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槟榔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个,草果子1个,乌梅1个,常山、柴胡、干葛、厚朴(制)、甘草。

出处: 《朱氏集验方》卷二。

主治: 疟疾,不问寒热。

用法用量: 先锉草果子、乌梅,其余五味只以槟榔为则,作1服。常山多些,小有热多,干葛加些小,生姜1大块,擘破,用大汤盏作酒1盏半,于未发之前1日,煎取1盏半,临卧取1盏服之,留滓半盏,又添起水酒共1盏半,浸滓到天明,再煎取1盏服之,只可作1服便愈,好后却忌口2-3日方佳。如热多,则加水,寒多,则加酒。直要慢火煎,生则吐人。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如鸡心者)1枚(为末)。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主治: 寸白虫。

用法用量: 欲服药,隔宿不吃晚食,放饥睡,先用盐、醋等炙杂肉脯1片香熟,次日五更,令病人空腹嚼脯咽津,却吐出肉,用温米饮调槟榔末1钱匕,顿服即睡。至午前取下虫方可食,甚者不过再服,月一至初五以前服。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炮)1斤,甘草1分,黄连1分,密陀僧1分,木香1分。

出处: 《博济》卷五。

功效:止痛生肌。

主治: 肾脏风攻注生疮,兼(疒丂)恶疮。

用法用量: 先以温盐浆水洗过疮,挹干,以唾调贴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木香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吴茱萸半两(汤浸7次,焙干,炒),干木瓜1两,紫苏茎叶1两。

出处: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主治: 脚气冲心,烦闷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2枚(锉),朴消(研)1两,大黄(锉,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主治: 风热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葱蜜汤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2钱,木香1钱半,轻粉少许。

出处: 《保命集》卷中。

主治: 暴吐,上焦气热所冲。

用法用量: 用荆黄汤调服。如为丸亦可,用水浸蒸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0丸,食后。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1分,牵牛子5两(入糯米100粒同炒,米色黄即住,捣罗取末3两,其滓不用)。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主治: 伤寒后腰痛,或腰内有冷脓,及膀胱气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服药了吃少姜粥,良久利下腰间积滞物;如不利,即加至4钱匕,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散,入牵牛子末和令匀。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

出处: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肘后方》。

主治: 口疮白疮。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涂舌及唇上。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牵牛子1两,木香半两,白术3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半两,诃黎勒皮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四十八。

主治: 痞气。心腹胀硬,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榆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滑石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十三。

主治: 伤寒。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钱半,黑牵牛3钱。

出处: 《普济方》卷二九六引《鲍氏方》。

主治: 痔如翻花,更衣则出谷道外,发即痛楚,或下血。

用法用量: 宿不晚食,早起食白煮肉6两,少顷以汁调药饮之。至午下针头白虫等,不数行自止。食软饭3日,以威灵仙煎汤洗痔,自然脱落。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鸡心槟榔半两,木香半两,硫黄半两,姜黄半两,吴茱萸2钱,麝香1字。

出处: 《直指》卷二十四。

主治: 冷疮。

用法用量: 麻油调敷,有脓则干掺。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鸡心槟榔半两,木香半两,硫黄半两,姜黄半两,吴茱萸2钱,麝香1字。

出处: 《直指》卷二十四。

主治: 冷疮。

用法用量: 麻油调敷,有脓则干掺。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诃黎勒1两(用皮),桑根白皮半两(锉),木香1分,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十一。

主治: 伤寒。气壅烦喘,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5分,即去姜、枣,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苦楝根皮半两(锉),麝香1钱(细研),东引石榴皮半两(锉)。

出处: 《圣惠》卷九十二。

功效:下虫。

主治: 小儿蛔虫攻脏腑(疒丂)痛。

用法用量: 入研了药令匀,5岁儿每服,以热茶调下半钱。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不拘多少。

出处: 《济生》卷四。

主治: 肠胃有湿,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蜜汤点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枯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一。

主治: 胸膈痰饮,腹中虚鸣,食不消化,或加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生,锉)1两,黄连(去须)1两,木香1两,龙骨(煅过)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功效:止痛生肌。

主治: 伤损,疮口不合。

用法用量: 随疮大小敷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前胡3分(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芎?3分,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木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七十一。

主治: 妇人心胸气壅,两胁胀满,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泽泻半两,牡丹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防风半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木香半两,川大黄1两(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四十四。

主治: (既月)腰疼痛不止,是膀胱风壅气盛,血脉滞留于腰间,故攻击而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