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1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人参1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赤芍药1两,川大黄2两半(锉碎,微炒),白术1两,泽泻1两,木香1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一。 主治: 留饮,宿食不消,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微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槟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人参1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赤芍药1两,川大黄2两半(锉碎,微炒),白术1两,泽泻1两,木香1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一。 主治: 留饮,宿食不消,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微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槟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2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木香、人参、甘草(炙)、荆三棱(劈破,煨)、干姜(炮)、官桂(去皮)、青皮(去白)、厚朴(去皮,用姜汤炙令香黄色)、神曲(炒)、白术(米泔浸1宿,焙干)各等分。 出处: 《博济》卷二。 功效:醒酒化气。 主治: 胸膈注闷,噎塞不快,不思饮食;脾胃一切病,并肾膈气。 用法用量: 每服点半钱,入盐少许。如患脾胃病及肾膈气,每服1钱,入盐汤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木香、人参、甘草(炙)、荆三棱(劈破,煨)、干姜(炮)、官桂(去皮)、青皮(去白)、厚朴(去皮,用姜汤炙令香黄色)、神曲(炒)、白术(米泔浸1宿,焙干)各等分。 出处: 《博济》卷二。 功效:醒酒化气。 主治: 胸膈注闷,噎塞不快,不思饮食;脾胃一切病,并肾膈气。 用法用量: 每服点半钱,入盐少许。如患脾胃病及肾膈气,每服1钱,入盐汤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3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鸡心者)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石灰(火煅放冷)3两。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主治: 虫动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用热汤调,放温,连2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鸡心者)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石灰(火煅放冷)3两。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主治: 虫动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用热汤调,放温,连2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4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沉香半两,赤芍药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芎?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六十。 主治: 大肠风热,气毒攻肛门,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沉香半两,赤芍药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芎?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六十。 主治: 大肠风热,气毒攻肛门,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5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红雪2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出处: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二四五。 主治: 脚气。心腹胀满,喘促,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熟水调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红雪2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出处: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二四五。 主治: 脚气。心腹胀满,喘促,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熟水调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6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白术2两,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一。 主治: 胸中痰壅,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腹内水鸣。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白术2两,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一。 主治: 胸中痰壅,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腹内水鸣。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7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香1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郁李仁1分(汤浸,去皮尖)。 出处: 《圣惠》卷二十九。 主治: 虚劳,脏腑气滞,大便难,头目昏,心酸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香1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郁李仁1分(汤浸,去皮尖)。 出处: 《圣惠》卷二十九。 主治: 虚劳,脏腑气滞,大便难,头目昏,心酸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8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赤茯苓3分,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枳实3分(麸炒微黄),木香半两,赤芍药半两,芎?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十八。 主治: 乳石发动,烦热,心膈痞满,大肠气塞,腹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赤茯苓3分,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枳实3分(麸炒微黄),木香半两,赤芍药半两,芎?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十八。 主治: 乳石发动,烦热,心膈痞满,大肠气塞,腹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69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京三棱1两(炮,锉),木香1两,桂心半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出处: 《圣惠》卷四十八。 主治: 积气,腹胁坚急,心胸胀满,不能饮食。寒疝积聚,胸腹坚急,胀满不食。 用法用量: 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槟榔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京三棱1两(炮,锉),木香1两,桂心半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出处: 《圣惠》卷四十八。 主治: 积气,腹胁坚急,心胸胀满,不能饮食。寒疝积聚,胸腹坚急,胀满不食。 用法用量: 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槟榔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0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枚(面裹煨熟,去面),赤茯苓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八引《产经》。 主治: 胎前诸般淋涩,小便不通,医作转脬,用他药不愈者;及寻常男子妇人血淋。 用法用量: 每用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枚(面裹煨熟,去面),赤茯苓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八引《产经》。 主治: 胎前诸般淋涩,小便不通,医作转脬,用他药不愈者;及寻常男子妇人血淋。 用法用量: 每用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1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两。 出处: 《圣惠》卷五十。 主治: 醋咽吐水及白沫,食饮不消,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两。 出处: 《圣惠》卷五十。 主治: 醋咽吐水及白沫,食饮不消,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2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枳壳半两(麸炒令黄,去瓤),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沉香半两,牛蒡子1两(微炒)。 出处: 《圣惠》卷六十六。 主治: 气毒瘰疬。心膈壅闷,不可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枳壳半两(麸炒令黄,去瓤),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沉香半两,牛蒡子1两(微炒)。 出处: 《圣惠》卷六十六。 主治: 气毒瘰疬。心膈壅闷,不可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3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茯神3分,地骨皮3分,黄连3分(去须),葳蕤3分,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升麻3分,犀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锉),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四十五。 主治: 服乳石致脏腑壅滞,发脚气肿满,四肢烦疼,口干心躁,夜卧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茯神3分,地骨皮3分,黄连3分(去须),葳蕤3分,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升麻3分,犀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锉),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出处: 《圣惠》卷四十五。 主治: 服乳石致脏腑壅滞,发脚气肿满,四肢烦疼,口干心躁,夜卧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4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2两,木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白术半两,大戟(锉,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干姜(炮)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主治: 伤寒伏热在肠胃,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煎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2两,木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白术半两,大戟(锉,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干姜(炮)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主治: 伤寒伏热在肠胃,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煎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5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枳壳各等分。 出处: 《宣明论》卷六。 主治: 伤寒阴病,下之太早,成痞,心下痞满而不痛,按之软,虚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煎黄连汤调下,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枳壳各等分。 出处: 《宣明论》卷六。 主治: 伤寒阴病,下之太早,成痞,心下痞满而不痛,按之软,虚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煎黄连汤调下,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6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芎?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木香半两,大黄(锉,炒)1两,郁李仁(去皮尖双仁,别研)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主治: 产后大小便不通,脐下疼痛,兼腹满急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前温水调下,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芎?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木香半两,大黄(锉,炒)1两,郁李仁(去皮尖双仁,别研)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主治: 产后大小便不通,脐下疼痛,兼腹满急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前温水调下,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7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木香3分,胡芦巴半两,肉豆蔻半两,沉香半两,桂心半两,舶上茴香半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主治: 盲肠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木香3分,胡芦巴半两,肉豆蔻半两,沉香半两,桂心半两,舶上茴香半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主治: 盲肠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8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当归1两(锉,微炒),蓬莪荗3分,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阿魏1分(面裹煨,令面熟为度),木香3分。 出处: 《圣惠》卷四十三。 主治: 冷气攻心腹(疒丂)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当归1两(锉,微炒),蓬莪荗3分,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阿魏1分(面裹煨,令面熟为度),木香3分。 出处: 《圣惠》卷四十三。 主治: 冷气攻心腹(疒丂)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79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前胡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郁李仁2分(汤浸,去皮,微炒),草豆蔻半两(去皮),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五十。 主治: 膈气。心胸妨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前胡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郁李仁2分(汤浸,去皮,微炒),草豆蔻半两(去皮),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五十。 主治: 膈气。心胸妨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菟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13 声望 0 2012/03/31 #80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丁香母1分,桂心1分,木香半两,龙脑1钱(细研),猪苓1两(去黑皮),当归半两(锉,微炒)。 出处: 《圣惠》卷五十八。 主治: 冷淋。腹胁胀满,小肠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生姜葱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丁香母1分,桂心1分,木香半两,龙脑1钱(细研),猪苓1两(去黑皮),当归半两(锉,微炒)。 出处: 《圣惠》卷五十八。 主治: 冷淋。腹胁胀满,小肠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生姜葱汤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