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哎呀,人老了,上实下虚,咋整?

早上看中医,咳,想开些药备着,医生一看病历,上来就说去做个CT吧,
我说:啥?cT? 医生说查查看支气管是否扩张,我马上拒绝,
医生很生气“你,这么年轻,不认真检查我不能为你负责”
态度极其恶劣,最后开的汤药,区区几味药而已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

苏子降气汤??8错~~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机体,生理,最根本的区别是:元气,精血,元气推动诸脏之气使之转化成气,血,精,津,以维持内养脏腑外充机体的原始动力,年轻人元气充足,脏腑精血旺盛则神实故思维敏捷肢体灵活,老年人元气虚衰,脏腑精血失损则神虚故神情恍惚而失聪,此元气盛衰之异非医者所能济也。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机体,生理,最根本的区别是:元气,精血,元气推动诸脏之气使之转化成气,血,精,津,以

道理我们懂,但,这不代表我们会束手就擒,仍然也要做出些努力~!
 
我想说的是人老了并非上实下虚,而是上虚下虚邪实。补虚才能祛邪,邪却才能体健。
 
我想说的是人老了并非上实下虚,而是上虚下虚邪实。补虚才能祛邪,邪却才能体健。

据我观察

老年人都有上虚,脑海虚~肾脾虚,引起髓海虚~肝胆邪实的多~!

心肺阻滞的多~

年纪不同,表现轻重不同~

要说补,一般的补法还真不行~
 
升清降浊,清阳清轻而生,浊阴沉滞而降,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纽,脾升,肝肾也随之而升,胃降,心肺也随之而降,脾属阴内含阳,脾阳旺则升意旺足,则阴阳升降顺逐,此阳主动,阴主静之理,阳不足则气机拥塞而不运作,阳进而阴退,阳退而阴来充塞,老子曰:万物抱阳而负阴!
 
升清降浊,清阳清轻而生,浊阴沉滞而降,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纽,脾升,肝肾也随之而升,胃

这,四圣心源说得很清楚,是个中医就明白

问题是,老年人的上实下虚如何能缓解或解除?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机体,生理,最根本的区别是:元气,精血,元气推动诸脏之气使之转化成气,血,精,津,以

哈哈,见过杏林先生!

先生是谨尊天命、不作二想啊,好!

关于元气,在下认为,只可顾护,而难以增加。

寿命,真的是天定的
 
哈哈,见过杏林先生!

先生是谨尊天命、不作二想啊,好!

这,我不认可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保养措施

道家研究了几千年了

孙思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所以,我就专门研究这个~!

治病,是大夫的事~
 
这,我不认可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保养措施

谢谢先生!
先生的菊花、茯苓,颇有新意。先生能否往深处谈谈?
 
菊花茯苓各半的药方出自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我看这个药方不错,符合现代人体老化研究出来的规律,于是采用之~

据我观察,人老,先老脑!先老小脑,就是人体功能控制部分~!

也可以说是人体CPU里面的控制程序首先出现老化

控制系统出现毛病,眼花,走路不正,短期记忆缺失,一过性眩晕,各种神经紊乱,,,,!

循环系统出现毛病,血糖,血压,血脂出现问题实际是既能控制出现问题了!

所以,老化的源头在脑袋里面!

菊花,专管脑袋,去看看各家的论述,治一切风

风,是啥?就是神经

一切风,就是治疗神经系统中枢,就是控制部分,核心~!!

利五脏,使发不白

可以大大改善大脑微循环系统,使脑髓保持健康活力~

嗨嗨~~为啥用菊花?

要的就是菊花可以健康脑袋的功能~!

这是君药~!

再说说臣药茯苓~

补心,安神,利水,和脾胃

补心安神,作用于上焦

和脾胃,作用于中焦

利水,作用于下焦~

上焦协助菊花健康神经系统

中焦和脾胃,使人中气轮转,五脏安康

下焦利水,多余的湿滞被主动的排除~

哎呀,你说,人常服之,脑袋透亮,双眼炯炯,面如桃花,身轻如燕~!

这药,咋着?
 
补以通为主,不通则蕴滞,蕴滞则火起。

为啥我的补药,三七泽泻,菊花茯苓都不用人参鹿茸虫草蛤蟆海马呢?

因为,我要贯彻的原则就是"以通为补"

通,都留有出口

这就是高招哇~!
 
牙师好,
胃不好时,2年前,中医医院,
记得医生说不能喝茶,
我问菊花能喝吗?医生说最多3朵菊花
 
牙师好,
胃不好时,2年前,中医医院,
记得医生说不能喝茶,

医生说的不能喝茶,应该指的是不能喝绿茶

绿茶,刺激胃

红茶,铁观音,大红袍类的发酵茶不刺激胃,随便喝的

菊花,不刺激胃,也该随便喝的

胃较敏感的人,确实喝绿茶会疼,尤其是空腹喝!饭后喝,问题不大的
 
四逆汤+四君子+砂仁能搞定。
 
中医上乘为养生防病,顺四时,慎情志,平阴阳,调气血,此核心也;人身一小天地,勿违四时,勿伐天和,勿贪其欲;合天道,明人事,知五脏,精歧黄,识本草;个体存差异,脏腑有强弱,知常知变方为上智,养生长寿之法不一,须视自身差异而守之,不可取一药一方一法而统之。
 
这,四圣心源说得很清楚,是个中医就明白

问题是,老年人的上实下虚如何能缓解或解除?

黄元御因之创了一个升清阳的方子:茯苓、桂枝、甘草、干姜 、砂仁(肾寒加附子,上热加黄芩,尿赤加泽泻,黄柏)和一个下气汤,用以降浊阴:茯苓、半夏、炒苦杏仁、橘皮、五味子、贝母、芍药、甘草;他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修改了原方的‘下气汤’变为:茯苓、甘草、炒杭芍、丹皮、首乌、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此方即能右降肺胃之阴,又能左升肝脾之阳,在此主方的基础上随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化裁,比如湿盛(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易茯苓,泽泻易甘草,更甚者以茯苓皮或猪苓皮易茯苓,随症应变,在麻瑞亭治验集里有各病症的详细化裁方法,在此不多说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