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槟榔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1枚,酸石榴皮(锉)1分,苦楝根(锉)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主治: 小儿虫痛频发,面青,呕吐冷痰,渐至肌瘦。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木香3分,羌活3分,川朴消2两,牵牛子3两(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二十三。

主治: 大肠风热,秘涩不通,四肢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腹以生姜汤调下。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三十八。

主治: 乳石发动,心燥烦热,痰结,不下饮食,大小肠壅滞,腰背疼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煎竹茹汤调下,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白术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麦糵1两(麸炒微黄),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七。

主治: 热病。心腹胀满,四肢烦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分,棘针钩子1合(微炒)。

出处: 方出《圣惠》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一。

主治: 肾脏冷气,卒攻脐腹,疼痛拘撮甚者。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盏,煎至5分,又人好酒半中盏,更煎3-5沸,去滓稍热,分为2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都作1服。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白茯苓、白附子、白术、芫花、蓬术、大戟、甘遂、黑牵牛、巴戟、青皮、荆三棱(炒)、肉桂、茴香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一九四。

主治: 男子、妇人蛊气,及下元腿膝虚肿。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用樟柳根煎汤调服。一更前后取脚上水;二更煎升麻汤下,取面上水;三更煎赤小豆汤下,取手上水;四更煎桑白皮汤下,取肚中水;五更煎茶酒下,取膜中水。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烧灰存性)、轻粉。

出处: 《普济方》卷三○一。

主治: 疳疮浸淫不愈。

用法用量: 入轻粉,用蒸饭甑盖上滴泪调敷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锉)1两,凝水石(煅过)1两,乌头(大者)1枚(去脐皮,生用),吴茱萸1钱半(生用),硫黄半两(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主治: 一切毒肿,或痒或痛。

用法用量: 用生油调敷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羚羊角屑3分,木香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出处: 《圣惠》卷十四。

主治: 伤寒后脚气上攻,心腹妨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3分,狼牙草1分,酸石榴根3分,赤芍药半两,川朴消半两。

出处: 《圣惠》卷九十二。

主治: 小儿蛔虫咬心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大槟榔3个,常山1钱,乌梅1个,鳖甲1钱(煨)。

出处: 《朱氏集验方》卷二。

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鸡鸣时,1碗酒、1碗水,煎至半碗;候十分冷服。饭食茶汤亦要冷吃。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枚(末),豉心50粒,葱白7寸,桃仁2-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青蒿汁2合。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一。

主治: 骨蒸劳,咳嗽壮热。

用法用量: 用童便1大盏相和,煎至8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钱,牛膝1钱,防己1钱,独活1钱,秦艽1钱,青木香8分,天麻8分,赤芍8分,桑枝2钱,当归5分。

出处: 《医学心悟》卷三。

主治: 湿脚气。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赤茯苓1分,神曲1分(炒微黄),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麦糵1分(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八。

主治: 小儿伤饱太过,脾气稍壅,面色赤黄,手足俱热,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2寸,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白槟榔(锉)1两,黄连(去须)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功效:接筋补骨。

主治: 金疮血出痛甚。

用法用量: 敷之。血断痛止。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生锉)1两,京三棱(煨)1两,蓬莪荗(煨)1两,甘草(炙)1两,茴香子(炒)1两,益智子(去皮,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干姜(炮)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主治: 膈气吐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沸汤调下,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铜绿、贝母各等分。

出处: 《卫生总微》卷十八。

主治: 诸口疮。

用法用量: 如患干口疮,生蜜调扫之;若患湿口疮,干掺。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半两,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分,柴胡1分(去芦头),知母1分,人参1分(去芦头),地骨皮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八。

主治: 小儿腹内痞结,壮热不能乳食,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独活半两,赤茯苓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半两,沉香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芎?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四十五。

功效:疏风调气。脚气春、夏防发。
 
名称: 槟榔散

别名:槟榔散

组成: 槟榔1两,车前子3分,冬瓜仁2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通1两(锉),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滑石1两,川朴消1两。

出处: 《圣惠》卷七十九。

主治: 产后大小便秘,心腹胀满,气促。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