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的跟帖:
我想,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事实:一个医术平庸的医生可以因为某种优势如宣传、人际关系、沟通方式等因素而出名,这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况,病人多未必医术就好,确实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一个医术超群的医生,虽然可能因为种种缺点而导致知名度低于预期值,但病人认得是疗效,长此以往,这样的医生还是会有应得的名气的,因此前一个结论的正确并不能导致第二个结论的正确性。至于医生所学的流派的差异,恐怕并不能对于病人的多寡起到主要作用。神秘玄虚确实可以提高知名度,这也是江湖医生常用的手法,也同样可以为庸医提高知名度,但我们讨论的是真正具有疗效的医生,对于他们而言,即使不善言辞或态度生硬,但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并不能影响他们的知名度。相信很多地区在历史上或今天,都有这样的恃才傲物的知名医生的。
至于陆渊雷先生固然有其处事待物的缺点,但一个医生的名气是靠病人捧起来的。老百姓要求医,达官贵人同样也要求医的,有了这个社会性基础,恐怕不会晚年门庭冷落。我认为,鼓吹中医的科学化是造成中医临床能力的下降的根本原因,而并不是方证对应造成疗效不高的,因为方证对应虽然不是中医临床的最佳境界,但也是中医临床的一种基本方法,其疗效也不至于使陆氏门庭冷落。
中医史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并不少见,近代以来,这种情况愈益明显,许多著作颇丰的医生却门可罗雀,还有许多热衷于创立新说的高职人士临床能力却不敢恭维。我认为,学习中医的归宿一定要落实到临床能力上面,那种只能说不能干的假大空现象应该努力杜绝,否则不但延误别人也会延误自己的一生。
我想,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事实:一个医术平庸的医生可以因为某种优势如宣传、人际关系、沟通方式等因素而出名,这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况,病人多未必医术就好,确实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一个医术超群的医生,虽然可能因为种种缺点而导致知名度低于预期值,但病人认得是疗效,长此以往,这样的医生还是会有应得的名气的,因此前一个结论的正确并不能导致第二个结论的正确性。至于医生所学的流派的差异,恐怕并不能对于病人的多寡起到主要作用。神秘玄虚确实可以提高知名度,这也是江湖医生常用的手法,也同样可以为庸医提高知名度,但我们讨论的是真正具有疗效的医生,对于他们而言,即使不善言辞或态度生硬,但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并不能影响他们的知名度。相信很多地区在历史上或今天,都有这样的恃才傲物的知名医生的。
至于陆渊雷先生固然有其处事待物的缺点,但一个医生的名气是靠病人捧起来的。老百姓要求医,达官贵人同样也要求医的,有了这个社会性基础,恐怕不会晚年门庭冷落。我认为,鼓吹中医的科学化是造成中医临床能力的下降的根本原因,而并不是方证对应造成疗效不高的,因为方证对应虽然不是中医临床的最佳境界,但也是中医临床的一种基本方法,其疗效也不至于使陆氏门庭冷落。
中医史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并不少见,近代以来,这种情况愈益明显,许多著作颇丰的医生却门可罗雀,还有许多热衷于创立新说的高职人士临床能力却不敢恭维。我认为,学习中医的归宿一定要落实到临床能力上面,那种只能说不能干的假大空现象应该努力杜绝,否则不但延误别人也会延误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