑

一体两用,

‘但头发与皮肤,狗和猪如何分阴阳?有些现象虽具矛盾特性,却无法分阴阳,如好与坏,是和非,吸收与排泄等等’
--不在一个层面则跨度到共同的层面马上又可以分阴阳,这个就如最小公约数一般。头发与皮肤如果放在上下层面下,则头发在皮肤之上,当发为阳,肤为阴。狗和猪如果放在饮食层面也马上又分阴阳,以狗肉壮阳比猪肉要强,马上阴阳就出来。是非,好坏如果放在人性层面,心性善为阳,性恶阴私,则阴阳马上也出来。
 
所以层面也即参照物很关键
 
活人活; 说:
活人活 发表于 2014-11-16 15:20
,但头发与皮肤,狗和猪如何分阴阳?有些现象虽具矛盾特性,却无法分阴阳,如好与坏,是和非,吸收与排泄

这用户名不统一啊,楼主删了重发。
 
本帖最后由 华医 于 2014-11-16 18:14 编辑

关于阴阳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逍遥散人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石,近几年,在学习中发现对阴阳的认识,有许多存在似是而非的地方,今就以下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阴阳是否相互对立?
2.阴阳是否包罗万象?
3.阳主阴从是否正确?
4。阴阳是否相互转化?
5。“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中的阴阳是否同义?


1.阴阳是否相互对立?
阴阳学说起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一阴一阳,如天阳地阴。在宇宙中,凡为发光的物质物体为阳,凡为阴暗寒冷的物质物体为阴。
宇宙物质运动规律,就是对立统一,就是一阴一阳,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即规律,规律即道。

2.阴阳是否包罗万象?
中医的阴阳论述,仅仅只是参考了宇宙天地阴阳规律,从而应运到生命规律中来,生命本来只是属于阴阳混合体。
但中医的老祖宗,却能够从阴阳规律中,辩证为,气为阳,体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因此,阴阳是否包罗万象,则都是以动与静为辩证前提。

3.阳主阴从是否正确?
若从生命生物物质运动的角度来说,基本是正确的。

4。阴阳是否相互转化?
阴阳当然是要相互转化的,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阴阳之间的极点转化,就代表了一个新的纪元开始!

5。“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中的阴阳是否同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阴盛阳虚,阳盛阴虚”若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这样。然而,谁若能真正理解阴阳的盛、虚之间转化之奥秘,(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含于人。人得者,可以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悦五行之要,无终无始)那么谁就最有可能从阴阳规律中,得以自由!!!
 
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概念,可以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进行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既对立又统一,而往往

例说战争吧,战争的存在,是有对立的双方的,一旦有一方消失,则结果就是战争消失。
何阴何阳?
 
阴阳是否相互对立?
这个是从马哲里来的矛盾论,不符合阴阳一分为三的格局。
中科院对于阴阳有自己的定义,否定中医基础理论中对于伤寒的定义。
详情请见
pan.baidu.com/s/1gd3Ubez
REC0025.mp3 REC0026.MP3
 
谈阴阳,更应该从统一,整体来看,而不是用矛盾,对立的观点来分析,正如一枚硬币,可分阴阳,它只是硬币的两面,而不是两枚硬币。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协调统一,一方以另一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生之本,本于阴阳“,两者不可偏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指阴是阳的物质基础,阳是阴的功能表现,功能依托于物质而存在,没有了物质基础,功能便毫无意义可言。从这一层面讲,两者同等重要,但阴阳之间又绝非平均分配,半斤八两,很多情况下,阳的作用更重要,更突出,功能活动作用于物质基础的表现也更加明显,但这绝非是否认阴的作用的理由,否认阴的作用,阳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著名中医大家张景岳早年著述中,曾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人体的阳气喻为太阳,”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来强调阳的重要性,晚年,他体会到自己这一理论的偏颇,著《真阴论》来阐释阴的作用,”故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于阴,凡水火之功,缺一不可,余及中年,方悟补阴之理“。
 
在一定范畴内,阴与阳的所指往往是固定的,相对独立的,是不可相互转化的,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除非它们的层次也即参照物发生了变化,阴与阳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并不是说阴阳之间就是固定不变的,阴阳双方的量与比例是处于不断地增长与消减运动变化之中的,也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如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一天昼夜的日升日落,这只是阴阳的交替,或称之为位置的转换,而非转化!但这种交替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一种新的变化。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极其精微的物质。气成弥漫状态时,肉眼难已觉察,故有”气本无形“之说;气的凝聚状态,则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血,精,津液等”阴精”,至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一切由气聚合的,多不再以气命名, 因此, 气不分阴阳,只是人体的阳气与阴精互称,气,血,津液周流全身,而起营养,固摄,防御 温煦作用。
 
阴阳的偏盛与偏衰:偏胜,指邪实,即邪气亢盛,阴胜指阴邪(寒,湿,过于滋补)强盛,阳盛指阳热之邪(风,热,温补药)强盛,并非指人体内阴的物质与阳的功能强盛;偏衰,则是指的正气虚,分阴虚,阳虚。”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火旺,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寒“等句中的阴阳所指并不相同,分清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饮食入胃,经脾的运化,一部分化为阳气,一部分化为阴精(血,精津液),阳气与阴精共同维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在阳不虚的情况下,阴精不会偏胜转化为阴邪;除非阴精不足,生化无源,一般不会阳虚,阴不虚时,一味补阳助阳,则会造成阳邪胜。
 
以上所论,虽为老生常谈,却是我的一点感悟,正确与否,还请大家指正!闲暇时间,便在网上浏览,深感论坛里高手如云,大家畅所欲言,充满了正能量,使自己学到了好多东西。我之甚兴,中医之大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