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资询调理身体(治疗脱发)

11111.jpg


服用、[丹栀逍遥丸];、[参苏丸] 已有三盒的量,今天的舌像照,请老师看看药方要不要调整
 
  症状有什么变化没有?
老师你好,脸部油脂感觉上有改善,但变化不大,最近感觉有点腿发软,天气热了,没感觉那么怕冷。
 
老师你好,脸部油脂感觉上有改善,但变化不大,最近感觉有点腿发软,天气热了,没感觉那么怕冷。
  5月20号就是小满节气了,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出现乏力、懒言等症状。
  看你的舌象,和上次的相比紧张度有所降低,变得舒展松弛了。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是[丹栀逍遥丸]把舒肝气疏开了(手脚怕冷减轻通常也是解除“阳郁”的反应),二是丹栀清热和[参苏丸]解表损耗了一些正气。
  把[参苏丸]换成[香砂六君丸],配合[丹栀逍遥丸]吃试试,个见仅供参考。
 
湿热入营分,吃的再清淡也没用,如果运动能减轻溢脂性脱发,那么杰森斯坦森恐怕也不会脱发了。
改变脱发需要多方下手,一个改变生活习惯,减少用脑,早睡,通过这样的习惯去减少上热,养血。第二芳香化湿的药介入,不要用燥湿,因为人瘦,阴血也虚,舌头上面裂纹也明显,燥药伤阴,宣透通畅气机为要
我赞成你的观点,我觉得要补气养血兼补益肝肾。
 
大略分这么三种,更多的情况也有,这里不提了,因为比较少见,现代人也不多。
一,脱发而不留发根,不再继续生新的头发,留下一片光亮。这个是胃中痰热,上蒸。以前有一味茯苓饮治这种,原理就是去湿而热亦去,但不是说这个药就能把所有的痰热类型都治了,湿重于热的可以。看综合辩证,茵陈,香附都有生发的能力,都可以归在这一类,这一类也最复杂。
二,斑秃,现代人还算常见,气滞血瘀以血淤为主。治法可以随证加减,血府逐瘀汤是最常用。
三,脱发而能长出新发,发质脆,色暗甚至发黄。这一般是营血不足,当归首乌脂麻之类一部分,玄参当归麦冬之类一部分。
当然还有一些,古书上的方法,其实都得辩证,不是能拿起来就用的。
 
大略分这么三种,更多的情况也有,这里不提了,因为比较少见,现代人也不多。
一,脱发而不留发根,不再继续生新的头发,留下一片光亮。这个是胃中痰热,上蒸。以前有一味茯苓饮治这种,原理就是去湿而热亦去,但不是说这个药就能把所有的痰热类型都治了,湿重于热的可以。看综合辩证,茵陈,香附都有生发的能力,都可以归在这一类,这一类也最复杂。
二,斑秃,现代人还算常见,气滞血瘀以血淤为主。治法可以随证加减,血府逐瘀汤是最常用。
三,脱发而能长出新发,发质脆,色暗甚至发黄。这一般是营血不足,当归首乌脂麻之类一部分,玄参当归麦冬之类一部分。
当然还有一些,古书上的方法,其实都得辩证,不是能拿起来就用的。
  难得与刘老师同见!
  斑秃主要是精神压力,情志问题,肝郁血瘀导致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也是治这种类型脱发的常用方。
 
  难得与刘老师同见!
  斑秃主要是精神压力,情志问题,肝郁血瘀导致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也是治这种类型脱发的常用方。
治落发的是桂枝加龙牡汤。
医学实践,是要深入进去的。学问思辨行,最终要落实到行上的,如果说的天花乱坠,最后不见寸效,那这个学问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智者查异,古人流传下来的古书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东西流传下来的原因就是医学存在的原因。如果总是找和自己一样的东西,那还会有中医学这门学问吗?
录下流于同道,随缘。
 
治落发的是桂枝加龙牡汤。
医学实践,是要深入进去的。学问思辨行,最终要落实到行上的,如果说的天花乱坠,最后不见寸效,那这个学问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智者查异,古人流传下来的古书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东西流传下来的原因就是医学存在的原因。如果总是找和自己一样的东西,那还会有中医学这门学问吗?
录下流于同道,随缘。
  
  刘师说的是,理论思辨验之于临床非常重要。
  但不从医而没有多少临证实践经验的人,未必不能见习和总结别人的实战案例和经验心得。

  中医古籍整理工作需要有人做,中医现代临床实践也需要有人总结。
  这次新冠肺炎中医除了有一线救治团队,还有庞大的后方支持团队对临床采集到的通过云平台传回的信息进行归总分析、研究证候规律、病机辨证、方效筛选、作用机理(现代医学方法),以及“中医药传染病防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重大疫病的中医药参与防治体系的制度建议”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在论坛的回帖中,只要没用“个人估计、我想、可能……个见仅供参考、个见仅作探讨……”之类的限定语,而直接表达陈述的观点,一般都是经过初步查证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斑秃的常用方剂”也是一样,而且说的是当今临床,不是古书上传下来的稀奇古怪的东西(除了比较经典的医籍我不怎么看古书)。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案例我也见过,黄煌胡希恕一派的医家有把此证辨为“失精”而用此方的情况,但我个人认为此方只适合于“虚证”,而如今的生活条件下脂溢性脱发实证居多,且“斑秃”属于“郁证、瘀证”,此方不对证。

 
  
  《虚劳补药篇提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摘自JT叔叔谭杰中『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七段课,2008年11月8日及15日〕  
  桂枝龙骨牡蛎走阳药的路线,却可以做到滋阴的功效
  同样是桂枝汤底,但桂龙牡虽然没有滋阴的药,因为龙骨牡蛎是镇固阳气的药,但桂龙牡最奇怪的是滋阴的效果蛮好的,如果一个人血虚很厉害,吃了桂龙牡会觉得几天之內很没力的肝脉开始变扎实了,所以他的確可以把能量收到血分补血,可是它走的是阳药的路线。很多血虚的人吃了桂龙牡一样会上火,即使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珍惜桂龙牡的结构,就是因为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底可以做到很多补药做不到的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合于 治疗“虚证、失精、血虚”的脂溢性脱发,不适合当今众多的“红光满面中年油腻男”。
  
 
为何我每次都想笑一会儿。
对对对,你说的对。是我错了,柴胡加龙牡是治肝郁血瘀的,我一直以为是治少阳痰阻相火上扰的。我错了,错的离谱。
  难得与刘老师同见!
  斑秃主要是精神压力,情志问题,肝郁血瘀导致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也是治这种类型脱发的常用方。
恩,对,柴胡加龙牡是肝郁血瘀类型脱发的常用方,我学习学习。争取能理解这里面的精髓。
 
为何我每次都想笑一会儿。
对对对,你说的对。是我错了,柴胡加龙牡是治肝郁血瘀的,我一直以为是治少阳痰阻相火上扰的。我错了,错的离谱。

恩,对,柴胡加龙牡是肝郁血瘀类型脱发的常用方,我学习学习。争取能理解这里面的精髓。
  
  一个方子,特别是药物组成比较复杂的方子,所主的病机是很多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所主的核心病机确实是“胆郁痰火扰心”,但其药味较多、功效广泛,除主《伤寒论》中原来的方证之外,可拓展运用于多种现代疾病。

  此方中包含有{桂枝-大黄}这对活血要药,桂枝温通活血解决血液动力问题、大黄凉血活血解决血液黏稠度问题。
  其子方[桂枝去芍药汤]又能解太阳表证,脱发病位在表,当用解表法。
  另一个子方[小柴胡汤]解少阳气郁,肝胆相表里,自然可解肝郁气结。

  刘老师前面不是认为中医临床很重要吗,那些医家用此方治此病的案例和经验,您如何看?
 
  
  一个方子,特别是药物组成比较复杂的方子,所主的病机是很多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所主的核心病机确实是“胆郁痰火扰心”,但其药味较多、功效广泛,除主《伤寒论》中原来的方证之外,可拓展运用于多种现代疾病。

  此方中包含有{桂枝-大黄}这对活血要药,桂枝温通活血解决血液动力问题、大黄凉血活血解决血液黏稠度问题。
  其子方[桂枝去芍药汤]又能解太阳表证,脱发病位在表,当用解表法。
  另一个子方[小柴胡汤]解少阳气郁,肝胆相表里,自然可解肝郁气结。

  刘老师前面不是认为中医临床很重要吗,那些医家用此方治此病的案例和经验,您如何看?
我用六味地黄丸治过感冒,头痛,胃胀,腹泻。你还别说,我确实挺常用二陈和六味的。
 
我用六味地黄丸治过感冒,头痛,胃胀,腹泻。你还别说,我确实挺常用二陈和六味的。
  
  刘老师水平高,学习了。
  六味地黄丸可治肾虚头痛,用胃胀属阴虚火气上逆的也符合医理(相当于[麦门冬汤]),但单用六味地黄丸治感冒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至于腹泻,如果属于肝肾阴虚而肠胃易激者,此方可用,因为阴血亏虚者经脉失养、肝阳偏亢,容易得“痉病”,有医者在这方面做过临床探索,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腹泻36例《中国民间疗法》陈娟2013

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腹泻36例《中国民间疗法》陈娟2013(阴虚盗汗;胃肠易激;夏秋瓜果;食冷腹泻).jpg
 
  5月20号就是小满节气了,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出现乏力、懒言等症状。
  看你的舌象,和上次的相比紧张度有所降低,变得舒展松弛了。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是[丹栀逍遥丸]把舒肝气疏开了(手脚怕冷减轻通常也是解除“阳郁”的反应),二是丹栀清热和[参苏丸]解表损耗了一些正气。
  把[参苏丸]换成[香砂六君丸],配合[丹栀逍遥丸]吃试试,个见仅供参考。
感谢老师指点,我换成香砂六君丸吃一段时间看看。
 
大略分这么三种,更多的情况也有,这里不提了,因为比较少见,现代人也不多。
一,脱发而不留发根,不再继续生新的头发,留下一片光亮。这个是胃中痰热,上蒸。以前有一味茯苓饮治这种,原理就是去湿而热亦去,但不是说这个药就能把所有的痰热类型都治了,湿重于热的可以。看综合辩证,茵陈,香附都有生发的能力,都可以归在这一类,这一类也最复杂。
二,斑秃,现代人还算常见,气滞血瘀以血淤为主。治法可以随证加减,血府逐瘀汤是最常用。
三,脱发而能长出新发,发质脆,色暗甚至发黄。这一般是营血不足,当归首乌脂麻之类一部分,玄参当归麦冬之类一部分。
当然还有一些,古书上的方法,其实都得辩证,不是能拿起来就用的。
刘老师你好,我属于第一种,头顶的头发正在慢慢变稀,按老师的意思应该用什么方剂调理,望提示,谢谢!
 
大略分这么三种,更多的情况也有,这里不提了,因为比较少见,现代人也不多。
一,脱发而不留发根,不再继续生新的头发,留下一片光亮。这个是胃中痰热,上蒸。以前有一味茯苓饮治这种,原理就是去湿而热亦去,但不是说这个药就能把所有的痰热类型都治了,湿重于热的可以。看综合辩证,茵陈,香附都有生发的能力,都可以归在这一类,这一类也最复杂。
二,斑秃,现代人还算常见,气滞血瘀以血淤为主。治法可以随证加减,血府逐瘀汤是最常用。
三,脱发而能长出新发,发质脆,色暗甚至发黄。这一般是营血不足,当归首乌脂麻之类一部分,玄参当归麦冬之类一部分。
当然还有一些,古书上的方法,其实都得辩证,不是能拿起来就用的。
我好奇下,针对第一种情况,我看到有些人整体看上去也没啥热,说话声音也低,这种人的胃中痰热仅仅是胃本身的湿热造成的吗?有没有可能肾阳虚不固产生胃湿热的情况(这是我自己假象出来的一种模型)
 
我好奇下,针对第一种情况,我看到有些人整体看上去也没啥热,说话声音也低,这种人的胃中痰热仅仅是胃本身的湿热造成的吗?有没有可能肾阳虚不固产生胃湿热的情况(这是我自己假象出来的一种模型)
也有这种情况。但是胃中痰热,补不了,一补就火往上冲。可以把痰热清了,再用温肾。临床上这样的情况也不少。
必须阴阳大略平衡了。比如,脉不见滑涩弦等郁滞明显的,舌色不能以色为主,以淡为主最好,神不能太焦虑和失眠,舌苔也不能过厚。这些其实是约略估计,量化不了,就像做菜加作料看火候一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