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传线的一般宽度为0.5~1 cm ,最细者仅不足1 mm ,最宽达10 cm 以上,偶可泛化半身。经络没有绝缘的边界,可以多经融合并发。(2) 感传方向一般是上下双向传导,也可多向传导,甚至到达病所、病经或病穴。(3) 感传速度一般是较慢,每秒几毫米或几厘米。也可达几十厘米。不同人、不同经、不同节段都可有不同的传导速度。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段,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或方法,也可产生不同的传导速度。(4) 感传深度从表皮、真皮、皮下、肌层到内脏,都可以产生感传。”
这就对了,经络本身就是有宽度的,指正经奇经,而由于经络的关系经气可以无所不止,直至各细胞之中的,有细胞的地方就有经气分布通过,针刺时由于经气的活动被局部的加强了所以会有经气引起的这些感觉,而实际在气功通脉通周天练习中,经气的流动是以热感觉为主的,以上现像基本都能在气功练习中直接体验和体察到的,包括经气的运行速度基本与针刺时相同,经气作为气体分子其运动速度相对来说是非常快的,但是因为在进入经络时就是细胞膜层中时,因机械门的作用,用去了很多动能,所以速度就变得很慢了,气功中和针刺时的经气运行和传感速度不能等同于常态的经气运行速度,但是也基本是差不多的,只是在经气流量上是不相同的。
另外在气功中经气运行一般不会是双向的,针刺中的现像是属于常态经气流量的变化与气功中相比是要弱很多的,所以不一定具固定单一方向的运行能量,又根据对细胞膜通道的机械能的克服程度不同可以有方向的变化,当然相比较是因针刺时经气受到了阻力作用不同,经气所受影响作不同,所以有经气的双向运动,(而这种情况在气功中是沒有的,指设置阻力),也就是会向阻力小的膜中运行。
所以关于经络经气的认识並不是以目前的医学科学研究所能发现和确定的,主要与针刺和气功及中药的作用中才能发现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