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论什么是邪气,我先掉一掉大家的胃口。

轩辕水天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18
帖子
1573
获得点赞
32
声望
0
有人说,内经讲了,邪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我告诉你,错,这只是六种导致正虚的诱因,他本身并不是邪气。

他导致了正虚,不能抗邪,遂邪气从之而入。

那么什么是邪气?呵呵,我先掉胃口,我看差不多了,我在谈。
 
六淫导致正虚,从而感邪,但是有些人他本身就正虚,他不用六淫,他也虚,所以他也容易感邪。

所以内经还提一个词,就叫虚邪

呵呵,说白了,就是没懂,内经认为,六淫是邪,虚也是邪,这叫什么,这说白了,就叫没懂。

但是这个事不能怪他,毕竟他那个时候知识量太有限,他对世界的认识太肤浅,这样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你认识的肤浅,你能治到根本不,显然不能,必有错乱。

所以我就谈什么是邪气,呵呵,继续吊胃口。
 
大家不妨先说一说,什么是邪气,我看大家有多少理解。
 
邪气者何也?
具体到致病因素则有如下:
1、六淫、戾气。
2、祸祟邪气。
3、食积、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邪气简称为邪,又称为“虚邪”、病邪等,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内经》为什么将致病邪气称为虚邪呢?“虚邪”概念的发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
 
“虚邪”一词,《内经》凡23见,均指自然界四时不正之气。但是,邪气何以言“虚”?虚,非《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篇所言的病机之“虚”,亦非证候之“虚”,是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始能伤人致病者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之王冰所注云:“邪乘虚入,是谓虚邪。”就《内经》而言,“虚邪”概念的形成有其较为复杂的认识背景,其与“虚风”一词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虚邪”派生于“虚风”。
 
虚风是八风之一,凡与节令所应方位完全相反的风(即反节令气候)皆谓之“虚风”。由于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与四季气候变化节律同步,无论在哪一节令中,如果有与该节令所应方向相反的气候(即风)出现,人体都可能因不适应这种反季节的气候而发病,那么这种反季节的气候(即虚风)便成为邪气,这种邪气即是“虚邪”。这一认识集中体现于《灵枢•九宫八风》篇中。该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也。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内经》作者在此处将“虚风”与“虚邪”作为互词对待,可见,“虚邪”即是“虚风”。
 
“虚风”相对于“实风”而言。所谓“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如张介宾(《类经•卷二十七》)就认为“月建居子,风从北方来,冬气之正也。月建居卯,风从东方来,春气之正也。月建居午,风从南方来,夏气之正也。月建居酉,风从西方来,秋气之正也。四隅十二建,其气皆然。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曰实风,所以能生、长、养万物。”所谓“从其冲后来为虚风”,是指与月建节令的相反方向所来之风。“冲后”指北极辰(即太一)所居的相反方向。“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太一居子,风从南方来,火反胜也。太一居卯,风从西方来,金胜木也。太一居午,风从北方来,水胜火也。太一居酉,风从东方来,木反胜也。气失其正者,正气不足,故曰虚风,所以能伤人而主杀主害,最当避之。”(《类经•卷二十七》注)。可见,“虚风”即非时之气,也即是反季节气候,因其极易成为伤人致病的邪气,故此处经文上言“虚风”,下谓“虚邪”,均云“避之”,故二者在此处有等价效果。若从源流关系认识,“虚风”属八风范围,是形成“虚邪”概念之源,由于“虚风”较之“实风”更易成为致人于病的邪气,于是将其以“虚邪”名之。“虚邪”源于“虚风”之论还可以从《灵枢•岁露论》中找到依据,该篇说:“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本段经文有三点重要的提示:

其一,“虚风”是指与节令所应方位相反(即前篇之“冲后”虚乡)来的风。

其二,“虚风”极易伤人致病,故称为“虚邪”。言“邪”,是因其能致人发病。以“虚”命“邪”之意有二:一是此邪从“冲后”虚乡而来,即指反节令气候;二是在人体恰逢虚时,即人体处于对此反节令气候的不适应状态时伤人,这就是以“虚”命“邪”的理由。

其三,“虚邪”又称为“贼风”。贼者,伤害之义。节令性气候即“实风”,“主生、长、养万物”。“虚风”即为反季节气候,极易伤人致病,故曰“虚风,贼伤人者也”。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将“虚邪”“贼风”叠用。由此观之,《内经》中“虚邪”一词源于“虚风”而又等价,又称之为“贼风”,《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为“贼邪”,此四者皆可用“四时不正之气”(《黄帝素问直解•卷一》)释之。
 
……综上所见,《内经》中“虚邪”概念源于“虚风”而又等价同功,又谓之“贼风”、“贼邪”,四者义同名别,均指四时不正之气,也称为外邪,或外感之邪。两者在《内经》中均指原发之邪。
 
祸祟邪气,又名邪祟,即鬼神邪气,中医情志病病因之一。

明确提出“祸祟”邪气者是《研经言》,说道:“百病之因有八……三鬼神,……鬼神之属,有冲击,有丧尸,有精魅,有祸祟。”
 
邪气

祸祟邪气,即鬼神之属,亦称恶气、妖气、秽毒邪气。因祸祟、鬼神邪气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恐遭致相信科学之人的诋毁或误导,故如今诸多高校教材和大型中医工具书多避而未载。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确有“祸祟”邪气致病说记载。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云:“今巫实见人忽有被鬼神摆拂者,或犯其行伍,或遇相触突,或身神散弱,或愆负所贻。”

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鬼邪候》云:“凡邪气鬼物所为病也,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哭惊走,或癫狂惛乱,或喜怒悲笑,或大怖惧如人来逐,或歌谣咏啸,或不肯语。”及《鬼魅候》云:“凡人有为鬼物所魅,则好悲而心自动,或心乱如醉,狂言惊怖,向壁悲啼,梦寤喜魇,或与鬼神交通。病苦乍寒乍热,心腹满、短气,不能饮食,此魅之所持也。”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疰忤中恶证治》云:“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沉沉默默,寝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其状万端,如醉如狂,不可概举。此皆鬼神及诸精魅附着惑人,或复触犯忌讳,土地神灵,为其所作。”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厥》云:“尸厥、飞尸、卒厥,此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昏不知人,头旋晕倒,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疾。”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有鬼神论》云:“人之受邪也,必有受之之处……凡疾病有为鬼神所凭者,其愚鲁者,以为鬼神实能祸人;其明理者,以为病情如此必无鬼神。二者皆非也。夫鬼神犹风寒暑湿之邪耳。卫气虚则受寒,荣气虚则受热,神气虚则受鬼。盖人之神属阳,阳衰则鬼凭之。……若神气有亏,则鬼神得而凭之。”

清•莫枚士则直言“鬼神”病因学说,其在《研经言•原因》中云:“百病之因有八:……三鬼神,……鬼神之属,有冲击,有丧尸,有精魅,有祸祟。”
 
非常感谢楼上金河间老师的阐述,虽然稍有偏颇,但是基本已经把古代的邪气论述差不多了。

是把古人的理解论述的差不多了但是这些显然不是我要论述的内容。我论他就没啥意思了。

我要论述的是现代对邪气的理解

古人对邪气的论述,虽然非常到位,但是,深度不够,未抓住其本质,因为他不可能抓住本质。他没有这个知识。
 
内经讲的非常的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为他们都是致病因素。

内经分类分的也清楚,一类是虚邪,一类是贼风,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虚邪源于内,贼风源于外。

虚邪代表了一切身体内部的致虚因素,主要是各类虚损贼风代表了一切身体外部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和戾气。

虚邪源于内,能避开不,显然避不开,你唯一能做到就是保守自己的正气充足,精微充盈,他自然不会致虚。

外接的贼风,六淫,戾气,你决定了不,你显然决定不了,那是天地决定的,所以你只能躲,所以要避之有时。

何谓贼风,凡与时令风气来源方位不同的,皆为贼风。三九天就应该刮西北风,你要是刮了东南风,那显然是毫无疑问的贼风。

我觉得肯定有人心里要纳闷,那么刮东北风算不算贼风,呵呵,能思考这种问题的,都是可爱的家伙看问题要看本质,本质就是他是北风。他寒冷,这是本质,至于他东北西北,差别不大。。,但是仍有点差别。风从西北来,你自然重防西北,大一旦从东北来了,你没有防备,也会致病但是这种差异不至于差到南风和北风的那种巨大的差别去南风怎么样,他温暖。

肯定有人要问,这种不合时令的风就会导致致病?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先思考一下,我一会给答案。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正式开始谈邪气,你不要着急哈,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着急的会吃不消的。

你先慢慢消化。

我将邪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邪,一类是内虚,他们都会导致致病,他们合起来就叫邪气。

但是我还得客观的说一句,内虚并不是邪气,他只是虚损,但是内经把它归类为邪气,我没有办法,只能他把算为邪气一类。

其实内虚不是邪气,内虚是虚损这种内虚的虚损并不是邪气导致的没有邪气,也照样会内虚。

那么有邪气,会不会导致内虚,显然也会,如果你抗邪不利,消耗精气过多,就必然导致致虚。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邪气,只有外邪至于内虚,他只是虚,那是你过度消耗造成的,他并不是邪气造成的

我为什么要区分这个问题,因为他治法上有本质的差异,你不区分这个,你就必然治错,你就必然治不到要害
 
看看金匮要略就什么都知道了,不用吊胃口!
 
这归结到两大类问题,但凡是人类的病,只有外邪和内虚两大类本质因素。

外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邪气,内虚只是一种虚损,但他们致病的本领不相上下,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而决定那个在起主要作用

我为什么要分这个,因为治法上有本质的差异你必须得分清这两大类致病因素。

治外邪病,本质用攻,辅助用补治内虚病,本质用补,辅助用清。

我说的够清楚不但是我还是没谈到什么是外邪的本质,这个事我不太好张嘴
 
但凡致病的皆称为邪气,邪气分为外邪和内虚,外邪的本质是邪气,而内虚的本质不是邪气,是虚损。

外邪再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外邪一,一类是外邪二,我真不好意思提他的名字,我只能提外邪一和外邪二。

另外还有一类外邪大第三类,为戾气。

我在强调一遍,只有外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邪气。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邪气,又可以分为三大类。

外邪一,外邪二,戾气。

他们三者的本质差异很大,所以在治法上又有非常大的差异

所以我说,这个问题非常庞大,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
 
外邪一,在分两大类,一类是伤寒,一类是温病

我在强调一遍,伤寒好治,从根上来说,他只要讨论对,100%可以治愈,而温病是人类世界真正的杀神,几乎是不可治愈的,只有极少数人能逃过温病的真正入侵,但这也不是靠医生治愈的,如果医生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点点辅助作用,他就是非常好的医生了。



我再说外邪一和外邪二,外邪一好治,一般来说好治,症状突出,中医的医家也都会治。外邪一也是一大类,里面分太多的小类,但是都有一些的共同的特征,就是导致发热所以,治外邪一,就是治热,把热除一除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点事。

这个外邪一,又分两大类,一类是伤寒,一类是温病但共同点都是清热,只是清热的手法不同,因为病症的特点也不同。



外邪二,比较难搞但是外邪二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特征,就是他难于感染但是一旦要是感染了,几乎就是无能为力,什么治法,都不太好用。而且甚至人体正气,也不太好用,就这么难搞

外邪二的症状极其复杂,但是也有特点,就是往往单纯的外邪二,他是不会致热的,他致淤,但这个淤还是局部的淤,还不扩散,但是剧痛难忍。外邪二往往不造成死人,但是如果治疗不利,会导致坏死。




我讲一下外邪一,外邪二,戾气的特点。

外邪二难于入侵,但一旦入侵,就极难搞出去,极难治,极度痛苦,但不致死,往往不伤脏腑,所以不致死

外邪二,类似于风病,是外风病,也就是中风,但也不全是但我得强调,不是内风。



外邪二,他正常情况下,只入侵死人,如果你能被外邪二入侵,倒不能证明你是死人,但是能证明你身体正气十分低落,器官,组织,极度萎靡,功能极度低落,代谢谢低下,就像死了的人身上的器官一样,一样的萎靡呵呵,所以才能被外邪二入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借助风气和湿气,这两种,皆会导致你的器官,组织,正气低落,萎靡,而被外邪二入侵中医就管这个叫做风湿呵呵。

其实风湿,并不是邪气,他只是诱因,是风和湿,导致了外邪二入侵,古人他不知道这个问题,所以就直接把这种病叫做风湿其实他的本质是外邪二入侵。

外邪二怎么治,没有太好的办法,两方面,一方面是提正气,一方面是强力外敷,促活血,促化瘀只能这么搞,其他没法搞了。

这种化瘀,他显然和经络的血瘀,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一小部分的类似。






外邪一入侵,伤精不?显然伤,化热不,显然化。

所以,治外感病,如果是短期,伤精不多,你不用考虑伤精也可以,短期伤的少,尚且够用,急攻一下,大力清热就可以了这就是仲景伤寒论的治法。

但是一旦遇到,本身就精亏的人,你就必须得考虑伤精的问题,考虑培补精微的问题,这个问题,仲景其实也考虑到了,仲景把这里问题称为并病,一旦伤精过多,就是伤及少阴经,热在外,虚在内,仲景会考虑用并病来治这个问题,会注意到养精

但是仲景我估计他并没懂这其中养精的道理是什么



而温病治法则大不同,你急攻不好使,他外感邪气一定会转入慢性虚耗的过程,所以在温病范围内,伤精是个必然,化热是个必然清热还是要清,但是,不能用伤寒的方子来清热,就是不能急攻,而只能慢攻,同时必须要考虑伤精的问题,必须要培补精微

这就是伤寒和温病的本质的差异

那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差异的疾病呢,我告诉你是邪气的种类不同是不同的邪气导致的。

所以拿仲景的方治天下一切病的,是不懂中医,王孟英,吴鞠通,无又可,叶天士等人都说的很清楚了,只是他自己不懂而已。




伤寒和温病,同属外邪一,但是,伤寒里面仍有非常多非常多的种类的邪气,温病里面也同样有非常多非常多的种类的邪气,不可胜数。

那他们是如何区分的呢,我告诉你靠人体的抵抗力人体自身有免疫应对的,属伤寒,只要免疫系统启动,只要精足,是必然会治愈的没有疑问。

而,人体没有免疫应对的,属温病,这个类别的病,极难治,因为人体没有能力来抗邪,没有免疫能力,那之后会不会有免疫能力,也是个未知

那之后,一旦也没有免疫能力怎么办,我告诉你,会死在这上

所以温病极难治,治好的几率也不高,这并不是说温病学家水平差,而是人类彻底就没有能力抵抗这种疾病,某些类型的温病,是必死无疑的,是根本治不好的不是水平差的问题,是人体对这种病中的某些类别,没有应对方案,必死在这上



那,怎么办。我告诉你,只能靠进化就是谁活下来,谁把自己的后代传下去,他们往往都有抵抗这种疾病的能力。

只能是这样,没有其他方案。所以温病,是真正人类世界的杀神,而并不是温病学家水平比仲景差。




那什么是戾气,这种戾气的本质是污秽之物所化,治戾气的本质在于,1.清除污秽之物,2.用清热解毒之品,清利脏腑。涤荡浊气即可。

我在强调一下,这里的污秽之物,并非所谓的鬼神之类的不干净的东西,而是发腥臭之物,少数是无味当然无味的最可怕,因为没有防备。
 
本帖最后由 轩辕水天 于 2014-12-10 12:54 编辑

我画张图吧,太复杂了,肯定有人一听就乱套了我画张图,讲下条理性。

图画好了。
 
大家觉得,细菌和病毒,与邪气之间是什么关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