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槟榔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半两,干猪粪半两(烧存性),龙骨1分,腻粉2钱匕。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主治: 里外臁疮,远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 捣罗3味,入腻粉研匀。先以盐汤洗疮,熟绢裹干,以生油调药如膏,贴疮,3日1易。3-5易定愈。

附注: 槟榔膏(《鸡峰》卷二十二)。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三。

主治: 消渴。饮水不止,小便复涩,心腹连膀胱胀闷,胸膈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槟榔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荆芥穗半两,菵草半两,升麻半两,羌活半两,藁本半两,木香半两,细辛半两。

出处: 《御药院方》卷九。

功效:祛风热,清肿痛。

主治: 牙齿疼痛,连龈下颊俱肿。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敷在肿痛处,吐津,误咽无妨,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药不见火,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白术1两,草豆蔻半两(去皮),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1分,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出处: 《圣惠》卷五。

主治: 脾气虚,心腹胀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加减: 忌生冷,油腻。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半两,木香半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赤芍药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出处: 《圣惠》卷七十一。

主治: 妇人血气攻心,胸膈壅滞,腹胁虚胀。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2枚(生),郁李仁(去皮尖,炒)2两,芫花(炒)2两,甘遂(炒)2两,续随子2两,木通(锉)2两,海蛤1钱,陈橘皮(去白,焙)1分,商陆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主治: 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临卧服。至五更取下恶物为验。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2个(1生,1煨)。

出处: 《伤寒总病论》卷三。

主治: 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兼治蛔厥,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 酒2盏,煎1盏4分,作2服,温饮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半两,蜀椒(去闭口并目,炒出汗)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主治: 蛔咬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空心、日晚各1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生,锉)半两,姜黄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主治: 心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热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个,木香1钱。

出处: 《卫生总微》卷十三。

主治: 寸白、蛲、蛔诸虫。

用法用量: 每用1钱,煎楝根白皮汤调下。须在月初五四日间,至五更头,先嚼肉脯1小片,只咽其汁,少顷服药,至日午前虫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1两半,当归(切,焙)3分,鹤虱3分,贯众(锉)半两,雷丸(炮)半两,芜荑仁(微炒)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主治: 蛔虫、寸白虫。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煎枣汤调下,至晚再服,渐加至3钱匕。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白槟榔(煨令微黄)半两,芫花(醋拌令干)1两,泽泻1两,甜葶苈(隔纸于铫子内炒令紫色)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1两,汉防己1两,陈皮(去白,炒)半两,瞿麦(只取花)半两,藁本1分,滑石3分,大戟3分(锉碎,微炒)。

出处: 《博济》卷三。

主治: 水疾及诸般气肿。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用桑白皮浓煎汤,空心调下。当时取碧绿水,后如烂羊脂,即愈。如未尽,隔日再服,看肿消如故,更不用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主治: 诸蛊在脏腑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匕,煎葱蜜汤调下,空心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芎?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七十五。

主治: 妊娠心腹胀满,两胁妨闷,不下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木香3分,高良姜半两(锉),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半两。

出处: 《圣惠》卷四十三。

主治: 恶疰心痛,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附注: 本方用法原缺,据《医方类聚》补。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木香半两,白术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3分,桑根白皮3两(锉),木通2两(锉),牵牛子2两(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四十九。

主治: 癖结。腹胀满,喘促,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锉),紫苏茎叶1两,诃黎勒皮1两,罗卜子1两(微炒)。

出处: 《圣惠》卷四十五。

主治: 脚气。头面虚肿,腹胁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2-7寸,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赤茯苓3分,赤芍药3分,食茱萸3分,京三棱3分,诃黎勒皮3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出处: 《圣惠》卷四十八。

主治: 息贲气。胸膈妨实,右胁下坚急,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桔梗3分(去芦头),桂心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出处: 《圣惠》卷七十一。

主治: 妇人脏腑气滞,心腹胀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黄连(去须)1两,木香1两。

出处: 《圣惠》卷六十七。

功效:长肉止痛,生肌。

主治: 痈疽疮疖脓溃之后,外触风寒,肿焮结硬,脓水清稀,出而不绝,内腠空虚,恶汁臭败,疮边干急,好肌不生;及疗疳瘘恶疮,连滞不愈,下疰臁疮,浸溃不敛。

用法用量: 薄贴于疮上。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