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1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葳蕤1两,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1两,桑根白皮3分(锉),石膏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一。 主治: 伤寒潮热头痛,四肢拘急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葳蕤1两,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1两,桑根白皮3分(锉),石膏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一。 主治: 伤寒潮热头痛,四肢拘急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2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1两,天麻1两,当归1两(锉,微炒),秦艽1两(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黑豆3合(炒熟)。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眼张口噤,筋骨强直,腰背反偃,心中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合,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抝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1两,天麻1两,当归1两(锉,微炒),秦艽1两(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黑豆3合(炒熟)。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眼张口噤,筋骨强直,腰背反偃,心中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合,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抝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3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马齿苋2钱,白蒺藜2钱,浮萍2钱,玄参2钱,知母1钱5分,连翘1钱5分,杭菊1钱5分,蝉衣1钱5分,川黄柏1钱,赤芍1钱,荆芥1钱,甘草5分。 出处: 《外科集腋》卷二。 主治: 肺胃吸受毒疠,斑红作肿,目赤泪多,四肢筋脉作痛,体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附注: 本方名“羚羊角散”,但方中无羚羊角,疑脱。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马齿苋2钱,白蒺藜2钱,浮萍2钱,玄参2钱,知母1钱5分,连翘1钱5分,杭菊1钱5分,蝉衣1钱5分,川黄柏1钱,赤芍1钱,荆芥1钱,甘草5分。 出处: 《外科集腋》卷二。 主治: 肺胃吸受毒疠,斑红作肿,目赤泪多,四肢筋脉作痛,体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附注: 本方名“羚羊角散”,但方中无羚羊角,疑脱。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4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地榆半两(微炙,锉),吴蓝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焦),茜根半两(锉),赤石脂1两。 出处: 《圣惠》卷九十三。 主治: 小儿热毒痢,下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减服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地榆半两(微炙,锉),吴蓝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焦),茜根半两(锉),赤石脂1两。 出处: 《圣惠》卷九十三。 主治: 小儿热毒痢,下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减服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5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熟地黄(酒浸)、白茯苓、羚羊角、酸枣仁(炒)、虎胫骨(酒炙)、肉桂、防风、甘草各等分。 出处: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主治: 小儿面红唇白,肠热项软。 用法用量: 温酒或盐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熟地黄(酒浸)、白茯苓、羚羊角、酸枣仁(炒)、虎胫骨(酒炙)、肉桂、防风、甘草各等分。 出处: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主治: 小儿面红唇白,肠热项软。 用法用量: 温酒或盐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6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旋复花3分,赤茯苓1两,黄芩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槟榔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出处: 《圣惠》卷十四。 主治: 伤寒后,脚气上冲,心膈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旋复花3分,赤茯苓1两,黄芩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槟榔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出处: 《圣惠》卷十四。 主治: 伤寒后,脚气上冲,心膈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7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蘘荷1两,栀子仁7枚,牡丹1分,赤芍药1分,犀角屑半两,黄连1分(去须)。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八。 主治: 小儿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文瑞楼本卷一四七)。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蘘荷1两,栀子仁7枚,牡丹1分,赤芍药1分,犀角屑半两,黄连1分(去须)。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八。 主治: 小儿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文瑞楼本卷一四七)。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8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1枚。 出处: 《千金》卷二。 主治: 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 以东流水服方寸匕;若未愈,须臾再服,取闷愈乃止。 制备方法: 上烧作灰,为末。 附注: 单行羚羊角散(《千金翼》卷六)。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1枚。 出处: 《千金》卷二。 主治: 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 以东流水服方寸匕;若未愈,须臾再服,取闷愈乃止。 制备方法: 上烧作灰,为末。 附注: 单行羚羊角散(《千金翼》卷六)。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29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芎?半两,羌活1钱(去芦头),独活(去芦头)1钱,人参半两,防风半两(去叉),白蒺藜(炒)半两。 出处: 《普济方》卷十四引《博济》。 主治: 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闷肿疼,背项紧急,悒悒不乐。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芎?半两,羌活1钱(去芦头),独活(去芦头)1钱,人参半两,防风半两(去叉),白蒺藜(炒)半两。 出处: 《普济方》卷十四引《博济》。 主治: 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闷肿疼,背项紧急,悒悒不乐。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0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多微赤,锉),葳蕤1分,防风1分(去芦头),甘菊花1分,牛黄1分(研细入),玄参1分,赤芍药1分,黄芩1分,栀子仁1分。 出处: 《圣惠》卷八十九。 主治: 小儿肝脏风毒上冲,眼赤痛,开张不得,头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入牛黄1字,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多微赤,锉),葳蕤1分,防风1分(去芦头),甘菊花1分,牛黄1分(研细入),玄参1分,赤芍药1分,黄芩1分,栀子仁1分。 出处: 《圣惠》卷八十九。 主治: 小儿肝脏风毒上冲,眼赤痛,开张不得,头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入牛黄1字,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1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桂半两(去粗皮),甘遂半两,苦葶苈半两(纸上炒),木香半两,郁李仁(炒,去皮尖)半两,青橘皮1两(去白,炒),槟榔1两(锉),当归1两(切,炒),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主治: 妇人经水先断,后病水,名曰血分,身体浮肿,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浓煎桑根白皮汤,放温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桂半两(去粗皮),甘遂半两,苦葶苈半两(纸上炒),木香半两,郁李仁(炒,去皮尖)半两,青橘皮1两(去白,炒),槟榔1两(锉),当归1两(切,炒),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主治: 妇人经水先断,后病水,名曰血分,身体浮肿,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浓煎桑根白皮汤,放温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2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3两,伏龙肝5两,熟艾1两,地榆2两(锉),牛膝3两(去苗),牡丹2两,白芍药4两,生干地黄2两,柏叶2两,大蓟根3两,鸡苏叶1两,蛴螬5枚(切破,慢火炙黄)。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七。 主治: 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3两,伏龙肝5两,熟艾1两,地榆2两(锉),牛膝3两(去苗),牡丹2两,白芍药4两,生干地黄2两,柏叶2两,大蓟根3两,鸡苏叶1两,蛴螬5枚(切破,慢火炙黄)。 出处: 《圣惠》卷三十七。 主治: 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3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独活3分,芎?3分,防风3分(去芦头),酸枣仁3分(微炒),远志3分(去心),麦门冬(去心,焙)3分。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心神烦热恍惚,言语謇涩,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独活3分,芎?3分,防风3分(去芦头),酸枣仁3分(微炒),远志3分(去心),麦门冬(去心,焙)3分。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心神烦热恍惚,言语謇涩,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4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海桐皮半两,酸枣仁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独活半两,薏苡仁半两,犀角屑半两,漏芦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 主治: 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海桐皮半两,酸枣仁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独活半两,薏苡仁半两,犀角屑半两,漏芦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三。 主治: 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5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葛根半两(锉),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石膏2两,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赤茯苓1两,栀子仁半两。 出处: 《圣惠》卷四。 主治: 心胸烦热,渴逆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7片、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葛根半两(锉),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石膏2两,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赤茯苓1两,栀子仁半两。 出处: 《圣惠》卷四。 主治: 心胸烦热,渴逆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7片、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6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羌活1两,牛膝1两(去苗),海桐皮3分(锉),酸枣仁1两(微炒),赤芍药3分,赤茯苓1两,防风3分(去芦头),虎胫骨2两(涂酥,炙微黄),生干地黄1两。 出处: 《圣惠》卷四十四。 主治: 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心神烦闷,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羌活1两,牛膝1两(去苗),海桐皮3分(锉),酸枣仁1两(微炒),赤芍药3分,赤茯苓1两,防风3分(去芦头),虎胫骨2两(涂酥,炙微黄),生干地黄1两。 出处: 《圣惠》卷四十四。 主治: 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心神烦闷,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7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2两(去心),大腹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升麻1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六。 主治: 时气热毒在脏,大肠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玄明粉1钱,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2两(去心),大腹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升麻1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六。 主治: 时气热毒在脏,大肠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玄明粉1钱,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8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3分,独活1两,当归3分(锉,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3分,独活1两,当归3分(锉,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 出处: 《圣惠》卷七十八。 主治: 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39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半两(烧灰),延胡索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烧灰),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刘寄奴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主治: 产后血气冲心,烦闷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人参汤调下,空心、日午、临卧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半两(烧灰),延胡索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烧灰),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刘寄奴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主治: 产后血气冲心,烦闷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人参汤调下,空心、日午、临卧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79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1/12/04 #140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川升麻1两,茯神1两,蕤仁1两(汤浸,去赤皮),麦门冬1两(去心,焙),地骨皮1两,决明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医方类聚》卷六十六引《圣惠》。 主治: 眼生丁翳,风热上攻,泪出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别名:羚羊角散 组成: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川升麻1两,茯神1两,蕤仁1两(汤浸,去赤皮),麦门冬1两(去心,焙),地骨皮1两,决明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医方类聚》卷六十六引《圣惠》。 主治: 眼生丁翳,风热上攻,泪出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