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读点《伤寒论》

第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脉迟为寒,错用黄芩清热,腹中更冷。当不能食,今反而胃口大开,饱餐一顿,为除中,为死相现前。25-9-19
 
第334条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先厥后发热,拉稀必自止(化热了),反汗出,咽痛,得了喉痹症。
若发热无汗(伤寒)而利必自止(下身化热,寒利止),若不止,必便脓血。(利不止,热入血份,热腐为脓血)
便脓血了,热有出路,不再上炎,其喉不痹。25-9-19
 
第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而厥,必发热。前热后厥,厥深热也深。厥微热也微。
厥应下之,而反发汗,必伤口烂赤。厥应下之,何意?25-9-19
 
第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厥五日,热也五日。若六日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热胜复中,不厥也不热,故愈。25-9-19
 
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阴阳气不相顺接,为厥逆。表现为手足冷。
应与阳郁不达四未的四逆证相区分。皆为厥逆证。但四逆,即一双脚手冷不过肘膝。厥逆证也为四末冷,而无肘膝之分界感。25-9-19
 
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厥:寒,冷,阴阳不相接等概念。
少阴脉微,病厥。皮肤冷,病人时不时发躁不安,为脏厥。即寒在脏。不是蚘厥。蚘厥吐蛔虫。病者静,时不时发燥,为脏厥。蛔虫入上膈,所以烦躁不安,一会儿就好了。吃饭呕吐,又烦,蛔闻食臭出,时不时会吐出蛔虫。
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宝塔糖效)。乌梅丸也主久利(慢性结肠炎等)25-9-19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热少微厥,指头寒(手指头寒?头寒?)嘿嘿不欲食,心烦(少阳)小便利(太阳无病)色白者,热除,即少阴虚寒。
欲得食(少阳病去)病愈。
如厥而呕,胸胁烦满(少阳阳明热病),其后必便血(热迫,血当鲜)。25-9-19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手足厥冷,病人说无胸胀痛(病不在中)。小腹满,按之疼,小便清白量多,此冷结在膀胱关元穴。(艾灸如何?)25-9-19
 
第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发热四天,厥反三天,又热四天…厥少热多,病当愈。
四天至七天(热重了),热不除者,必便脓血。25-9-19
 
第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厥四日热反而三日,又厥五日,病情加重。寒多热少,阳气退,所以为进。
厥热胜复,厥为寒为冷为阴,热为阳。阳多热多,厥多冷多。阳热多为病退,厥多为病进。25-9-2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