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8
- 帖子
- 22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1
试论现阶段中医的“三大流派”与未来走势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209号
电话:0311—8536398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我们常说中医有各家学说,也说中医有不同的流派,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流派是比较大的学术风格,可以包容各家学说。
所谓“中医各家学说”,大多由一个人创始,后人继承它,并发扬光大,不断传播,形成深远的影响。所以,各家学说的核心是某一学术主张,比较具体。
所谓“中医流派”,则不一定是一个学说为主,也不一定由某人创始,而是逐渐形成的一个群体特征。流派可以围绕某个学说,也可以拥有很多学说,当然这很多学说是有共性的。
《周礼•医师》把当时的医学进行分类,分成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大流派。所谓疾医就是内科医生,疡医就是外科医生,食医是营养保健医生,兽医是治疗牲畜的医生。它们不是四大学说形成的学派,也不是以某个学说为核心的学术派别,而是以服务对象、学术特长为标志而划分的流派。
《汉书•艺文志》把当时的医学也进行了分类,划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所谓医经家,就是研究医学理论,其中很难划分出学派,也不好说医经家都主张某个学说。所谓经方家,是以搜集治疗方药为主的人,其搜集的内容很驳杂,也不好说其中有主张某个学说的学术流派。所谓神仙家,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类学问家,很难说是某个学说的传承人。所谓房中术的性保健,也是“杂合以传”,其术业不是一个学说所主导。所以,《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医学四大流派,不是属于各家学说,而是四大学术流派。
上述所说的医学流派,对后世一直有所影响,可以说绵延不绝几千年,时隐时现,时分时合,至今也有传承。
笔者认为,在现代的背景之下,中医学的学术流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初略地划分为三大流派,它们各有优缺点,也有不同的历史走向,需要正确引导,以利于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
“院校派”需要唤醒
所谓中医的“院校派”,就经过正规学历教育,正活跃在中医的医院里、学院之内的专业人员。这些人一般经过高考,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西医的理论、治疗方法、方药使用都比较熟悉,承担者重要的医教研任务。但是,他们这些人深受还原论教育的影响,长期在西医模式之下过生活,已经不自觉地以西医为标准,自觉自愿地把中医放在从属地位,主张先西医诊断,后中医辨证,把中医当做一个二级学科看待。认为西医掌握着话语权,属于主流医学,中医有历史的缺陷,诊断不明,无法与当代科学接轨,只能居于补充、替代的地位。
其实,“中医西化”这个问题,不是某些人愿意不愿意的事情,而是能否实现的问题。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医林改错”,“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有千万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仍然没有把中医知识同化吸收到西医的体系之内,没有完成“中医西化”的主观愿望,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我们主观上希望西化中医,也化不成,化不了。中医是一个独立的学术体系,这是最近连美国也承认了的事实。
中医必须觉醒,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不能再匍匐在西医的规矩之下,“言必称《指南》”,各种标准都仰仗西医诊断了。这一点,民间中医做得更好。
“民间派”需要提高
所谓“民间派中医”,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法行医”的中医,这是《执业医师法》“以法律歧视中医”的结果,不是他们真正地属于“不具备行医资格”。他们很多人本来就是在民间一直行医,突然之间被宣布不具备资格了。很多赤脚医生,在“穿上皮鞋”的时候,没来得及穿上鞋,就被武断地以西医的标准宣布为不属于医生。农村中医的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定,而不应该西医的标准,一律按照院校毕业、“考试合格”来定。
实践证明,很多农村现在已经没有中医了,不是农村不适合中医产生和发展,而是政策的规定不利于中医的产生和发展。
当然,很多民间中医是跟师、自学成才的,这也是中医培养人才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一对一”形式,是“最少出废品”,被毛泽东肯定过的好形式。他们大多疗效可以,农村用得住,养得起。提高他们的水平,可以少量地学一点西医常识,主要是系统地进行中医知识的提高。不是通过学习把他们变成西医,而是把他们提高为高水平的中医。
“江湖派”需要管理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江湖中医”是大量存在的。不加承认,不加管理,出来一个胡万林、张悟本,就说他们没有行医资格,不是中医的人,是骗子,这既损害了中医的形象,也给了那些丑化中医者以口实:“为什么骗子们总打中医的旗号?”
其实,“江湖中医”有的没行医资格,有的有行医资格。关键是他们市场很大,很会运用市场做大、做强,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加以有效管理,而不是推出去,放到社会上,不加管理。
还有很多“江湖中医”是在网络里,有的卖药,有人卖仪器,有的卖书,有的卖名气。
“江湖中医”既然是一个客观存在,就应该加以管理,加以引导,他们利用中医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医知识,起码是中医的同盟军,不能只用《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刑法》这些硬邦邦的东西管理他们,应该给他们“修成正果”的机会。
毫无疑问,中医学术的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什么人应该具有中医的行医资格,不是西医说了算,也不是考卷说了算。中医认为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正确的治疗,什么才是有效,完全不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中医才真正获得了“解放”,才自立起来了。
因为,现在中医没有这些标准,中医临床上就发现不了目标,也评价不了效果,实际上属于“聋瞽之学”,不居于二级学科的从属地位,就必须自取灭亡。可见,中医界需要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
2011、2、6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209号
电话:0311—8536398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我们常说中医有各家学说,也说中医有不同的流派,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流派是比较大的学术风格,可以包容各家学说。
所谓“中医各家学说”,大多由一个人创始,后人继承它,并发扬光大,不断传播,形成深远的影响。所以,各家学说的核心是某一学术主张,比较具体。
所谓“中医流派”,则不一定是一个学说为主,也不一定由某人创始,而是逐渐形成的一个群体特征。流派可以围绕某个学说,也可以拥有很多学说,当然这很多学说是有共性的。
《周礼•医师》把当时的医学进行分类,分成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大流派。所谓疾医就是内科医生,疡医就是外科医生,食医是营养保健医生,兽医是治疗牲畜的医生。它们不是四大学说形成的学派,也不是以某个学说为核心的学术派别,而是以服务对象、学术特长为标志而划分的流派。
《汉书•艺文志》把当时的医学也进行了分类,划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所谓医经家,就是研究医学理论,其中很难划分出学派,也不好说医经家都主张某个学说。所谓经方家,是以搜集治疗方药为主的人,其搜集的内容很驳杂,也不好说其中有主张某个学说的学术流派。所谓神仙家,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类学问家,很难说是某个学说的传承人。所谓房中术的性保健,也是“杂合以传”,其术业不是一个学说所主导。所以,《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医学四大流派,不是属于各家学说,而是四大学术流派。
上述所说的医学流派,对后世一直有所影响,可以说绵延不绝几千年,时隐时现,时分时合,至今也有传承。
笔者认为,在现代的背景之下,中医学的学术流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初略地划分为三大流派,它们各有优缺点,也有不同的历史走向,需要正确引导,以利于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
“院校派”需要唤醒
所谓中医的“院校派”,就经过正规学历教育,正活跃在中医的医院里、学院之内的专业人员。这些人一般经过高考,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西医的理论、治疗方法、方药使用都比较熟悉,承担者重要的医教研任务。但是,他们这些人深受还原论教育的影响,长期在西医模式之下过生活,已经不自觉地以西医为标准,自觉自愿地把中医放在从属地位,主张先西医诊断,后中医辨证,把中医当做一个二级学科看待。认为西医掌握着话语权,属于主流医学,中医有历史的缺陷,诊断不明,无法与当代科学接轨,只能居于补充、替代的地位。
其实,“中医西化”这个问题,不是某些人愿意不愿意的事情,而是能否实现的问题。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医林改错”,“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有千万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仍然没有把中医知识同化吸收到西医的体系之内,没有完成“中医西化”的主观愿望,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我们主观上希望西化中医,也化不成,化不了。中医是一个独立的学术体系,这是最近连美国也承认了的事实。
中医必须觉醒,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不能再匍匐在西医的规矩之下,“言必称《指南》”,各种标准都仰仗西医诊断了。这一点,民间中医做得更好。
“民间派”需要提高
所谓“民间派中医”,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非法行医”的中医,这是《执业医师法》“以法律歧视中医”的结果,不是他们真正地属于“不具备行医资格”。他们很多人本来就是在民间一直行医,突然之间被宣布不具备资格了。很多赤脚医生,在“穿上皮鞋”的时候,没来得及穿上鞋,就被武断地以西医的标准宣布为不属于医生。农村中医的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定,而不应该西医的标准,一律按照院校毕业、“考试合格”来定。
实践证明,很多农村现在已经没有中医了,不是农村不适合中医产生和发展,而是政策的规定不利于中医的产生和发展。
当然,很多民间中医是跟师、自学成才的,这也是中医培养人才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一对一”形式,是“最少出废品”,被毛泽东肯定过的好形式。他们大多疗效可以,农村用得住,养得起。提高他们的水平,可以少量地学一点西医常识,主要是系统地进行中医知识的提高。不是通过学习把他们变成西医,而是把他们提高为高水平的中医。
“江湖派”需要管理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江湖中医”是大量存在的。不加承认,不加管理,出来一个胡万林、张悟本,就说他们没有行医资格,不是中医的人,是骗子,这既损害了中医的形象,也给了那些丑化中医者以口实:“为什么骗子们总打中医的旗号?”
其实,“江湖中医”有的没行医资格,有的有行医资格。关键是他们市场很大,很会运用市场做大、做强,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加以有效管理,而不是推出去,放到社会上,不加管理。
还有很多“江湖中医”是在网络里,有的卖药,有人卖仪器,有的卖书,有的卖名气。
“江湖中医”既然是一个客观存在,就应该加以管理,加以引导,他们利用中医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医知识,起码是中医的同盟军,不能只用《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刑法》这些硬邦邦的东西管理他们,应该给他们“修成正果”的机会。
毫无疑问,中医学术的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什么人应该具有中医的行医资格,不是西医说了算,也不是考卷说了算。中医认为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正确的治疗,什么才是有效,完全不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中医才真正获得了“解放”,才自立起来了。
因为,现在中医没有这些标准,中医临床上就发现不了目标,也评价不了效果,实际上属于“聋瞽之学”,不居于二级学科的从属地位,就必须自取灭亡。可见,中医界需要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
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